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报刊公共领域的作用

时间:2022-07-19 07:32:39

浅谈报刊公共领域的作用

【摘要】优质报刊具备公信力与专业视野,若又兼具双向沟通,自由讨论,广泛参与等特征,就可以是个给公民提供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了,即哈贝马斯理论中对公共领域阐述的很好的平台。而党报作为政府的喉舌,也可以成为优质的公共领域平台。

【关键词】公共领域 报刊 交流平台

一、公共领域

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的阐述(pu-

blic sphere)指一个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公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受国家的干涉。通俗地说,就是指“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在这种不受政府侵扰的自由空间,哈贝马斯强调,市民间以阅读为中介、以交流为中心的公共交往。在理想的民主政治下,国家在法律制约下只能承担公共领域的担保人角色,是保障自由的权力机关,而不能干预。

根据哈贝马斯的理论,公共领域是给予公民更多政治上的权利,是民主政治的活动空间。自由的参与,沟通,讨论是公民在公共领域的活动形式,意见表达的方式,因此,法律在公共领域应体现保障言论自由的能力,不能利用法律去限制或约束公民的政治权利。

二、公共领域的平台

首先,公共领域的平台应符合公民参与的资格是不受限制的、无差异的空间。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的平台才可以称为公共领域。因此,像人大,参议会,众议会等各类代表大会都不能算是公共领域。参与公共领域平台的资格是天赋于公民,是与生俱来的。

其次,公共领域的平台应符合公民都可以自愿参与或退出,表达意见或发表评论的条件。公共领域只是公民活动的一个空间,任何公民具有选择进入或退出的权利,参与讨论及发表看法的权利,不应对任何公民选择与参与权利实行空间上的限制和差异。

第三,公共领域的平台应该符合成本低廉的条件。分担到每个公民身上的经济成本,消耗公民的时间与空间的成本都是阻碍公共领域发挥作用的因素。理想的公共领域平台应是公民参与和表达政治权利成本最小化的平台。

公共领域具有让公民更充分地行使政治权利的现实作用。公民对国家,对公共事件意见比重的分析,从而影响国家执政者及公共事件决策者。公共领域无论是对每个公民来说,还是对执政者来说,都有重要的意义。

三、作为公共领域的报刊

仔细考虑公共领域平台的要素及构建公共领域的目的,笔者认为,报刊是公共领域较为合适的平台。

1、报刊对所有人开放:言论对一个人的象征意义远胜过实体意义,在报刊这个平台上,人们可以通过信息交流来进行沟通和表达意见。即便不是所有人参与,我们仍可以用数量来象征现实中的所有人的意见代表比重,进而来分析价值。

2、报刊既有内容,也有观点,是对事件经过系统和逻辑整理过再对公众开放。不容易使意见极度多元化,缺乏权威与主旋律,对重大公共事件能得出规范性的决策意见。

3、报刊是成本相对低廉的公共领域平台。在报刊上参与政治权利的方式对公民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少,成本相对低廉。

报刊作为公共领域平台的缺点:

1、代表所有公民的不现实性。报刊需要网络化的社会,需要所载信息的普及,只有少数公民代表现实中的多数公民,容易使意见代表的比重与现实不符,失去报刊代表公共领域的重要价值。

2、互动性不强,没有公共领域所要求的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基本是报刊单方向的输送,公众单方向的接受。

3、对现实影响有限。由于参与的无差异化,导致代表的现实利益不明确,使以报刊为平台的公共领域得出的意见往往不具备现实的操作性。

因此,笔者认为报刊作为公共领域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四、报刊作为公共领域的作用

优质报刊,在笔者看来,有三个标准:

1、对公民的公信力。一个优质的网络报刊必须对其服务的公众负责,一个受公众信赖的报刊,才具对公共事件做出影响的能力。

2、相对客观的立场。对事件应注重平衡,不应该有所偏颇,客观就意味着实质上的不参与,只在言论上发表对事件的看法。不应该以媒体作为影响事件的工具,只能把媒体作为事件进程的参考,这种观念不仅是决策者,更是媒体话语权拥有者应该有的观念。

3、有权威的声音。没有主旋律的报纸不能起到引导民众的作用,也不是个特点鲜明的报纸。读者需要权威的声音,但不是强加给读者的,而是读者自由选择的权威,是民主的结果。

以1938年1月在汉口创刊的《新华日报》为例,其在抗战时期在重庆的宣传就有一定的公众支持力度。他开辟的《读者园地》,笔者认为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下,是反映公众生活的很好的公共领域平台。从整个当时报刊的环境来说,新华日报的出现本身就是言论的一种解放。没有自由表达的平台,就不能将其作为一个较佳的公共领域平台。笔者认为,这是将党报构建成为哈贝马斯叙述的公共领域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①展江,《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

②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③彭垒,《中国近代报刊公共领域形成的首次成功尝试》,《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

④唐小兵,《现代中国报刊的涌现与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变迁》,www.省略/NewsInfo.asp?NewsID=123357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责编:周蕾

上一篇:对家电下乡的传播学解读 下一篇:视觉文化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