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化教育理念下的学生自主管理研究实验

时间:2022-07-18 07:33:15

生命化教育理念下的学生自主管理研究实验

【摘要】在新时期的教育形式下, 生命化理念教育的学生自主管理有待我们老师不断地去探索研究,本文作重是根据学生自主管理的现实情况,具体分析。

【关键词】研究目的意义 ; 同类课题研究综述 ; 研究内容及目标对象方法步骤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040-01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对群体的管理必须以对个体的管理为基础,他人管理只是外部条件,自我管理、自主管理才是基础,让系统内每个个体都主动地把自己的行为与管理系统总目标协调一致,将会有效地增强效能。根据以上理论,我选择了“小学生自主班级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这一课题展开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学校现状的分析:学校现有六个班级组共22个教学班,学生总数近1千人,学校处于深圳郊区与东莞接壤,外来务工子女人数较多,约占全校总人数的90%。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无疑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增加了困难。许多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工作中,每天可谓兢兢业业、不辞劳苦,结果却不如人意。对班级管理而言“管”是为了“不管”。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班集体,使每个小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因此我们提出了“桂花小学学生自主管理研究实验”这一课题。

三、课题的界定

1.自主化班级管理的概念确认

“自主”是指自己主动。而“自主化”是指在规范、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凭人为的外力作用,主动按照自己的意志活动。“自主化班级管理”是指在创新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自主管理班级、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管理实践。

四、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在学校教育中贯彻“自主型组织”的做法,已经引起教育界的充分重视,并在一些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得以体现。如我国同济大学等率先实践并已初见成效,随之上海市虹口高级中学等中小学也开展了“构建自主型班级的实践与思考”等课题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在可操作性及有效评价等方面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认为,本研究课题对于弥补国内(特别是小学)在这一研究领域的欠缺,提出“彰显自主管理,成就明招学子”将会对我国小学班集体的建设和管理,为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五、课题理论依据

苏霍姆林斯基的自我教育理论。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让学生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乃至超越自我。

成功教育理论。所谓成功教育是以转变低差生为切入点,是旨在使学习困难学生获得诸方面成功的教育;是通过教师帮助学生成功,学生尝试成功,逐步达到学生自己争取成功的教育;是追求学生自我教育的终身教育;是追求全体学生多方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成功教育确立了正确科学的学生观――三个相信: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个学生都可能取得多方面的成功。

六、研究内容及目标

(一)研究内容

小学生自我管理活动模式,即小学生如何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学会自己管理自己。为实现个人自我管理,我们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了“设立目标―活动体验―自我反思―刻录足迹―评价激励”的活动模式,并设计了小学生自我管理活动手册―《成长之路》,里面包含了“个人小档案”“奋斗目标”“每周成长足迹”“学期小结”等项目。其中重点是“每周成长足迹”,里面有学生自己的成长日记、自我评价,还有小组同学、老师、父母对自己一周的学习、生活、工作的评价与寄语等。在个人自我管理活动中,我们还评选出每日、每周、每月或每学期的“自我管理之星”,分别给予不同的表扬或奖励。

在班级自我管理方面,我们构建了“每日一星”小组目标竞赛自我管理模式,即“科学分组―设定目标―人人争优―自我反思―评价激励”。其要点有:班上实行小组目标竞赛;班上人人担任班干部,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健全班级常规管理制度。改革班委建制,引导学生全面参与班级管理。

七、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桂花小学3-6年级学生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探索和研究,注重自主管理能力培养这一动态的过程管理。

2.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班级管理的经验,自觉反馈,不断推进。

3.个案法:认真剖析学生案例,提炼实际的正反面教材,实现研究目标。

八、研究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3-)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方法为主,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二)实施研究阶段(2013-)

首先,通过观察和访谈了解学生目前的自主管理水平,强化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

①对学生进行生活、学习独立性的教育;

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他人与班级的关系;

③形成自主管理的意识。

其次,以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基础,制订自主管理活动的操作办法。我们现在是中年级,因此,逐步完善各项常规管理制度;实行小组目标管理;完善班干部竞选制度;建立班务工作评价机制,使班级里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第三,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小学生自主管理班集体的能力。

(三)总结、结题阶段(2014-)

运用经验总结等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完成结题工作。

九、成果形式

(一)文本成果:研究论文。

(二)实体成果:经测试学生的行为有了改变。

十、结论

生命化教育追求的就是这种爱的力量。对所有的生命都表现出一种真正的善意,它顺从天命,敬畏自然,并把人看作是所有生命体中的一员,它以成全所有生命的价值为导向,执守教育的真善美的崇高理想,使教育沐浴于人性的光辉之中,它始终关注生命的差异,努力去成全所有生命各不相同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眭依凡.陈丽英.生命教育理念下的教师管理.《江西教育科研》, 2007年03期

[2]李存生.生命教育:一种基于“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的解读《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年10期

上一篇: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