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语言交流

时间:2022-07-19 12:56:30

浅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语言交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不是单向的,它具有交互性.只有在交流中,教师语言信号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教师的思维才能碰撞出火花.成功的教学离不开语言运用技能,尤其是数学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难理解,教师的语言交流技能更显重要.为了让语言交流更好地为数学教学服务,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一、正确运用讲述与讲授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口若悬河地灌输,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一言堂”的现象比较普遍.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上课做不完,课外继续练.在我刚开始任教的时候,我也曾使用这样的方式,导致学生上课无精打采,课后的作业完全是为了应付,教学效果不理想.

在数学教学中,讲述与讲授是课堂运用最为普遍的,教师的讲述与讲授能使深奥、抽象的知识通过教师的语言变得具体形象、通俗易懂,具有省时和高效的特点.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是建立在自己的独立思考之上,教师应把知识讲解清楚,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考虑学生现有知识的能力,顾及学生的接受程度,让学生充分发挥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在讲述内容时,要集中、凝练,中心明确,重点突出,要求教师语言准确、简明,条理清晰,深入浅出.教师要使自己的讲述和讲授具有感染力,不仅要注意措辞用语,还需要注意吐字发音、语速、语调及使用无声语言等.

二、注重倾听与对话,促进师生交流

在课堂教学中,倾听是教师组织教学,设计有效提问,把握学生心理动向的重要方法.数学教学就是在多次的倾听和对话中完成的,教师应具备倾听的充分心理准备,善于第一时间从倾听中概括要点,在对话中应对及时,有启发性,技巧高超,是有效教学的保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并吸取其中合理成分.当学生陷入困境时,积极引导并鼓励其重新点燃思维的火花,使他们树立探索发现的信心.教师在倾听时要整合学生的问题,找出问题的联系,找出学生已经感悟出来的内容和教学预设的重合点,及时顺学而导,正确对待学生的“插嘴”“唱反调”,关注学生话语中的积极成分,从中挖掘课堂的生长点.教师要有平等、宽容的心态,做到以人为本,目中有人.对话要追求真实深刻、有生成.

在学习解三角形有关知识时,我让学生给出三角形的定义,学生甲马上回答:“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话音刚落,学生乙说:“三条线段不能在同一直线上才能组成三角形.”我问:“乙同学的补充对吗?”其他学生也疑惑了,学生丙说:“对,如果三条线段在同一直线上,那就形成一条直线了.”我给予了肯定,学生乙回答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是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连接形成的图形.”学生丁提出“连接”一词还不够准确,必须“首尾顺次相接”,我表扬了积极回答问题的这几位学生,倾听他们的回答,最后得出三角形的完整定义.

三、善用质疑,切实提高语言交流的效果

“质疑”是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课堂精心设计的一种课堂学习方式,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是师生情感交融的具体表现.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质疑”都起到重要的作用.特别在今天的新课程教学改革中,“质疑”尤为重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去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教师要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究”,引导学生一起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给学生留有思维的时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争论问题――解决问题”.

在《解三角形(1)》教学中,让学生摆弄三角形及其变形形式,从而理解解三角形是由六个元素(三条边和三个角)中的三个元素(至少有一个是),求其余三个未知元素的过程.根据三角形特点,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初步理解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学生在启发下并能初步应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决三角形中的有关问题,找出正弦定理可以解决的“解三角形”,同样发现余弦定理可以解决的“解三角形”.虽然这个问题不是知识的重点,但是它的出现推动着教学的进行,让学生感受思考的成果.

四、无声语言使用得当,恰到好处

数学中的无声语言包括教师的表情、手势和肢体等,这些无声语言可辅助有声语言实现教学目的.一名教师只有在他学会在面部、姿势和声音各方面做出不同的表情时,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就是说眼睛可表示出各种各样的情感,如高兴、气愤、赞成、反对等,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常常靠眼睛来联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用和蔼亲切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让眼光洒遍教室的每个角落,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这样无形中就起到了控制课堂的作用.教师可以用严肃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评课堂中的违纪同学,同大声训斥相比,这种无声的批评学生更容易接受,且不影响大部分同学的注意力.

上一篇: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下一篇: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