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基层舞美关注

时间:2022-07-19 08:25:15

2010 基层舞美关注

十月小阳春,阳光灿烂。

和风下,湖南文艺界迎来了首次全省县级剧团优秀剧目展演,我们怀着期待,怀着更多的关注,与客气谦逊的县团同仁们相聚在热烈的剧场。此次展演为期六天,共调六台戏:凤凰县阳戏剧团的舞蹈诗剧《那一座山》,桂阳县湘剧团的湘剧昆腔《一天太守》,平江县花灯戏剧团的平江花灯戏《金凤凰》,攸县花鼓戏剧团的花鼓戏《腊鱼庙的传说》,祁阳县祁剧团的祁剧昆腔《十五贯》和茶陵县湘剧团的湘剧《λ魂》。其中舞蹈诗剧一台,现代题材剧二台,新编古装剧二台,整理传统剧一台。

省文化厅策划主办全省县级剧团优秀剧目展演,将六台获金奖剧目晋省演出,为激活基层创作、专业提升与信心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不容易!”是同仁互赠互勉的共同话语,它说出了文艺人的心声,道出了我们对县级剧团同行的感动与敬仰。

本文关注县级剧团的舞美创作。

关注之一:县级剧团展演剧目的舞美呈现

凤凰县・舞蹈诗剧《那一座山》(舞美设计:田茂召),以沈从文先生的人生历程和他那剪不断的乡情为脉络,串入神秘湘西、美丽凤凰的风土人情。依全剧核心四章,景致解读,重点表现“那一湾水”、“那一堵墙”、“那一本书”,“那一座山”。沱江、古城、石板桥、红砂岩石路、土家吊脚楼……以及四部从文书稿,一页页手稿,《长河》、《边城》、《湘女萧萧》、《湘西杂记》移步为景,叠映出一个美丽凤凰的过去,一幅湘西乡土文化的长卷……这种贴标式的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风味,是本土舞美人多年来紧抓不放的舞台视觉风格。

桂阳县・湘剧《一天太守》(舞美设计:谭国强),讲述叫化子高北斗为判一奇案而戏当一天太守的故事。在这个精致的舞台上,有一组可任意组合的一阶盒式中心平台,有一个纵贯全剧的立式框架纱景。这个纱景用得颇有特色,它中性写意,左倾、不对称,使不变的中心景片赋予变化;全灰色,右下刷有一笔水迹,有如一幅空寂水墨画的屏风。当正面投光,它衬物托人,是背景;当反面投光,它通透直入,可延展视线,构成第二表演空间。它起到了间与拓的作用,以不变应万变。它的好,在不只为景而景,而是纳入了光的思想。

平江县・平江花灯戏《金凤凰》(舞美设计:谢惠钧),讲述大学生还乡创业、试验孵五彩野鸡的、非常阳光的一个戏剧故事。设计者将戏剧环境设定在清翠的竹乡,就地取材,将竹子和青藤这两个典型的本土生态元素用到了极致,做足了文章。画幕运用左右遮幅式取景。满山翠竹,茂密幽深;竹篱笆、竹鸡棚、竹桌竹椅、竹箩竹筐,生气勃勃;高清的竹林写真与立体景片真假混搭,由远至近,由大到小,浑然一体。品字形的三道软藤条幕为帘,分开来为左、中、右三个窗口构图,合起来为一道大幕,再一次在大幕区运用遮幅式取景,在过场戏中使画面忽左忽右,巧妙生动,使构图富于变化。营造了一个美丽、蓬勃、有着巨大潜力的现代农村的优美环境,别有一番味道。

攸县・花鼓戏《腊鱼庙的传说》(舞美设计:陈嘉琪),讲述因一条腊鱼的辗转流传,引发秀才陈之丕立破迷信的故事。“民间传说”是这个设计的眼。剪纸、印花、年画、对联等多种民间美术的语汇构成了这个戏的装饰性舞台样式,舞台风格淳朴、简练,设计中运用Corldraw式的平面矢量套色法,使画面显得洁净单纯。蓝印花布的前假台口,剪纸镂空的后底台框,纹样饰边的小平台,右芦苇,左古树,后莲藕,前垂柳……无不为表现普通百姓的审美趣味而做。

