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剪力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措施

时间:2022-07-19 12:47:44

框架-剪力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措施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层建筑的受力特点,介绍了框架剪力墙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分析了框架剪力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和优化措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层建筑 剪力墙体系 结构设计 设计 探讨

中图分类号: TU39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剪力墙体系结构高层建筑中正在逐渐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剪力墙体系的主要作用是承受建筑物竖直和水平方向的各种荷载引起的内力,对于其他结构的水平力也可以很好地控制。目前,剪力墙结构被广泛的应用于高层建筑中。对剪力墙体系的深入研究对高层建筑的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1 高层建筑物的受力特点与支撑件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越高所承受的竖直压力就越大,水平风荷影响也越大,所承受的外力主要就是水平和垂直方向。对于比较低的建筑来说,高度较低,地基面积较大,相对而言所受的风荷及地震影响就很小,在高层建筑上,水平荷载产生的倾覆力会很大,设计人员主要考虑的问题是水平荷载,轴向变形及结构延性等方面。

1.1 水平载荷

建筑物的高度达到一定数值后,它们在竖直方向上承载的荷载变化量并不大,所承受的风荷载以及地震作用的水平荷载会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建筑物的结构特性不同,风荷载及地震水平荷载则会随之发生较大变化。

1.2 轴向变形

建筑物越高,竖向荷载越大,竖向荷载越大,连接柱中的轴向变形就会越大,相应的,连续梁的弯矩所受影响就会越大,预制构件的下料长度也会受影响而有所改变,由此可见,在施工时必须计算出轴向变形值,并及时调整下料长度。

1.3 结构侧移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关键之一是结构侧移的控制,楼房越高,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侧移就会越大,对于楼房的稳定性威胁也就越大,因此,高层建筑物的结构侧移一定要严格控制,以确保楼房的稳定性。

1.4 结构延性

相对于低层建筑而言,高层建筑的结构柔和性较好,在地震侵袭发生较大震动时,会产生较大的变形。建筑物在塑性变形阶段中对变形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要想保证结构延性,必须在建筑设计中采取一定的措施。

2 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剪力墙结构在建筑中主要承担竖直方向重力与水平方向荷载,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既要安全合理,又要考虑经济问题。设计过程中,各种位移限制值都要满足,结构构件中抗侧力构件的作用也要充分考虑到。设计时,剪力墙的数量也要满足位移限制值相关规范的要求,数量应该尽量少,但又不能影响基本振犁的要求。建筑中剪力墙结构所承受的倾覆力矩应不小于总数的一半。

2.1 调整楼层最小剪力系数方面的原则

设计中剪力墙结构的布置要尽量减小,大开间的剪力墙结构布置是最好的设计方案,侧向刚度结构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楼层间的剪力系数尽量小,但不能超出规范的极限范围,短肢剪力墙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于整体总底部承受的地震倾覆力比要小于或等于1:4,这样既可以减轻结构自重,同时降低了地震带来的危害又可以节约用费。

2.2 调整楼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方面的原则

规范规定的最大的楼层间的位移在计算的时候,如果楼层地区地震比较频繁,所用的标准值产生的楼层计算可以保留在结构的整体弯曲变形,应该计入扭转变形在以弯曲变形为主的高层建筑中。高层建筑重点考虑的方面就是楼层间的扭转和剪力变形。结构的剪切变形由竖向构建的数量决定着,在建设施工中,有足够多数量的构件还是远远不够的,更要考虑构建的布局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就会产生过大的扭转变形,楼层间的位移就达不到要求。因此,对于高层建筑而言,不能只是以楼层间的位移来确定竖向构件的刚度,而应该尽量减小扭转变形。

2.3 调整剪力墙结构连续超限方面的原则

剪力墙结构的连续跨高比太小会导致弯矩出现及剪力过大,超过规范限度,跨高比一般大于或等于2.5。规范规定,在跨高比小于5的时候,连续梁不能够拆减。跨高比的正确选择,可以很好地避免弯矩及剪力过量,可保持在规定范围内。在结构设计时,如果可以有效合理的用上这些,可以大大降低工程成本。

剪力墙结构不只应该符合相关规定,在设计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应尽量均匀,剪力墙结构应尽量远离房屋中心,以保证房屋整体的抗扭。

3 剪力墙结构设计

剪力墙的刚度较大,整体性较好,容易达到承受的荷载要求。设计师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3.1 剪力墙界面的厚度要求

剪力墙厚度尽量小的优点主要是保证剪力墙平面的刚度及其稳定性。当剪力墙相较于墙体平面外面时,相交处可以作为剪力墙的支撑,对于平面外的刚度与未稳定性有很好的保证。剪力墙最小厚度确认时,计算依据主要是建筑物层高及无支长度中的较小值。进行抗震设计时,底部加强区根据地震的具体大小情况来设计,地震越大,底部加强区所占层高或者无支长度总面积比较越大,且面积一般不小于160mm。非抗震设计时,底部加强区一般不会大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百分之25%。

3.2 剪力强结构中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

剪力墙中混凝土要求相对较高,等级最少要为C20,如果剪力墙结构中带有筒体与短肢,那么其中的混凝土强度最少要为C25。

3.3 剪力墙结构在进行抗震设计时,构造边缘的构件在剪力墙墙肢中是必不可少的。在非抗震设计中,其墙端部位的构件配置及钢筋配置都要符合相关的规定要求。

3.4 剪力墙结构设计中要考虑竖向分布时钢筋配筋率的最小值,主要作用就是保证混凝土墙体在受到弯力较大时出现裂缝时不至于立刻达到抗弯承载力的极限,还可以防止斜裂缝出现后发生脆性剪拉破坏。

3.5 剪力墙结构开洞构造设计。若是剪力墙结构中开洞较小,其影响较小在计算时可不必考虑在内。为了保证剪力墙结构截面的承载力,要在钢筋切断集中处将洞口补足,并且钢筋直径最小要达到12mm。

3.6 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体系受到的竖直方向荷载比较大,竖直荷载包括建筑整体的自身重量及楼面荷载产生的影响。由于荷载的存在,竖直方向会产生轴力,是连续梁内出现弯矩。计算时依据的是其受力面积。若是水平荷载,其计算就要按平面考虑了。剪力墙结构计算工作比较复杂且工作量较大,在建筑施工时,要针对不同的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点进行计算。

剪力墙结构体系是一种抗剪性能较好的结构,设计时要考虑建筑施工的具体情况,设计时应尽量避免竖向刚度突变,确保其刚度。

4 结束语

剪力墙结构体系的重要度在建筑施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近年来,高层建筑飞速发展,呈上升趋势。剪力墙结构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设计人员正在朝着剪力墙结构体系设计深度方向努力。但是相对与国外设计技术来说,我们还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不足之处,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上升空间也比较大。因此,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做好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工作。笔者也会一直努力。

参考文献:

[1]苏绍坚.住宅楼剪力墙结构设计分析[J].核工程研究与设计,2007,01.

[2]吴继成.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J].建设科技,2010,06.

[3]李盛勇,张元坤.剪力墙边缘构件的一种科学配筋形式[J].建统结构,2003,08.

[4]龚海秀.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几点体会[J].江西化工,2010,02.

[5]薛云飞,马晓霞.谈剪力墙结构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陕西建筑,2008,06.

[6]赵守勇.剪力墙结构设计分析[J].煤炭技术.2011.9.

上一篇: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浅议 下一篇: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与技术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