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导下音乐课的开发与实施

时间:2022-07-19 04:48:02

现代教导下音乐课的开发与实施

作者:孙国军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对教师来说,由于Powerpoint和Authorware等课件制作软件的工具化,教师能否掌握现代教学媒体和软件的使用与制作方法已成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的重要一环,因此对新疆地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工作也被提上学校教师培训的日程。除教师在职进修外,各个学校都不同方式地对教师采取了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措施,这说明学校领导已经开始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建设。但是,新疆音乐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第一、新疆虽然被称为是“歌舞之乡”、“古丝绸之路”,又是多民族聚集地,有着丰富的音乐文化,但由于缺少权威的、系统的、全面的本土音乐课程开发,使得教师在教授本土音乐时,显得无从下手。从相关调查来看,在音乐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使用虽然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但在新疆本土音乐的教学中,无论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还是教学中乡土教材的使用都不尽如人意。第二、音乐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跟不上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在大部分教学过程中,按部就班,对学生愿望关注不够,在使用现代技术方面,即便有条件,但往往怕麻烦,也很少使用,对新疆音乐资源也缺乏研究,没有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此外,各学校音乐教师在教学热情上有差别,由于各个学校对音乐的重视程度不同,造成教师的教学热情的差别,这使得一些学校的音乐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对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教授新疆本土音乐缺乏积极性。第三、在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方面,绝大多数学生是喜欢音乐的,也对新疆本土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也喜欢如刀郎之类演唱的流行音乐,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往往正是教材中所缺失的。学生的这种兴趣取向,为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开展好本土音乐教育提供了依据,因此,我们在设置音乐课程时,对于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指向应充分考虑,并给予合理的引导。在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进行新疆本土音乐的教学的方面,大部分的音乐教师都做得很不够。如何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革新教育理念,选择学生喜欢的音乐内容,在教学方法、手段上吸引学生,为他们学习本土音乐打下良好基础,因而,开发适合新疆本土特点的音乐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新疆本土音乐课程的开发