祁阳县・祁剧《十五贯》(舞美设计:任国球),一个“十五贯戏言成巧祸”的家喻户晓的故事。舞台以局部写实交待环境。其中况钟暗访至观内、以卦诓供一场的室内景,只用了神像一个元素,便简洁、清晰地点明了道观这个地点。设计用重复的手法将它运用到台上仅有的一块硬片与两条软景上,制造了一尊半浮雕的玉帝神像与两条手握太极、头枕明月的太阴星君神幡,以少胜多,去繁留简,把空间留给了这场正反两人精彩的斗智戏上,集中推动戏剧悬念。

茶陵县・湘剧《λ魂》(舞美设计:匡成华),讲述以玉姑、铁保为代表的革命老区人民力保红军后代,甘受委屈、默默奉献的鱼水深情。版画式的造型风格是这个戏的主要舞美语汇。以茶陵的母亲河――λ为主要背景作点题式的全景呈现,结合中区左右两侧顶天立地的山林、树影硬景,与一个三级、桩架式结构平台,构成全剧不变的基本样式。山林的直线条介入有效地打破舞台固有的构图比例,加之梯田、芦苇、铁牛、杜鹃等地方特色形象的逐一推出,使舞台形象概括、丰富,阳刚、硬朗,时代生活气息浓郁,极大地象征了老区人民坚韧的革命气质与性格。

除了《那一座山》是作为凤凰旅游品牌创作,以大型舞蹈诗剧的面貌出现,其它五台剧目设计的共同之点是简洁、精练,不求大求全,适应基层剧团的客观条件,适合基层演出。

关注之二:县级剧团目前的生存状况

从受众主体来看,县级剧团的演出面对的是县、镇、乡、村级老百姓,普通基层观众,主要是农村人口。他们关心与自己近距离的真、善、美的舞台反映,看戏的心态极其朴实,所接受的文化熏陶多为山野、稻作,口口相传。文化视野与审美习惯多以本土为主流,因此,本地区的地方剧种是主要的演出辐盖方式,他们需要的是喜闻乐见的戏剧,需要通俗易懂的、一目了然的舞台美术。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单以平江花灯戏《金凤凰》为例,从排演至今短短几月,公演近30场,场场爆满,那独具亲和力的竹子舞美元素,充满乡情的花灯调,满是乡间俚语的对话,就深受喜爱,常让观众忍俊不禁,捧腹大笑。

从人才与设备来看,县级剧团的舞美设计与体现的力量均非常薄弱。这次展演剧目的创作队伍,除《那一座山》和《十五贯》从设计到体现均是本地队伍完成外,其它四个剧目都是以外请为主。体现方面,平台的木工活在本地做,而凡需美术绘画塑形、喷绘再加工制作的,本团多无能力。专业剧团作为一个完备的艺术队伍,舞美部门应包括布景、灯光、服装、化妆、道具、装置、音响,一样不能少。灯光要有设备,要有操台的技术力量;服装要懂传统衣箱程式、补装衔接和管理运用的技术;化妆要懂各类妆容,尤其是舞台妆、戏曲妆技术;道具要懂舞台真实与生活真实的不同,懂制作修补;装置要懂舞台景片的夸张性和虚假性,懂材料的合理运用;音响要有音效的素材积累,要懂设备对音乐、声效的真实呈现。而这些看似很基础的人才条件,大多数县级剧团都不具备,一般30―40人的建制,有的团在编的只有8、9个人,其他均为临聘,顶多配备一个灯光师和一个音响师,其它舞美人员基本上是演员兼职。现实告诉我们,要求县级剧团有一个完整编制的舞美队伍是不实际的,设备条件更谈不上,面对综合度较强的创作剧目,自然有着极大的困难。

