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7-18 11:34:54

浅谈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共同讨论。”而在十余年的教学中我发现语文课堂上如果找人读书那是小手如林,如果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抛出一个问题举手者10余人,如果问读了课文你产生了哪些疑问举手者屈指可数。这样的现状,作为教师的我们难逃其咎。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我们过分注重学生学会了什么,轻视了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那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下面就结合我校的自问自探教学模式谈谈自己的探索。

一、授之以渔——教问

做父母的都有这样的亲身体会:孩子3~7岁时对什么都好奇,整天围着大人问这问那,简直就是“十万个为什么”,走进小学的大门后,提问的意识越来越弱。这和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关系。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授之以鱼:教师传授,学生接受。整节课都是教师不断提出问题,学生只要回答问题就行。而我校倡导的自问自探教学模式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让学生自主预习课文,针对学习内容提出疑问,然后带着问题再次走进文本寻找答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1.用预习纸引路

如学习《争论的故事》一文时,我设计的预习纸有这样的建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带着你的疑问再读课文,读完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产生了哪些新问题?学生提出了:①争论的故事讲了什么?②谁和谁争论?③为什么争论?④争论的结果是什么?⑤盛老师为什么讲争论的故事?这些问题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自己提出来的,哪怕是很幼稚的我都会表扬他们。万事开头难,迈出了第一步,学生欣喜于原来提问并非难事。

2.从关键词切入

如《争论的故事》一文中“争论不休”就是一处关键词。“争论不休”是因为:哥哥要煮着吃,弟弟要烤了吃。正因为兄弟俩的“争论不休”导致错失射大雁的良机,最终两手空空。对理解本课所讲的道理至关重要。教学中我让学生读兄弟二人的对话,读完后问你们有什么想问的,一个学生说:争论不休是什么意思?兄弟俩怎样争论的?另一个学生问:兄弟俩为什么不把大雁射下来再争论?教学中我因势利导让学生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学生也明白了可以从关键词提问。

3.在标点出展开

《争论的故事》一文中有一处特殊的省略号:“……”。在标自然段序号时,没有人注意到它。我也没立即纠正。学到这一节时,我先出示“……”问:这是什么?再出示“……”,告诉学生这也是省略号。让学生观察,学生问:我们以前见过的省略号都是6个小圆点,这里的省略号为什么是12个圆点?接着我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想一想省略了什么,再出示《标点符号用法》规定:“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可以用12圆点表示。”这样的知识建构过程,对学生来说终身难忘。学生也学会了从标点符号提问。

4.看板书学追问

今年4月份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杨献荣执教的沪教版《图书馆里的小镜头》一课,杨老师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指着板书引导学生质疑:作者是如何表现人们“争先恐后”、“小心翼翼”、“完全沉醉”的?三处小镜头的写法相同吗?三处小镜头的写作顺序可以颠倒吗?图书馆里的小镜头写了四个小节,而写“我”更偏爱这些小镜头的表现为什么却是短短的两句话?围绕板书内容进行追问,让学生深度思考课文内容。学生深受启发:原来还可以从板书提出问题。在答案中追问原因,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定能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循序渐进——乐问

学生有了问题意识,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发挥梳子的作用,及时梳理引导归纳,形成共性问题。如前面提到的《争论的故事》:①争论的故事讲了什么?②谁和谁争论?③为什么争论?④争论的结果是什么?⑤盛老师为什么讲争论的故事?面对学生提出的一堆问题,教师要适时引导:如问题①,教师可以这样引导:你关心的是课文写了什么?问题②③④,我们可以这样归纳:你想知道作者怎样写兄弟二人的争论?问题⑤,可以这样梳理:你关注的是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当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课文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只能有意识地渗透,不能刻意地追求。一次市里的电教课我准备了《世界多美呀》这一课,在试上的时候,我们想要的高质量的问题:小鸡为什么说世界多美呀、作者怎样写世界多美的,没有学生能说到位。孩子提得比较多的是母鸡为什么蹲着孵小鸡、小鸡为什么要啄蛋壳。尽管如此,我还是表扬了提问的学生。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是对学生不断提问的有效激励。能对课文内容产生疑问对一年级孩子而言已难能可贵。

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逐渐爱动脑筋了,在学习18课《月亮和云彩》时,我们班有一位学生在课文学习接近尾声时,高举小手问:课文的第一小节不是写“他们看见月亮在云彩里穿行”吗?而最后一节却是“一朵朵云彩很快跑过去了,却看不出月亮在动”。从这儿的追问,我欣喜地看到学生已经能真正开动脑筋,在读中思考,更深层次地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了。

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道路上艰难前行。持之以恒,相信我们也可以培养一个爱迪生,成就一个牛顿。

上一篇:策划理想:“90后”OUT了吗? 下一篇:“当小说写”与大美无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