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开创就业社会保障的新局面

时间:2022-07-19 10:19:09

转变观念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开创就业社会保障的新局面

摘要:近年来,我国政府开始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旨在均衡教育结构,解决人口众多与蓝领人才短缺的不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目前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但是由于社会观念等一些因素,职业教育仍然发展滞后,如何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职业教育成为解决就业问题,开创就业社会保障的新局面,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 发展观念 就业社会保障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是经济还是受到国际国内很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结构在不断的调整变化。我国的就业问题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据资料统计,在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年人比例为70%。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以每年300万至400万的规模进入就业市场。到2011年,大学层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峰值,约758万人,加上城镇新增失业者和非应届的待岗大学生及失业农民工两千万,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就业压力十分严峻,而职业技术教育却成为了促进就业社会保障的重要因素。

一、重新定位职业教育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受传统正规教育观念的影响,普遍存在着职业教育非正规化教育的认识的倾向,而过多地重视学历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一直以来得不到重视。但是随着近几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实践中证明职业技术教育的就业较普通高等教育就业有很多优势,因此重新定位职业技术教育具有深刻的意义。

从宏观来看,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位应制定更多的职业教育的促进性、倾向性政策从教育体系定位上提高其地位,明确其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社会观念有正确的认识。从具体来看,职业技术教育定位是依据现实条件来确定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定位、师资定位和教学方法定位等,社会需求是其定位的主要根据。定位是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格局,关系到职业院校发展什么和如何发展的问题。职业教育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区间和发展空间,明确自身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差别,才能发挥自身优势,彰显其办学特色。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当突出技术性、职业性、行业性,它是针对市场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教育,就业市场对此类技术性人才有很大的需求。我们应当把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基层、生产、服务等的一线岗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既具有必要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并受到良好的职业技能培训,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协调发展,职业教育要有适合的职业教育体系相结合,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又能运用现代高新技术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相关技术问题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如图(1)

图1职业教育体系

我国现阶段的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发展为主线,以农村为重点,以改革为核心,以制度为保障的新型教育模式。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办学,推行工学结合,校企结合,顶岗实习的办学模式。推动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加强与劳动就业的联系,提高毕业生对劳动力市场变化和技能变化的适应能力,扩大毕业生就业,促进毕业生学以致用。

二、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能忽视对劳动者,大量操作人员的培养,必须注重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劳动者是知识、技术的载体,他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越多,创新能力越强,其生产的能力也就越强。所以在现代社会,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决定因素。比如美国、德国是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对职业技术教育相当重视,劳动者的素质已达到了相当高的层次,我国与之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可喜的是我国的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在不断增强。

30多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累计培养了8 000万毕业生,共为国家输送技能型人才1亿多。极大改变了就业人员结构,大力支持了我国的经济建设。例如,近几年来北京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为各行各业培养了近100万专业技术人才,为北京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现在北京职业学校设置覆盖了全市主要行业,基本形成了与其产业次比相适应的“三、二、一”的比例结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布点396个,其中一、二、三产业的数量比重为2%、38%、60%;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布点780个,其中一、二、三产业的数量比重为3.6%、41.3%和55.1%,并逐渐形成56个市级骨干特色专业。

目前我国不同的行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产品技术含量,生产组织方式,自动化、机械化程度都大不相同,对人才层次、类型和规格的要求也是多样化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产业技术结构呈现出提高的态势,但从总体来说,实现自动化和运用高科技的企业为数不多。因此在较长的时期内,初、中级技术人才在我国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需求。我国是农业大国,占人口比重较大的农民、农民工也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而大多数农民、农民工只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或者是文盲、半文盲,这也充分说明,发展职业教育在农村存在着巨大的需求。因此发展职业教育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还不强,社会上有些人不把职业教育当做正规教育,存在着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生产服务一线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社会地位和收入还比较低;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没有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措施不够有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行业、企业和学校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基础能力和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等等。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还有差距。

三、基于就业环境中的职业教育的SWOT分析及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途径选择

(一)基于就业环境中的职业教育的SWOT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也在发生变化着,职业教育体系自身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与解决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最为密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职业教育自身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组织体系。以下是基于就业环境中利用SWOT分析的方法来分析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并提出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途径选择。

基于就业环境中的职业教育SWOT分析

通过分析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重新定位职业教育,我认为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了就业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就业难的重要途径。

全社会树立“职业教育”理念,共同努力,一定能建立起从初级到高级结构合理、行业配套、形式多样,并能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二)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途径选择。根据对职业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面临的紧张的就业环境以及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可通过以下措施来推动我国的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在就业社会保障中的独特作用。

1、从政府层面。

第一、建立相关的法律,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都对本国的职业教育法规不断进行修改,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包括进一步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

第二、加强宏观教育的结构的有效控制,适度控制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加大中、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统筹、协调,并完善其配套措施,加大对资金的投入。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整个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使其政策环境、社会环境明显得到改善。

2、从社会层面。

改变传统的社会观念,重新定位职业教育。长期以来,社会对于职业教育存在着较强的偏见,认为职业教育有不是正规教育,没有普通高等教育地位高,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满足社会需求,对经济贡献巨大的新型的教育形式,在国外尤为典型。观念的转变时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既需要职业教育本身的实践证明,也需要政府的积极正确的引导,一方面加强舆论宣传,另一方面要逐步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3、从职业教育自身层面。

第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促进多元化办学格局。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似,国家办学为主,民办为辅,但是从我国职业教育的总体发展来看还是比较滞后的,国家办学为主的投入还应加大,是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壮大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自然会有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职业教育领域。

第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客观来看,我国职业教育中高水平的教师相对普通高等教育而言较少,而且职业教育的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要求非常高。对于师资的投入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

第三、加强示范性职业技术学校和专业的建设。创品牌可以使职业教育是在竞争中的占据优势地位,示范性职业技术学校和专业是展现自身优势的窗口和渠道。

第四、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助于学生提提高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有针对性的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

第五、定位从供给导向型向需求导向性转变。高新技术的发展及竞争的加剧,使工作岗位的创造与消失速度迅速加快,要提升职业教育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能力,从从供给导向型向需求导向性转变。

四、结语

职业教育始终围绕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的需求,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职业教育学校的毕业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就业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重要措施。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位置,理顺关系,整合资源,增加投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促进就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慧霞. 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04)

[2]姜楠. 浅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政府行为[J].职教论坛, 2005,(13)

[3]霍玉敏. 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的原因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 2011,(01)

[4]南海,白汉刚. 对“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10,(07)

[5]张力.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23) .

[6]曾宗福. 试论我国高职教育的政府调控[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1) .

[7]尹晓燕. 职业教育能否破解就业难 [N]. 工人日报, 2009 .

上一篇:严羽“以禅喻诗”命题中的因缘关系探 下一篇:美国《高等教育机会法案》中关于特殊教育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