门诊治疗中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心理护理分析

时间:2022-07-19 06:36:23

门诊治疗中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心理护理分析

【关键词】门诊治疗 不同年龄段 患儿心理 护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219-01

心理护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儿科门诊护士在护理实践中,除了要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技能,具备一定心理学知识也非常重要[1]。针对门诊治疗中不同年龄段的患儿,我们应具备以下几点,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

1 首先要有爱心

我们作为儿科门诊护士,应该做到有爱心,关爱每一个患儿,对于婴幼儿,治疗前后,可以对其进行温柔的抚摸,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对于能进行语言沟通的患儿,应多鼓励,多交流,少批评,帮助培养他们坚强乐观的性格,使其配合我们完成治疗。

2其次是有耐心

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孩子患病时,患儿家长也会焦躁不安,说话急躁,反复询问,此时我们应该换位思考,耐心做好解释工作,认真听取他们的反馈;患儿在接受治疗时,会出现哭闹等不配合现象,这就要求我们与家长配合,耐心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转移患儿注意力,使治疗顺利完成。

3 再次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面对那些病情重或病情变化快的患儿,家属往往会惊慌失措。所以要求我们不仅应有熟练的技术,还应有更强烈的责任心,治疗操作准确、谨慎、小心、反应敏捷、有条不紊。让家长体会到医护人员对他们孩子的重视,而且放心。

我们都知道,现代的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于儿科病患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和患儿做好心理上的沟通,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身心状态,对其疾病的康复发挥着较大的作用,下面对门诊就诊的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的心理特点,进行了不同的心理护理[2-3],以减少和避免在治疗中所产生的恐惧不安,增加对我们的信任,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3.1 婴幼儿期(0-3岁)这一时期的患儿,不能完全用语言表达,以情绪体验为主。例如婴儿啼哭时,应注意到是否饥饿或尿裤了,衣裤是否过紧等,我们要从细微心理变化中发现问题。护理原则:细心观察,如饥饿先喂奶,如尿湿了换尿布,主动哄逗患儿,使其消除不良情绪再进行治疗。

3.2 学龄前期(3-6岁)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患儿,应给予良性的心理引导,培养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和适应能力,引起他们对周围事物发生兴趣,当患儿来到医院,各种医疗设备及注射器等,产生不安和恐惧。护理原则:我们要像他们的母亲一样关心他们,态度和蔼,动作轻柔,力争手法稳,准,快,消除他们的惧怕心理。

3.3 学龄期(6-12岁)这个阶段儿童心理过程的发育逐步完善。由于目前孩子是家庭的中心,造成每个患儿各有其性格特点,如唯我独尊,娇蛮任性等。护理原则:我们要从多方面进行沟通、爱护,取得他们的信任,从而使冶疗顺利完成。

3.4 在做好患儿心理的同时,能否做好与患儿家长的心理沟通,稳定患儿家长的情绪,直接影响到患儿的治疗效果。

总之,在儿科门诊护理工作中,我们要认识到,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服务也很重要,服务水平的提高表现在沟通能力的提高,而沟通能力的提高是把握住患儿的心理,做好心理上的沟通,做好门诊各年龄段儿童心理沟通,才能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利于患儿的身心康复。

参考文献

[1]王玉梅,任行琴,秦灵香,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心理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2):2341-2342

[2]崔焱.儿科护理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49-51.

[3] 郁中霞,王春霞.小儿一般疾病的心理护理[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13):69.

上一篇:ICU重症患者皮肤护理体会 下一篇: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