(一)本土音乐课程开发原则《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区运用电脑网络方面所蕴藏的巨大教育潜力,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音乐。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在影视、广播、网络上学习音乐的指导。”[1]新疆本土音乐课程开发的原则应该是以多元文化价值观为基础,构建双重乐感的教学理念,立足本土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对教育内容进行科学规划,并付诸实践。迄今为止,“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这一概念是对“欧洲中心论”(Eurocentrism)最严肃、最明确的理性否定与回应,也是“文化相对主义”(CulturalRelativism)的进一步发展。[2]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赵塔里木教授认为新疆各少数民族有着丰厚的音乐文化积累,他们在音乐方面有着敏锐的感知力和独特的创造力,这些得天独厚的音乐文化资源,是发展新疆音乐文化教育并形成自身特色的地缘优势。[3]而实际教学中,由于陈旧的音乐文化教育观误导以及对少数民族音乐特质认识的贫乏等原因,我们培养出来了一大批四不像的学生,既对传统的国内外的经典音乐缺少深刻理解,又对本土音乐缺少兴趣,因此,我们要摒弃“欧洲中心论”一元音乐文化价值观,以多元音乐文化价值观为基础,培养具有双重或多重乐感的音乐人才。(二)本土音乐课程开发的目标目前音乐课程改革是课程专家与音乐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这是一个以音乐教育学、课程心理学、课程社会学、课程哲学为主体的课题。课程改革的内容体现在课程设置上,而专家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依据一定的课程目标,这个目标是由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转化而来,并以此来指导课程编制及实施的整个过程[4]。而本土音乐课程培养目标就是以双重乐感理论为指导,培养具有双重乐感的复合型人才。双重乐感不仅是一种心理文化现象,还是一种思维方法和学术理念,是一种旨在建立一种多重而和谐音乐观的范式。[5]新疆师范大学张欢教授的研究《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为我们培养新世纪的多元音乐人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在多元文化价值观中,音乐没有优劣,各民族相互尊重,其音乐文化都是平等的。有了多元的视野,既学习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又学习他民族的音乐文化。汉族学生以学习汉族音乐为基础,同时尽可能的全面学习与了解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同样,少数民族学生首先要学习好本民族的音乐,从而尽可能地全面了解与学习其他民族的音乐,其中包括汉民族音乐,进而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音乐文化的学习,最终全面深入地了解与学习不同的音乐文化。“双重乐感”理论运用于音乐教育中,就是要把对音乐文化统一性的追求转向对音乐的文化差异性的关注,把以欧洲人听觉为基准的“音感”普遍性转变为破除听觉“偏见”的立场,从单一音乐能力(单一乐感)概念转向双重(多重)音乐能力的实践。[6]新疆本土音乐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建立起多元文化的观念,各民族音乐文化相互体验、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包容。当学习者离开学校时,作为一个和谐的人,他会选择文明的生存、会尊重,会友爱,会顾忌多样性的社会文化存在。在传承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增强文化认同,构建新疆各民族和谐的未来。[7](三)本土音乐课程的内容根据《音乐课程标准》中十个方面的基本理念,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对课程结构、学习过程、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音乐课程结构[8]。在课程内容上,需加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降低课程难度,实行一纲多本。渗透民族文化,注重课程内容的民族性、多元文化性;渗透职业技术教育,注重课程内容的乡土性、多样性;注重课程内容对民族学生的适应性及发展性。[9]在新疆本土教材的编写的内容上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重视教材构成的系统性,并突出新疆音乐的特点。第二,教材应具有较强的资料性。包括歌曲、器乐、创作、鉴赏等方面的内容。第三,图文并茂,要有较好的欣赏效果。第四,重视趣味性,尤其是低年级教材应有精美的插图[10]。第五,要体现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可操作性,制作出方便实用的多媒体课件,开发相关的教学软件等。第六,在课程内容的选编上,要有多元文化的视角,体现出新疆作为多元音乐文化交汇地的区域性特点。教材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在课程结构体系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新疆乡土教材的编写,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写。从相关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上,新疆民歌、木卡姆及维吾尔族音乐、其他少数民族音乐、最新通俗音乐都是可选择的内容,其中选新疆民歌的最多。如何在新疆丰富的音乐资源中选择合适的内容,编写出学生喜欢的乡土教材,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新疆师范大学在双重乐感的教学理念下,已编写和开设了《音乐元素与风格训练》、《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概述》、《民歌演唱》等多门课程,为我们新疆本土音乐的教育教学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对本土音乐课程的实施