从经济实力来看,县级剧团的政府财政拨款有限,生存模式多以自给自足为主体,不可能有太多的经费投资创作剧目,艺术创作在较长时间处于一种静默状态,有的是无力无心,有的是有心无力。这次独台单次从设计到体现最多也就在十万元左右,就是这笔开支对于县级剧团来说,也是克服了许多的困难,开拓了多种渠道才得以筹集的。据笔者了解,茶陵剧团最初下决心投排《λ魂》的经费,便是团长带头、大家响应集资的,后期政府才投入。平江剧团则是在县文化局的支持下先期借款排演的,其它的几个剧团的情况也大同小异。这就是目前县级剧团舞美生存的尴尬状态。

关注之三:县级剧团舞美创作的定位思考

一、因地制宜。设计应当充分考虑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我们湖南分湘东、湘西、湘北、湘南,各有其特殊的区域文化与历史。湘西沃土因云贵高原冲积而来,地理环境处处是天造的奇山异水,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2.9%,以土、苗为主;湘北是湘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以洞庭湖文化为主体;湘东林业资源丰富,以深厚的红色文化闻名;湘南是典型的梯级过渡地带,矿藏丰富,传统习俗极为丰富。我们的舞台美术应是我们湖南各地人民的生活的视觉呈现,要在地域乡土文化、民风民俗上寻找独树一帜的特色。

二、因团制宜。文艺应当还于民。设计要脚踏实地,面对现实,顺势而为。舞美设计不可单以进省晋京献演为终点,县级剧团的演出常年下乡,那么,轻便、简练、通俗,适合演出车上流动演出的设计,是他们的现实需要。舞美不可一味追随做“大”,而应多往“小”的方面思考,着眼乡土气息,简练、明快、轻松,用最简易通俗的视觉形象直观表达,可增减、组合、灵活拆装的装置,是舞美设计应该思考的一个方向。以县级剧团现有的财力物力和所处的人文环境,不适合走大制作、大投入、大呈现的路子。湘剧《金凤凰》在常规舞台设计的方案中就纳入了演出车演出的需要,“轻松减肥”便可深入乡镇演出,值得称道。

三、因戏制宜。县级剧团虽地处基层,同样可以阳春白雪。除了以单纯的开心为主的娱乐演出,积极向上、颂扬正义、陶冶情操的剧目,仍应为当前舞台艺术的主流。艺术不可仅限于取悦从流,应避免媚俗,应担负起教化提高大众心灵素质的使命。县级剧团创作剧目的舞美,如果拥有超越自我的呈现方式,就能对基层百姓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产生影响力。良好的艺术传播同样可以在润物无声中达成,它需要我们用心灵去寻找每一点新的可能和更为广阔的存在空间。

四、因势利导。这次举办的全省县级剧团优秀剧目展演,为同一水准的艺术团体搭建了一个较为公平的表现平台,是一个可行的机制。总的来说,县级剧团是很难与省、地、市级剧团抗衡的,也少有参与省级大型艺术节演出、竞赛的机会,此次展演能有如此佳绩,还得益于各地、县级文化主管部门的关注,财力和人力的支持,得益于省、市同行的关心与协作。几十年没进过省城的县剧团,举着金牌来献演,当然是风光无限!

如此看来,因团制宜、因戏制宜、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是我们较为实际的理想的发展方向。此次展演,为基层专业剧团艺术创作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将引起我们对其舞美事业发展方向更多的关注与思考。

今天的舞美不再是独立评价的,它作为舞台艺术的一个重要环节,与各个部门合围而形成总体评价。是否能召开一次县级专业剧团二度创作论坛,就建立本土人才队伍,培养自己的复合型人才,基层剧团二度创作的审美提升和定位等创作上的倾向性问题,进行切合实际的探讨,使基层剧团未来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谨以此文抛砖引玉。

上一篇:包豪斯三位大师主要观念及其影响 下一篇:近郊城市广场设计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