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路迪:让空间讲述故事

时间:2022-07-18 08:43:26

史路迪:让空间讲述故事

2010年5月1日,以“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为主题的有史以来最大的世界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德立公司受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组委会的委托, 在总面积达12000平方米的展馆内,设计了中心主题馆之一:“城市地球馆”。德立在一场国际性的竞标中击败了多个竞争对手,赢得了该项竞标。“城市地球馆”意在表现我们地球的城市化以及繁琐复杂的演变过程和由此引发的全球性挑战。“城市地球馆”从一开始就吸引了大量参观者,逾八百万的参观者数量使该馆成为世博会上最成功的展馆之一。

此项目之后,德立又在中国完成了几个相关项目,并最终于2011年,在上海创建了中国分公司――德立创意策划(上海)有限公司。这是一个由来自7个不同国家的22名专业人才组成的团队;也是一个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创意与灵感的团队。来自德国的史路迪先生作为德立柏林亚洲分公司的总经理和法人代表由柏林总部派驻到中国上海。在经营和管理公司的同时,他还将学科专业中的哲学和媒体学的理论运用到项目的概念设计当中。

史路迪先生很符合我们心中德国人的形象:高大、绅士、严谨、真诚,在交谈中史路迪先生用相当不错的中文展现了他的幽默感,让我们对他及他的团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创意世界:您学习哲学和媒体学专业出身,是什么样的机遇让您进入到德立工作?

史路迪:2010年上海世博会,我负责德国馆的媒体及宣传工作,工作期间,我逐渐接触到室内设计及建筑设计,与中国展览及博物馆行业的专家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我在2011年加入到德立柏林总部,并着手成立中国上海子公司的一系列筹备工作。

创意世界:您的中文很好。

史路迪:我在德国汉堡大学学习哲学与媒体科学的时候,就开始接触与学习中国文化,并且获得了奖学金和到中国济南交换学习的机会。在济南,我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文化及汉语的学习中。一年后,我回到汉堡大学继续完成学业。

创意世界:在进入德立之前,您做的是媒体方面的工作?

史路迪:是的,从2008年起,我就在德国北部公共电视台及德国公共电视台担任媒体研究员和助理制片。主要负责PR营销、公共关系、观众研究等。如果电视台有新的节目,无论是新闻类、娱乐类的,还是教育类的,我就研究这些节目最好在哪个时间段播,哪一类的人会喜欢看。

创意世界:这种研究我一直觉得很神秘,当节目还没有推出来的时候,你怎样为你的观众去定位,而且还能算出你大概的收视率?

史路迪:这主要依靠两个方面,一个是你的感觉,另一个是统计数据。还有其他电视台可能也有这类节目,可以比较一下,他们的节目大概是谁看,知道观众是什么样的群体。

创意世界:德立现在还在做多媒体类的项目,具体的内容是什么?

史路迪:我们偶尔做多媒体、互动展品、短片之类的,当然这必须是作为整个室内设计项目中的一个元素。如果只让我们做短片,影片的拍摄,我们是不会做的(笑)。

有一个典型的例子,上海世博会的时候,德立设计的“城市地球馆”有一个360°视角的巨型球幕,那么屏幕播放的影片,包括拍摄、制作,后期效果都是由我们公司负责的,德国总部有个部门是专门负责制作互动展品和多媒体的。我们希望我们做的项目有一个整体的概念,无论是对空间的掌控、活动,还是品牌的理解,我们都融入到室内设计与创意性的空间设计中,同时再结合我们的电影,就有了完美的作品。

创意世界:公司的业务核心是创意设计,再具体些,就是室内建筑设计。

史路迪:大部分我们的工作是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在我们这里叫做空间传播,它还包括一些互动展品、多媒体的制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全面,我们希望通过一个空间讲一个故事。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找到我们公司,尤其是之前和我们合作过的一些客户。现在很多项目是之前的客户,去介绍他们的朋友,直接来找到我们的,非常交底地告诉我们,之前见过你们做的项目,想要类似那样的设计,非常信任地交给我们去做。

创意世界:现在的体验,不是单单一个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甚至包括思想上的愉悦。

史路迪:对。我们在哈尔滨设计过一个超市,主题是欧式风格的。其中有一个细节,当时我们的设计师一提出来,我就非常触动。在做其中一个果蔬农场的空间时,我们使用的室内材料和设计都是相结合的,除了木制的和粗线条的家具之外,我们的设计师提出在天花板上安装一些暖色的灯,这样就有几束灯光会斜着打过来,散射在那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上。当时解释这样设计的原因时,就是希望这种自然的光线像阳光一样照射在果蔬上,营造一种室外农场的气氛。

我当时觉得这个想法真的是很细腻,就像在讲述一个故事。

创意世界:这样的设计才会被客户认可,被那些真正的体验者认可。

史路迪:我们会先和客户商量,对方想要做什么,想传达的信息是什么,目标是什么,理解客户的目标后再想一个故事。德立不只是从技术角度去想我们能做出什么,而是问你们说什么,我们帮你们做出来,也要看谁来体验,因为观众也重要。

创意世界:公司的业务定位和设计过程中的创新,您认为德立在中国市场上有什么独到之处?