(一)本土音乐课程开发的实施构想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逐步走入学校、走入课堂,为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效果提供了许多新的可能。因此,积极开发、利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实现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整合,促进教学最优化,正逐步在校园得到推广和普及。[11]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多元、文化多元,以及该地区基础教育课程的现状等实际出发,走适合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特点的、本土化的校本课程开发之路。[12]本土音乐课程的实施,主要通过校本课程予以实施,而以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等形式加以辅助与补充。在校本课程的开发方面,“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确立为本土音乐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更大可能。课程的资源本身并不具有课程价值,中间有一个转化过程,只有当课程的资源变成鲜活的、动态的、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被利用和转化为课程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才能称其为课程资源,它才具有价值。[13]在大中专院校的专业音乐教育中,积极探索本土音乐课程的开发与设置的方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针对性的开发出具有新疆地方特色的音乐课程;在社会音乐教育方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探索新疆多元音乐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例如,“新疆音乐主题资源库的开发建设”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开发建设新疆音乐主题资源库的网站,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不但使新疆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得到保存与传播,还大大增强了新疆音乐文化在社会音乐教育中的认同感。(二)本土音乐课程的开发实施以《音乐元素与风格训练》课程配套设计开发的软件新疆民歌视唱训练系统为例。第一,课程开发:课程开发是指决定课程的过程及其所依据的各种理论取向。[14]由于此前无论是在中小学还是在高校,都没有开设有关新疆民歌视唱训练的课程,因此,新疆民歌视唱训练系统的开发本身就是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课程开发。首先,依据泰勒模式,[15]新疆民歌视唱训练系统课程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学会新疆各民族丰富的民歌的演唱,而且能深刻体会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新疆音乐文化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类音乐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学习,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其次,在本系统中,录入了有关新疆民歌概况以及新疆12个主体民族民歌的介绍(满族不在列),收录了五百余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歌乐曲,这是达到教学目的的保证。再次,本系统是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设计开发出来的,它利用计算机技术,结合相关音乐软件,把学习的民歌内容按照民族分类,再把每个民族的民歌按照调式分类,条理清楚,操作方便。本系统已经开发设计完成,结合相关硬件,即可实施。第二,教学设计:格斯塔弗森指出:教学设计包括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指导试验和修改以及评定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16]而新疆民歌视唱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是基于新疆丰富的音乐资源、不断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以及相对滞后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之上的。依据德国的范例教学模式,首先改革教材,充实根本性、基础性和本质性的内容,使学生借助好的教材,通过范例的接触,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17]。以及在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中提出的“操作学习”的方式,并依据程序教学所要遵循的积极反应、小步子、即时强化、自定步调、低错误率[18]等原则来进行新疆民歌视唱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因此,在开发本系统之初,就考虑到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新疆民歌为教学内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第三,课程内容:教学内容包括:①新疆民歌概况。②新疆十二个主体民族的民歌介绍。③包括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达斡尔族、回族、蒙古族、锡伯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俄罗斯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等十二个主体民族民歌乐曲五百余首。④民歌欣赏(附加内容)。第四,教学方式:目前在教学大纲中并没有新疆民歌视唱的相关课程,因此,此课程只能作为选修课在正课以外的时间进行,包括晚自习的时间(在中小学以校本课程的形式来实施)。由于新疆民歌视唱训练系统会自动保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轨迹和时间,可以说是一款自主性很强的学习系统,教师不需要严格固定学生学习时间,只在课堂上做间歇性的指导即可。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新疆民歌视唱训练系统的设计特性,学生在使用本系统进行学习的时间和方式上完全是自主性的,因此,上课时间灵活自由。第五,课程评价:数字化教学应用于新疆民歌视唱教学的优势表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在以钢琴为教具进行视唱教学时,教师不但会遇到训练音色单一,要不断反复弹奏,无暇顾及学生学习效果的难题,而且无法顾及新疆民歌丰富的乐调体系。在利用新疆民歌视唱系统后,教师可以事先制作好训练内容,上课时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对视唱民歌的曲目进行编程、自动播放,从而使教师在集体训练时可以到学生中去进行近距离辅导。同时,由于训练内容音高节奏准确,可以逐小节、逐句随学生意愿及学生熟练程度任意播放,其速度、音调和示范音色均可随机变化,从而在视唱训练时更可以减轻教师不停伴奏范唱的辛劳。另外,在民歌欣赏环节中不断增加的音频及视频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有益地学习新疆各民族民歌。因此,只要合理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教师将会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既省时又省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对于视唱课,一方面,学生的民歌视唱训练融入到了实际的音乐作品中来,这样的听觉训练既可以从整体到局部,又可以从局部到整体;另一方面,学生所获得的是从音色、节奏到音乐情绪,立体多方位的音乐感知。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更好地帮助学生及早适应多元化的音乐发展,并且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增强实践能力。这样的训练手段同时满足了学生对音色、音高、和声、现代节奏、乐队合奏、协奏、交响作品等音乐要素乃至音乐作品整体的学习。[19]通过使用新的数字化音乐技术手段,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提高了学生对新疆丰富的各民族民歌的认识。过去由于设备的落后,视唱课多着重对音乐的基本属性,即音高、音强、音值和音色的训练,如今有了先进的数字化音乐手段,有了高科技设备和软件所提供的卓越性能和大量信息,这使得像视唱学习这样的基础课也完全有能力承担全面的音乐训练,并增强学生学习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此外,在新疆民歌视唱练耳教学中,合理的运用了优秀的打谱软件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此系统不仅可以在视唱练耳课的课堂教学中使用,还可以在学生的课后练习中广泛使用。如果学习者真正能够按照教师或程序设定的教学要求,利用计算机循序渐进地完成各项内容,其视唱能力和听觉能力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必然会达到视唱练耳教学大纲所要求达到的程度,同时,双重乐感听觉技术训练和音乐本体也得以完美地结合。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带给我们的问题与思考

