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场需求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析

时间:2022-07-18 10:23:43

基于市场需求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析

摘 要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教育机构,承担着为我国培养高素质应用实践型技术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要基于市场需求,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技能,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高职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基于市场需求的高职计算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 市场需求 高职 计算机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Market Demand

ZHANG Pengcheng

(He'nan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8)

Abstract Vocational colleges as important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our technologies to train high quality talents. Computer teaching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market demands, student employment-oriented, active and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l,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improve their practical skills applications, and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vocational computer teaching, expounded education reform strategy based on market demand.

Key words market demand;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teaching; reform

1 高职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基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新兴行业,行业发展迅速,日新月异,社会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很大,但是近年来,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不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不能适应计算机行业的发展,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制定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由于各方面条件和环境的限制,在没有全面了解计算机行业需求和发展的基础上,都是在闭门造车,①导致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和实际的企业需求存在偏颇,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1.2 实践教学效果较差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围绕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VB、数据结构、C语言、C++语言等专业课程进行开展,学生在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中利用编译软件进行实践练习。但是很多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践教学缺乏系统的教学计划,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多是针对计算机教材上某个编译实例逐字逐句进行讲解,学生在实践练习过程中,多是将教材的程序照搬到计算机上,最后验证一下实验结果就结束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仍然没有掌握编写程序的逻辑思维,更不可能独立完成编程项目,实践教学的效果较差。

1.3 校企合作不理想

很多高职计算机专业都建立了校企联盟,实现了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但是实际的校企合作中却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没有制定系统的实习内容,有时学生的实习内容和计算机专业所需的技能要求相差甚远,并且在学生的实习过程中,很多都是单一化的、重复性的操作,对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能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其次很多和学校合作的企业提供的实习名额比较少,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实习机会,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另外,校企合作的教学管理难度较大,②学生进入企业后,教师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缺乏对学生的专业化指导,使得校企合作的效果并不理想。

2 基于市场需求的高职计算教学改革策略

2.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计算机模块化教学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要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体系。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要结合市场需求,突出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实践技能。在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科学技术、计算机应用等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学校要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包括社会实践、跟岗实训、计算机专业课训练、基础课学习等活动的计算机教学体系,开展计算机模块化教学。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模块化教学可以分为三个模块:岗位模块、方向模块和公共模块。③岗位模块是计算机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知识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教师要结合计算机专业需求,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专业需求,全面掌握不同岗位所需求的计算机技能,为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方向模块教学中,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知识能力和兴趣爱好,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如平面广告设计、网站维护、计算机硬件维护、组装电脑等等,然后加强相关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教师针对学生的就业方向开展计算机技术的专项训练。公共模块教学,是对学生计算机基础能力的培养,如多媒体软件、办公软件等多种实用软件的操作。

学校结合计算机的行业变化,深入分析计算机行业需求,根据这些行业需求,有针对地调整计算机教学内容,开设相关的计算机教学课程,突出计算机教学的应用(下转第137页)(上接第97页)实践性,改变传统以教和学为主的计算机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使学生在学量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实践技能。

2.2 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高职计算机教学,教师要基于计算机市场需求,突出计算机教学的应用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重点讲解计算机教学中关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操作的注意事项、使用方法、工作原理和基本概念,结合相应的计算机实例,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探究更加简易的软件编译程序和硬件维护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实践技能。

2.3 模拟和实训相结合

基于市场需求的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可以采用模拟和实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实验室要结合行业的发展变化,积极引进先进的计算机编译软件,教师结合计算机教学内容,布置相应的项目任务,指导学生开展项目任务的实施和计算机编译训练,学生可以借助于Dreamweaver软件,根据拍拍网、阿里巴巴、淘宝网等网站的制作形式,模拟制作多种类型的网站,利用Visual Studio软件,进行C、C++、C#、Java等计算机编程语言的专项训练,并且熟练操作MySql、SQL Server、Oracle等计算机数据库,结合实际的项目任务,要求学生完成项目任务。④另外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开展计算机实训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校园网站系统和计算机管理系统设计制作中,使学生在真实的应用环境中,加强计算机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应用实践能力。

2.4 完善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要加强和计算机行业企业的沟通交流,寻找能够合作的企业,为学生提供多种计算机实习机会,提高学生计算机专业技能。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要开展基于市场需求的校企合作模式,学生在进入企业实习之前,学校要和企业制定系统化的人才培养计划,明确学生的专业实习内容,为学生制定实习项目规划,使学生在真实的计算机实习过程中,完成计算机专业的实习内容,学生每周要向教师汇报实习项目进展,教师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且教师要加强和企业的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学生真实的实习状况,有针对地开展指导和教育,发挥出校企合作的真正作用,为企业培养所需的专业人才,推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3 结束语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要基于市场需求,满足社会对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计算机教学的理念、模式、方法等方面,积极地进行改革创新,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完善计算机教学体系建设,为我国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实践型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推动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释

① 曹秀平.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计算机教学研究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6:155.

②③黄国庆,王秀梅.高职计算机专业怎样做基于市场需求的专项训练[J].电子商务,2010.2:83-84.

④ 刘宇.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6:233.

上一篇:浅谈肢体语言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浅谈影响俄语教学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