史路迪:第一,我们在上海有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团队,22个人来自7个国家,有韩国、荷兰、法国、德国等。每个人不同的文化背景、语言与思维方法,是整个团队源源不断的创造力。我们还是一个跨学科的团队,有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动画设计师、平面设计师、三维设计师及哲学家等,集众家之长,为空间设计注入更多创新的元素。

第二,因为我们的服务范围很广,我们也会让德国总部帮助我们,如果多媒体,互动展品或是一些复杂的设计都是他们帮我们设计的,但是室内装修设计完全是我们上海的团队自己做,我们能力也是越来越强。

我们在做每一个项目之前,会用两三周的时间不画图,只是讨论、调研。这样保证我们会提供给客户一个很整体的设计体验。这种完整性不仅包括给我们参观者从头到尾完整的感觉,还有我们整个故事,空间设计的完整性。有许多设计可能会很漂亮,但是没有灵魂,没有故事。而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有灵魂的设计。

创意世界:包括内在的逻辑,材料、质感、质量都是体验的一部分。

史路迪:如果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一个项目设计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有形的,而另一部分是内在的、无形的。有形的部分是采用最新的技术,保证质量等,这也是高质量公司都能够保证的。

而无形的部分不是太多的公司能够做到的,需要一个很好的公司的气氛,需要哲学家、懂历史的人、工业设计师、建筑设计师、室内设计师等,来自不同行业的人,思想、想法不断地碰撞产生。也许作为一名设计师,技术很好,但是思想可能不够开阔,所以我们需要的人才可能不是建筑行业的,而是另外一个行业的人,一起考虑问题。

创意世界:德立中国公司和德国总部服务范围一样吗?

史路迪:因为德国和中国的发展程度不同,德国总部都是服务的德国最大的企业,比如西门子、大众、奔驰,也有政府部门的项目,像博物馆。德国总部的团队已有200多人了。在中国,商场类的设计比较多,但是项目中包含的元素是一样的。

创意世界:在中国,有设计一些博物馆、艺术馆之类的吗?

史路迪:在江苏,已经建成的溱湖湿地国家公园体验中心,还有一些概念设计,像黄山城市体验馆等。

创意世界:举个例子吧,您对哪个设计印象比较深,方案是怎样做出来的?

史路迪:我们为再造751时尚设计广场中的旧电力工厂做过概念设计。在这之前,正东电气已经找了两家设计公司,可都不是很满意。后来也是朋友介绍找到我。因为要改造的是上世纪50年代的锅炉房,当时也是德国人设计的。

首先我们拿到那些旧的设计图纸,去了解这位德国设计师,知道他在魏玛读过书,受包豪斯风格影响等,我们会积极去恢复设计师的完整的背景,了解这座建筑。之后,又采访了一直在那里工作的维护锅炉房的工人们。两三周的时间,一直在做前期的准备工作。

锅炉房改造后,人的活动轨迹与当时煤炭的运输轨道基本吻合,参观者仍可以看到运送煤炭,燃烧,将水变成水蒸气并最终在涡轮机中产生电力的过程。活动场地以红色为主色调,水蒸气的地方设计成SPA会馆,冷却用的蓄水池设计成游泳池……我们会将原工厂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作为设计元素,通过艺术的手法再现于新的空间中,电力产生的每一环节都将跨越时空完美再现。

创意世界: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史路迪:我本人还是希望将来往教育这个方向走一走,我们正在和上海的一所大学谈一项合作:一学期,学校可以派五六个人到公司来实习,或是我们可以派人到他们的设计园去。

中国的学生技术很好,无论是画画还是平面设计都很准,但是他们不够勇敢,不敢说“不”。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到一些学生,帮助他们激发自己创意的天赋,因为他们从技术上的层面都是很优秀的,而我们未来的方向是注重创意和概念的。如果思想上和创意上能够很活跃的话,整个工作是能够自然而然完成的;如果只有技术层面而没有创意的话,那我们这个工作就无法进行。我们希望促进更多的有天赋的学生,能够在我们工作当中和我们的互动当中,激励他们,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创意世界:说到教育,技术方面可以教,创意怎样去激发呢?

史路迪:中国的很多学生似乎都很信奉“枪打出头鸟”,所以首先他们要勇敢,要敢于说,甚至敢于说错。另一方面,要扩宽自己兴趣爱好的范围。像我本人,我读的是哲学和媒体学,但是我读了圣经,去听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我是不信教的,可能当时对我也没用,但是就是这些看似没用的东西,也许五年、十年之后,会变得很有用。

中国的教育系统我无法改变,我只能做力所能及的。我们团队里有一位中国的平面设计师,是一个很优秀,又很幽默,有思想的年轻人,但是他刚来我们公司的时候,每次开会讨论设计时,都很沉默,一言不发。我就主动找到他,如果你认为不对,就可以指出来,不要怕错,即使是一个很笨的想法,也没关系,说出来。你是中国人,你比我们更了解中国,我们需要你的声音。后来,开会时,他一直在说,说哪里哪里不对,就是有点儿过了(笑)。我又找到他,不要太夸张。等下次,就好多了。

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他是有能力的,但是人、环境没有激发出他的能力。我们所做的就是鼓励他,创造环境让他表现出自己的真正实力。

创意世界:德国总部是不是有更多好的方法来激发创意呢?

史路迪:德国总部现在一直在开展一个活动,叫做分享会。每到星期五的下午,四五十人,每人拿上一杯咖啡,聚在一起,来听别人讲述他们经历过的或是看到过的故事。可能很多人觉得没用就不说了,或许觉得其他的人会觉得没用也不说了,但是当你真正讲出来后,发现别人是很乐意听的。很多的创意就是在很自然的聊天中出来的。

创意世界:非常感谢您接受采访。

上一篇:台湾九份,讲述多彩的小城故事 下一篇:创意的流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