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污染源烟气自动监测系统(CEMS)比对监测质量保证措施探讨

时间:2022-07-19 05:52:11

固定污染源烟气自动监测系统(CEMS)比对监测质量保证措施探讨

摘要: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的比对监测工作是保证污染源自动检查的系统监测数据准确性的有效措施和重要环节。比对监测结果是评审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之一,文章从比对监测质量体系、监测分析方法的选择、比对监测准备、比对监测过程四个方面探讨了固定污染源烟气比对监测质量保证措施的落实情况。

关键词:固定污染源;烟气自动监测系统;比对监测;质量保证

中图分类号:X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25-0088-02

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所提供的实时监测数据作为环境保护部门进行排污申报核定、排污许可证发放、总量控制、环境统计、排污费征收和现场环境执法等环境监督管理的依据。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的比对监测工作是保证污染源自动检查的系统监测数据准确性的有效措施和重要环节。本文探讨比对监测全过程质量保证措施。

1 比对监测质量体系的基本要求

开展比对监测的机构应具有完善的质量组织机构,具有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质量管理工作程序化、文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体系覆盖监测活动所涉及的全部场所。建有文件控制、记录控制程序,保证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标志、发放、保管、修订和废止等活动受控,确保文件现行有效。对质量活动和监测过程及时记录,保持记录信息的完整性、充分性和可溯源性,为监测提供客观证据。针对国家重点污染源废气监测,应制定了质量管理计划并开展日常质量监督工作。监测数据三级审核,确保数据准确性。所有监测人员接受过废气监测相应的教育和培训,并按照国家环保部门相关要求持证上岗。

2 监测方法的选择

CEMS比对监测中各目标物质均应采用标准采样和监测分析方法(国标A和行业标准B)。具体监测方法见下表:

3 比对监测准备过程质量保证措施

根据固定污染源监测方案确定的监测内容,准备现场监测所需仪器设备。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目录内的工作计量器具,按期送计量部门检定,检定合格,取得检定证书后方可用于监测工作。测试前对相关的检测仪器进行校准和气密性检验,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1 仪器准备

检查主机是否在检定期内,资产编号是否完整,工作是否正常,采样管、导气管、导压管是否畅通;各附件,包括电源线,镊子,卷尺、数据线、湿度采样枪等是否齐全;采样器和采样嘴,检查其是否变形,皮托管是否在检定期限内(各种型号的采样嘴是否齐全等)。

3.2 仪器校准

在进行现场测试前,现场监测人员对所用的烟气分析仪进行校准。校准因子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氮、氧量等,校准内容包括各测量参数的高、中、低浓度。待校准结果满足相关要求后,填写校准记录,包括校准内容、校准数据、误差值、校准结果等信息。

3.3 仪器检定

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目录内的工作计量器具,按期送计量部门检定。检测仪器经检定合格,取得检定证书后将检定标识贴于仪器的显著位置。

3.4 生产负荷核查

应有专人负责对被测污染源工况进行监督,保证生产设备和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工况条件符合监测要求。

3.5 采样点位选择

采样位置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采样位置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6倍直径,和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3倍直径处。对于矩形烟道,其当量直径D=2AB/(A+B),式中A、B为边长。如果测试现场空间有限,很难满足上述要求时,则选择比较适宜的管段采样,但采样断面与弯头等的距离至少是烟道直径的1.5倍,并适量增加测点的数量。采样断面的气流最好在5米/秒以上。对于气态污染物,由于混合比较均匀,其采样位置可不受上述规定限制,但应避开涡流区。如果同时测点排气流量,采样仍需按上述要求选取。

4 比对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4.1 比对监测

现场采样过程按照操作规范的要求进行,首先监测仪器平稳放置于上风向、干燥位置,避免阳光直射,万用电表确认电压为220V后,连接仪器,开机,检查仪器功能,装填双氧水、干燥剂,正确连接采样管;烟尘仪器压力调零,烟气分析仪零点调整,(含氧量现场校准至20.9%)烟气伴热管加热;对各采样点测试动压、静压、全压、流速,计算预测流量,选择采样嘴大小,并及时记录。

颗粒物的采样要求是将颗粒物(烟尘)采样管由采样孔插入烟道中,使采样嘴置于测点上正对气流方向,按颗粒物等速采样原理,即采样嘴的吸气速度与测点处气流速度相等,其相对误差应在10%以内抽取一定量的含尘气体,根据采样管滤筒上所捕集到的颗粒物量和同时抽取的气体量,计算出排气中颗粒物浓度。由于气态污染物在采样断面内一般是混合均匀的,可取靠近烟道中心的一点作为采样点。

4.2 记录

现场监测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认真填写原始记录。在原始记录中除了记录采样过程中的相关数据、结果等信息外,还要做好样品采集时周围环境的偶然和人为因素影响的记录,包括气象等特征的描述,采样点位置、生产工况、排污周期、取样方法、样品保存方法等。

4.3 样品交接、分析

样品采集完成后安排送实验室。接样人员应检查样品是否齐全,运输过程中是否有损坏或沾污。接样人员在对样品进行核对以后应及时填写样品交接记录,记录内容包括项目名称、样品名称、样品数量、样品送达时间、样品保存情况及送样人员签名等信息。分析人员收到样品后及时按相关规范进行分析。

5 结语

比对监测工作是保证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数据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外部质控环节;因此,针对这项工作本身就更需要制定一套完备的、行之有效的内部质量保证程序,以确保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比对监测的各项规范操作和数据质量,提高比对监测数据的有效性,进而能够真正如实地、准确地反映目前在用的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的运行使用状态和数据质量情况。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630-2011)[S].

[2] 魏山峰.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加成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教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3] 国家环境保护部.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S].

作者简介:张布伟(1980-),男,江苏南京人,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监测和水质自动站质控。

上一篇:大件运输车过大跨径拱桥方案及安全性评估 下一篇:TCA2003全站仪工业测量系统平面度、直线度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