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的障碍与对策

时间:2022-07-19 03:18:33

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的障碍与对策

【关键词】 义务教育;公办教师;交流轮岗;障碍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2―0020―0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乡村教育升级以及教学课程改革,成为了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要在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交流轮岗项目中获得有效的进步,就要着重优化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建构更加完整的教学机制和教学框架。在县域内实行义务教育对于公办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基于此,本文针对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交流轮岗障碍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着重阐释了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交流轮岗障碍的优化对策,旨在为农村教育工作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一、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交流轮岗障碍分析

1. 从制度层面分析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交流轮岗障碍。现行教育体制中,要求教师要和学校签订相应的聘任合同后才能录用,这就决定了教师职业的归属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和其他学校的教师建立有效的互动学习机制。加之部分县域内教师资源比较紧缺,教师的交流意愿也会被学校扼杀掉,这也就从源头扼杀了教师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和效果。

2. 从师资层面分析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交流轮岗障碍。在对师资结构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从两方面分析和解构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交流轮岗的阻碍因素:一方面是校长障碍,主要是由于一部分地区的校长基于学校的实际利益,不愿意让多年选拔培养的教师或者是学校的中坚力量被交换走,并打着维护学校教学质量的旗号,阻碍教师进行学习交流和专业化成长;另一方面是教师障碍,在城乡教学过程中,基本的生活形态和教学机制都是二元结构,城市学校和乡村学校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就导致一部分骨干教师不愿意到乡村学校参与交流换岗。

3. 氖杖氩忝娣治鱿赜蚰诔窍缫逦窠逃公办学校教师交流轮岗障碍。一些城市教师在接收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交流换岗后,相应的工资结构体系会有所调整,这就导致一部分教师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不能完全融入到换岗地区教育工作中,也就导致其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抵制。若是从思想认知方面就存在排斥心理,实际交流结果也就不能有所收效。

二、缓解对策

1. 优化升级人事管控制度。在实际项目运行过程中,县域内城乡地区一定要践行有效的教学机制和人事管控措施,以确保师资力量和资源均衡配置。教师只有从思想意识层面认可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交流轮岗的实际意义和价值,才能减少项目运行过程中的阻碍,保证教师能获得全面提高和专业化成长。

2. 优化处理轮岗经济待遇。之所以有一部分城市教师不愿意到乡村学校参与轮岗交流,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薪资待遇会发生改变。因此,要从根本上杜绝乱象行为,建立有效的监督和管控措施,确保交流轮岗教师的待遇能符合统筹力度,真正从根本上为教师参与相关项目解除后顾之忧。

3. 优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三农”问题是城乡发展一体化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实现城乡一体化项目的过程中,要从最基本元素进行综合管控,只有保证完善体制改革,优化基础设施、城乡规划以及公共服务,改善“三农问题”,才能顺利提升城乡规划的实际水平。政府要建构更加合格的城乡布局结构,减少城乡分割的壁垒,要保证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平衡,为教师创设更好的工作环境。在缩小城乡差距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交流轮岗项目就会减少顾虑,发挥交流优势,建设更加有效的发展框架。

4. 优化运行集团化办学机制。目前,我国运行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交流轮岗项目时,主要利用的就是刚换和柔换,在选定岗位轮换教师后,针对其实际交换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另外,某县域内城乡地区教育机构能够根据实际轮换时限对项目进行区分,短期的县城内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交流轮岗时间为一年内,中期的轮岗时间为一年到两年,长期轮岗交流时间约为三年到五年,这样有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一步促进。在此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某县域内城乡地区教育机构要集中升级教育的均衡化发展,确保轮岗模式和管理措施贴合教师的实际需求,有效建构管控层级和管理框架,从而真正提高教师交流项目的实际价值和水平,在捆绑范围内确保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向着最优化方向发展。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轮岗交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6]GHB0136)

上一篇:人体的“司令部”该怎样“检修” 下一篇:校本课程规划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