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利规划工作中的几个要点问题分析

时间:2022-07-18 12:02:35

基于水利规划工作中的几个要点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水利规划的指导原则,然后论述了水利规划的任务以及做好方案的对比工作,着重研究了水利规划中的要点问题,并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的探讨,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有效解决对策。本文在此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水利规划; 关键问题; 工作目标; 方案规划;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利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命脉和基础产业地位愈加突出;水利事业的地位决定了水利基础设施重要性。因此,如何搞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是摆在我们每个水利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水利规划的指导原则

我国的水利规划一直都坚持采用“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指导原则,而“全面规划”是核心。水利规划涉及到国家经济部门,地区的发展,对水利规划的需求进行统筹兼顾,但与此同时必须要考虑到地方的财力与物力状况,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来提高水利治理的水平,而这一切都需要依赖水利规划来完成。

二、水利规划的任务

任何的水利规划都有一定的目的性,不论是专业的还是综合性的水利规划,一般情况下我们称其为规划任务。水利规划的任务要与客观实际相结合,所谓的客观实际就是指规划地区的经济、地质情况等等,而客观需求就是对规划地区内各行各业的水利规划要求,这是为了达到水利发展的需求。必须要将客观实际与需求结合考虑,经过针对性的分析,分清主次,找到关键,这是水利规划的关键问题之一。

1、形成规划任务的主要内容。水利规划的任务以防洪、防涝、防水、水土保持为代表,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间这些任务之间的排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与此同时,也要考虑到国计民生的发展形势而定。平原地区以防洪为主,防洪是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重大问题。除了防洪还有防涝,在平原地区,防洪与防涝是不可分割紧密相连的。另外,不能忽略水土保持的重要性,水土保持在目前的环境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对环境及供水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水利规划中要加强对其重视,其与其他任务间不存在矛盾。

2、任务规划安排的方式。水利规划任务的安排关键在于首要任务的确定,各地区政府对水利规划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对防洪、水电、供水也都提出了十分具体的目标,水利规划任务的安排要有主次的区分,要根据河流的情况选择具有现实可行性的方案,要根据实际发展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经过调整后的任务经过计算分析确认大致的效益与作用,然后做出合理的安排。

三、水利规划的方案对比

方案的对比是水利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从众多的方案中选择好的,对比是必可少的,需要在多个方案中进行选择,比较,选择最好的。由于水利规划涉及的面较广,问题也较为复杂,因此方案的比较十分复杂,同时在比较中要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方案比较对规划的意义不可否认。在进行方案比较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代表性。水利工程总体性规划是一个固有的流域范围内的根本性国土资源的规划,对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都有重大影响,经过审批的规划是建设的重要凭证,确定规划方案后,多方受益,如果规划错误将造成重大威胁。所以,选择规划方案关系重大,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要在有科学论证的前提下,从总体情况出发,不断地对比研究,选择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方案。

2、等价性。不同的水利规划方案有着一定的差异,计算的结果与经济指标也存在着差异,但是比较要保证公正性,将其放在同一的比较平台上进行比较,分析优劣,结合实际,选择最优,这就是方案比较的等价特征。

3、辩证性。经过多重的比较与筛选,江河规划选择的时候要考虑到以下几点:一是全面性。所谓的全面性可以包括技术、经济与社会认同度等,进行全面的比较,而且不同技术指标间有相互换算的关系,要明确说明。在进行方案的比较中要充分考虑到几个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佳的方案。二是转化性。经过精心设计的方案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也有其不足,在进行方案的选择时要选取各方所长,弥补不足,形成更优的新方案。方案的比较不是为了证明优劣,不是为了胜负,而是从中选择最为合理且被社会认同的方案。方案比较的最明智方法就是综合考虑,规划出最合理的方案,完善方案,达到治理的目的。三是被社会认同的辩证性。不同水利流域的开发,地区部门间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在总体的方案考虑上,要充分考虑到各方的特征,进行集中考虑,在进行方案的最终确定的时候对矛盾的实质进行分析,掌握分歧意见的根本目的。在进行方案的选择时要充分服从总体利益,要让效益与义务相平衡,让矛盾各方有所失的同时也有所得,经过完善后的方案是可以被接受的。

四、水利规划中的要点问题

水利规划以规划论证为主体。所谓的“论证”就是证明主题的过程,在水利规划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明确,其对后期的工作有重要影响,而这些都需要通过有效的分析进行证实,这也是论证工作的实质。对与其相关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与研究,明确其特点,掌握供需状况,确定首要任务,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方案布置工作,细致对比,对环境的指数进行有效的评价,对所有这些规划的内容与步骤要以论证为前提,将其作为规划确定性的成果,只有这样,其才能成为有科学依据的具有执行意义的规划,使其成为建设的凭据,最终实现水利规划的目标。

1、对资料的真实性进行考核。水利规划的涉及面较广,尤其是一些大江大河,其所涉及的资料跨时代,跨时空,不论是从数量、还是内容涉及较多,尤其是重大工程设计,以上世纪 50 年代长江流域规划为例,所汇集的资料达到了数十吨。从基本资料的组成情况来看,水文、地形及地质情况对规划决策有重要影响,而人口与土地分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对水利规划的方向也有重要影响。

2、论证规划目标与参数。确定水利规划的目标及确认正确的地位,但是必须要通过论证才能实现,当前主要采取讨论决定的方式。一般情况下,从经验中吸取教训,避免失误,但如果存在矛盾或者把握不定,就需要依赖论证解决,不能单纯凭借规划者的意识决定。论证规划目标与参数,包括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社会公众的需要等; 规划参数则是由规划水位、效益等特征组成的;直接效益与实现目标产生的社会效益组成了经济效益及目标间的关系,组成了水利规划论证的目标。经过综合分析这些目标与参数,经过有效地分析,最后确认规划目标在规划中的地位。从目前国内江河流域的规划情况来看,在诸多目标中,其中以防洪、发电与供水的地位最高。

3、论证规划方案。在确认方案后,要对确认方案的参数进行全面地论证,这一论证的过程不仅要对方案自身的内容进行论证,而且要对所有的方案进行综合考虑,选择优势,最终得到一个较好的方案。规划方案的论证是规划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涉及的方面较多,因此,论证规划方案十分重要。

五、结语

兴利除害是涉及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对各行业、各地区的水利规划进行正确的认识,对其需求进行统筹兼顾,同时要兼顾到国家与地方的财力与物力,因此,水利治理的过程中要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尽量降低成本,以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收益,而这一切都要通过水利规划的细致工作方能实现。本文在此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可与同行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 卜月芹. 加强我县新时期水利规划工作[J]. 科技资讯,2008

[2] 瞿升腾 . 黄柏青主持召开省水利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J]. 广东水利水电,2011

上一篇:土建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措施 下一篇:基于水工混凝土耐久性问题分析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