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生物教学

时间:2022-07-19 12:21:26

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生物教学

摘要:伴随着生物教学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效的生物教学课堂早已向传统生物实验教学发出了挑战。初中生物课堂是让学生能够接受知识,是实现教学相长的一块主阵地。而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只有使用科学的教学手段,采用灵活便捷的教学模式,以此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才能最终实现、甚至超额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效果。为了认真探索、实践更高效的生物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了教好生物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初中生物 高效教学 灵活

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是学习生物的重要目标之一,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又是学习、研究生物学的有力武器,有了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就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到生物学知识。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树立生命物质性、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的整体性、生命活动对立统一、可持续高效发展、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等观点。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就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从自身做起,探索出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精选教案,有效备课

有效备课要求教学目标明晰、具体、精确传统备课中常用了解、掌握、理解等动词描述的教学目标,学生因太抽象而不知所措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标已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三维目标”应达到怎样的“度”,需要准确了解。备课时应尽量用知道、说出这样的动词。其二有效备课要求对学生学情的把握,考虑学生的求知热情学生并不只是一张白纸。现代社会中,孩子在信息渠道中已有了一定的积淀,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有效备课更要强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这些知识保持热情”。因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其三有效备课要求对教材有效利用,并“再度开发”教材是众多学者、专家心血的结晶,是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洗练的。教师必须给予重视,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但传统备教材中,教师一般主要是分析本节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教材重难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而有效备课应更强调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即对教材内容重新选择、组织和排序,也就是说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二、灵活选择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选择对该堂课来说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优化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具体教学时,教师要综合考虑,灵活选择。首先,结合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同化规律,当学习的内容是具体知识,而此前又学习了其要领概念,那么就可采用演绎推理式教学。比如,当学习了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之后,现在要学习水螅这种代表动物特征。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来理解水螅的生理特征,提高效率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和分析能力。当学习的内容是较抽象的,学生原有的知识是其从属观念,则可使用归纳法。比如,学生学习了日本血吸虫、猪带绦虫的知识之后来学习寄生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性特征时就可以遵循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过程,有助于学生把握寄生虫的本质特征。如果所学习的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属于一个层次,则可利用比较法。比如学习环节动物的真体腔时,可以利用已学过的“扁形动物―――有三胚层但无体腔;原腔动物―――有三胚层只具有假体腔”加以对比,更好地理解真体腔的产生、特点及意义,使自己的知识得到广泛迁移。其次,结合生物教学内容本身的特点,对于形态解剖部分的内容可多采用直观演示法,形象生动的展示其结构;对于许多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可采用讨论、谈话法,激发兴趣;对于与其它学科交叉明显的内容则可以使用研究法、读书指导法等;对于进化原理等理论资料性较强的内容可采用讲授法。

三、科学把握教学时间

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先必须善用教学专用时间,即纯粹用于教学的时间。尽量降低准备教具、用于点名、维持秩序等琐碎事务上花的时间量,充份掌握专用教学时间。其次要掌握学生专心学习时间,这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据调查研究:初中成就高者在上课时以85%的时间用于专心学习,成就低者只用40%的时间从事学习;高中生成就高者在上课时以75%的时间用于专心学习,而成就低者只用15%的时间从事学习。教师一方面要讲得生动有趣,引起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要松弛有度,把新知识的学习放在大多数同学都易于专心学习的时段;另外应提供适当的自学时间。在教材难度适中或超过学生能力时,教师讲解之后应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并随时检查学生的错误给予纠正,或者利用问答法来督促学生复习知识。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动态系统,教学效果受许许多多因素的影响、制约。教育本来是人的教育,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切实转变观念,重视人的主体性和发展性,采用正确的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每个学生全面而可持续地发展。

上一篇:新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作业创新模式探讨 下一篇:浅谈作文教学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