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学生中的弱势群体重塑自信

时间:2022-07-18 08:12:59

帮助学生中的弱势群体重塑自信

【摘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定势一旦形成则很难改变。因此,在新理念下的自主式学习中,帮助学生中的弱势群体重塑自信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共同性;特殊性;差异性;重塑自信

【中图分类号】 G4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183-02

人的发展,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是一种客观存在。

弱势学生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他们领悟能力比较差,他们所能发现的只是一些基本的知识,而其他的同学可能早就发现了,因此,这些学生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比在传统教学中的获益还少。

有一定的自卑感是这些学生共同的特点,他们仅有的一点点自信心也可能会在教师的漠视和同学的不屑中消失,他们就生活在好学生的阴影下。于是造成恶性循环,在同学和老师的心目中渐渐形成了他们是劣等生的心理定势。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定势一旦形成则很难改变。因此,在新理念下的自主式学习中,帮助弱势群体重塑自信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生自信心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自信心是人们积极向上,努力克服缺点的内在动力。而自信心丧失,自卑感强烈是弱势群体学生的共同特点。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自信心理的人能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因此,能否培养自信心,是转化弱势群体重要的一环。

让学生自己组织班队活动。从班队活动的内容、节目主持人的确定、主持词的创作、活动安排到总结各个环节,老师均不参与,让学生自己做主,这样,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实行轮流班委制,让每个学生都有当“管理者”的机会。传统的固定班委制,使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当不上班干部,也干不好班干部,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实行轮流班委制,使每个学生都可当上班干部,参加管理班级事务。实践证明,只要给每个学生提供舞台,他们都可以成为出色的班干部。

交给学生办的事,老师最好不要插手。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打扫卫生时,有的老师往往帮学生甚至替学生扫地、抹桌、擦窗;办黑板报时,有的老师往往帮着学生设计、排版、画刊头、写美术字等,这种担心小学生‘小’做不好事而事必躬亲的做法,恰恰丢失了许多让学生锻炼的机会。

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感受自我培养自信。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我是集体中的一员,那么他们就会自觉地爱护这个集体,时时刻刻想着为这个班集体争光。

一是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每当班上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获得一点荣誉,我都会让学生知道,这个荣誉来之不易,都凝聚着全班每个学生的心血和汗水。二是开展经常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从小就热爱自己的祖国,给学生讲清楚,我们班是祖国的一个小小的分子,爱国就得爱我们班集体。三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强化集体荣誉感意识。我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整齐佩戴红领巾和校牌。通过花功夫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班风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原来,教室和清洁区的打扫,非得老师督促不可,现在老师不在场,同学们也能认真打扫,同学们不仅自已不随手乱丢乱扔,注意周围的环境,还监督别人,以防破坏周围环境。以前个别学生让老师督促完成课堂练习,现在家庭作业也完成的工工整整的,有的学生还主动预习新课。

让学生在不断总结中完善自我培养自信。小学学生所经历的事情不多,感知和认知能力均比较弱,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很容易遇到困难和挫折。每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老师就应当耐心给他们讲清楚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接受成功和失败的两种结果心理准备,不要因成功而忘乎所以,因失败而丧失自信。成功了,要善于总结经验;失败了,更要认真吸取教训,引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成功的窍门。

有一部分同学作文成绩差,对作文丧失了信心,在他们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提起写作文,头就疼”。我发现这个苗头后,就帮助分析作文成绩差的原因,通过分析得知,这些同学有的不爱看书,特别是不爱看课外读物,有的不爱摘抄好词好句、写日记,有的平时不善于观察,等等。找准原因后,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使这些学生改掉了不良习惯,作文成绩上升很快,由原来的天天厌作文变成了天天盼作文,学习的信心倍增。

注重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自主式学习中表现出的弱势群体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学习理解困难,有的是却懦、不敢表达,有的是孤僻,不愿与人交流合作,有的是有多动症等等。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调控者,必须做一个有心人,观察、分析每位学生的具体表现,寻找机会,多和这一些学生谈心,了解造成暂时不能很好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的客观原因和心理原因。针对具体的情况,通过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教学过程中的鼓励、引导,以及争取家庭的帮助,改变现实中存在的不利因素,运用爱心、热心、耐心,帮助他们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充分开发自身潜能,适应新理念指导下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融入集体中和大家分享成功的喜悦。

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辅导。弱势群体的学生在自主式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课堂上的关怀和帮助、指点是必需的,在课后的个别辅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平时的辅导,针对弱势学生自卑、缺乏自信心的特点,可以改变以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或采用提前教学或课后补习,让“笨鸟先飞”。在提前辅导的过程中,为防止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知识而课堂上不再听的现象发生,可以加强相应铺垫知识的巩固,或把一部分新知识预先传授。这样,在课堂学习中,这些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接受起来就减少了难度,他们学起来就轻松多了,也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慢慢地,使他们也能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去。

激励,指激发和鼓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激励是指激发人的需要和动机,使人产生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目标激励,是指教育者设计具体目标从而调动受教育者积极性的一种模式。实践证明如果一个学生把某种教育目标的价值看得越大,估计实现的概率越高,那么该目标的激发动机就越强,焕发的内部力量就越大,反之如果期望概率低或目标价值太小,则目标激励力量越小。目标激励要有科学性,必须考虑到所确定的目标对学生来说是可望而可及的,如果目标过高,经过努力也难以达到,就会使学生产生自悲,失去取胜的信心;如果目标太低,无需要多大的努力就能达到,则激发不了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失去内在的动力。

对于弱势群体学生目标激励要分层次性,应该把总目标分成若干阶段性的子目标来实现,便于通过信息的反馈、检查落实,从而实现将弱势群体学生的转变导向特定的总体目标。对于弱势群体学生目标激励要具有恰当的可调适性,一旦学生对学习上某种期望值估计过高,盲目乐观,产生骄傲情绪,或者有的学生一旦受到挫折便心灰意冷,产生悲观失望、畏难的情绪,都要对学生的目标及时进行宏观调控,使之更加符合变化了的主观条件。教师应视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较为合理的激励模式,并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激励模式。这样教师操作的自由度和评价的自由度都提高了,可以提供让每个学生展示自己水平的平台,而不仅仅是优秀学生才拥有的舞台。

“天生我才必有用”,现在的弱势群体学生,只是暂时的,只要教师以积极的态度,为他们创造适合于他们学习的舞台,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一定可以让他们都能在学习上获得不同发展,在生活中绽放异彩。

上一篇:幼师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下一篇: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目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