虽然现代教育技术在新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有一些观念上的错误也制约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新疆音乐教育中的有效运用。例如有观点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将淡化教师的作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发展,许多过去由教师完成的工作现在都可以由现代技术设备来完成;另一种观点认为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越好,教学效果就越好。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许多有条件的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购买先进的教学设备,从领导到教师,他们都认为,只要有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就能提高新疆音乐教育教学水平。而一些没有条件地区的教师却更多地去抱怨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却不去革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素质。新疆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配备上也不可能相同,因此,对于具体的音乐课程来讲,复杂而又昂贵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不一定就比简单而又价廉的设备效果好,而且,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与新疆民族音乐资源的结合确实还存在着一些观念、技术等方面的困难。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研究者们的研究结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20]一是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长期以来使用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严重脱离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不利于少数民族学生素质的提高。课程缺乏地域性、民族性特点。二是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生活、民族文化相脱离,民族教育的文化功能未能发挥。学校课程更多的关注以主体民族为对象的内容体系,轻视了少数民族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三是课程内容忽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特有文化背景及由此带来的差异,影响了学生的发展。新疆是多民族聚集地,多元音乐文化特点突出,而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却相对单一,更重要的是,新疆缺乏开发设计符合新疆音乐特点的现代技术设备的高技术人才。例如符合新疆音乐乐律特点的音乐软件等等。这除了我们孜孜不倦的努力以外,还需要国家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管建华先生指出:推行世界多元文化教育在中国已经是迫在眉睫之事,因为,中国已经融入世界。新疆作为多元文化聚集地,有着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如何对这些民族民间音乐进行传承与保护,这需要有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的新思维。我们采取新的思维,就要搁置一些争议,利用现代技术设备,利用各种方法,把现有的音乐有效的、系统的保留下来。例如,在记谱方面,利用计算机技术,直接对采录的音乐进行音高测定和音乐轨道中的音频波形进行切片处理分析时间。这就解决了影响记谱质量的两个关键性问题:音高和节奏。[21]避免了靠人听觉记谱的误差。再如,利用先进的录音、录像技术,把民族民间音乐保存下来。利用计算机技术及相关软件解决音乐存留的技术问题,它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传统记录音乐的误差。虽然有许多研究者通过田野采风搜集了一些民族民间音乐,但缺乏系统的、全面的、有效的存留。如果能把大家多年来搜集整理的民族民间音乐集合到一起,进行归纳和整理,有了这些资源,我们再去研究和探讨如何继承和发扬的问题,这对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有百利而无一害,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新思维为此提供了可能。如果当一种文化在死去以后我们才去给它唱挽歌,并冠以逝去的伟大的文明,不如在它活着时就重视它、珍惜它、弘扬它,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文明才会生机勃勃。[22]我们需要有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的新思维,更需要到实践中去检验。随着政府对新疆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投入速度的加快,探讨现代教育技术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哪些观念的变化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是我们今后一定时间内重点研究的内容,也是我们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和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结语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音乐教育教学活动,它是新时代的产物,它对新疆音乐教育产生了巨大的贡献和超凡的潜在价值,需要我们在新疆音乐教育实践中逐渐认识和开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音乐课程的开发与整合,自下而上地更新传统教学观念,形成主动、开放、高效的教学,这是当代教学改革关注的核心问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中,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改进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正确认识和恰当运用,并不是对传统音乐教育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和促进传统音乐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在新疆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是一个新兴的课题,也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课题,需要后来者继续努力奋斗。但笔者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新疆音乐教育一定会有一个光辉的前景。

上一篇:现代教导的分数崇拜简析 下一篇:现代教导与大学英语教育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