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的小实验

时间:2022-07-19 04:56:13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小实验

摘 要: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难以解释的过程、情景,若设计一些小实验,则可以起到大作用。利用小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兴趣;小实验;设计性实验

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着重大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法。课本上除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之外,其实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开展得更多的还是生活中的小实验。生活中小实验,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生活中的简易器材,进行操作方便的实验。物理小实验探究教学,不仅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由于实验的重要性,相信许多学生用在此方面上的时间与精力不会少,而实验能力是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五大能力之一,但是学习效果不是太好。高中物理教学的目标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而小实验就是一种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很有效的形式,因此小实验的开展可以进一步使学生对已有物理知识理解,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

一、小实验可以展示物理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如果离开实际生活,离开实验,那么学生总会觉得物理概念太抽象,规律难理解。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由于学习难度太大,使一些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畏学、厌学情绪。而物理小实验,特别是生活中的小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亲自动手设计,亲自实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他们学好物理的自信心。同时,小实验设置本身具有较强的科学性、针对性、趣味性、可操作性等,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有着很强的调动作用。

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超重与失重教学中,我们可以取一个塑料袋子,装满水在底部挖一个小孔,松开堵住小洞的手指,会看见水在重力作用下从开口处喷出。学生知道是重力的作用,水才流出来,然后松开手释放,让塑料袋子自由下落,让其做自由落体运动,结果发现在塑料袋子下落的过程中并没有水从小孔中喷出来。这时,学生脸上流露出了急切想知道原委的神情,急于想知道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引入新课进行教学,效果就会出其得好。此时,学生已是跃跃欲试了,很想自己动手试试,因为他们会觉得这么简单的仪器,就可以做这样的小实验,很有趣。这样做,可以使他们认识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物理也应该是一件既有意义又非常有趣的事情。学生每一个小实验都会给自己带来新的收获,都会有新的发现,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物理小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中学物理某些难点的突破、重点的理解,学生学习起来很困难,通过小实验可以让抽象的内容鲜活起来,帮助其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小实验可以起到“引导”“解惑”的推动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物理知识,降低学习难度,通过对实验的制作、研究、讨论、改进和提高,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会大幅度地提高。

如,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物体的相互作用》“力的分解”这节学生觉得很难理解,特别是力不知道如何分解,但是通过小实验,可以让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特别是实验过程中“讨论绳的张角对两根绳拉力的影响”,当两根绳子达到一定角度时绳断,出现突变的物理现象,更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逐渐使学生从定性的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上升到定量的计算,从而把学习物理的“胃口”张开,增加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教学中每个小实验都包含着相关的物理原理,学生设计小实验的实施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再现和再学习过程。通过这些生活中的小实验,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加深理解物理知识与物理规律,小实验和小制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突破学习中的难点,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三、物理小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

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习惯、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以及勇于探索的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对实验操作技能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观察能力是实验教学中最基本的能力。如,“探究单摆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单摆,通过在不同情况下单摆的周期和哪些因素有关,不但能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耐心,而且让他们更进一步理解了物理学的一些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累积法)在实验中的运用。

在课外的小实验中,没有固定的实验器材,这就需要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自主地选择所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学生潜在的自主创造能力,进一步培养创新精神,而且如果在自己设计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要靠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就会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刘炳昇.继承与创新: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中学物理参考,2007(06).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中学)

上一篇: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探究 下一篇:紧扣三环节,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