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手机乱象丛生

时间:2022-07-17 11:20:15

音乐手机乱象丛生

因大众化娱乐需求而诞生的手机与数字音乐的融合体,从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太多的使命与梦想,在行业规则混沌不清问题解决的前夜,所呈现出来的不仅仅有欣欣向荣的产业图景,更有因利而生的混乱局面……

诱人的“苹果”

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的最新数据显示,到2008年,全球销售的8.6亿部手机中,将有一半为音乐手机。

2005年9月7日,苹果公司与摩托罗拉联合推出音乐手机,拉开了由电脑制造商和手机制造商共同缔造的音乐手机媒体宣传的序幕,而这次的新闻会只有那些收到邀请函的媒体才能参加,毫无疑问双方都非常重视这款万众瞩目的手机。

在数字音乐下载市场,苹果占据了80%以上的份额,每年通过iTunes下载的歌曲数量超过4亿首。因此很显然,如果苹果放弃音乐手机市场,那么它们的损失将非常巨大。

显然看中这一娱乐新需求的不仅仅只有苹果和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索爱早就纷纷推出了大量音乐手机机型。但值得注意的是,运营商也在紧锣密鼓地制定音乐手机的定制标准,希望在相关增值业务市场上分一杯羹。来自水清木华的报告显示,中国移动一旦长期实施音乐手机定制策略,并成功完成对音乐内容的掌控,到2008年中国移动定制的音乐手机将有望在此类型手机市场中实现60%以上的份额。而除了利益之外,中国移动显然还有另一层面的考虑:中国移动音乐手机产业价值链的搭建,一方面可以整合CP内容以及SP服务,另一方面则可以维系与厂商的合作。此真可谓是一箭双雕。

和传统MP3相比,内置MP3功能的音乐手机显然具有更大的性价比优势。而且在产品营销方面,手机厂商也利用自己的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和传统MP3厂商截然不同的新路――播放器+内容资源。除此之外,“无线下载”的概念更是令新新人类欣喜若狂。

两大难题

不容回避的是,随着音乐手机在市场上的推广,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

首先是标准难立。不久前,金立通信宣布自己的音乐手机行业标准,这也是国内手机厂商首次提出音乐手机的工业标准。不过,早在此前,国际品牌诺基亚和索尼爱立信就已相继为“自家”的音乐手机定下了标准。而2005年9月27日,诺基亚新一代S60平台智能手机3250,同时也公布了一整套的音乐手机标准――Nokia XpressMusic,与其配套的还有严格的硬件规格。紧接着,索爱也公布了自己的“Walkman音乐手机标准”,其中对音乐手机的存储能力和续航能力有严格规定。 而同样在9月份,中国移动也制定了音乐手机的相关标准,还规定,在其集中采购的音乐手机上,必须实现专用音乐播放键功能,以实现一键链接中移动的无线音乐门户网站,并进行音乐下载和在线播放等业务。

从不同厂商所制定的标准背后消费者必然会看到不同的产品形态,在新一轮的“圈地”与“博弈”中,任何厂商都不会买别人的账,因为谁都知道标准的设立就意味着在未来的争霸赛中的地位优劣。但正是这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竞争表象后面是产业缺乏规范和指导标准,而消费者所购买的产品从某种程度来说就缺乏真正意义的品质保障。

其次是内容缺失。无论从何种角度而言,数字音乐的版权还没有出现令人欣喜的局面。全球五大唱片公司依然十分谨慎地释放自己手中的权力,在传统唱片模式下所建立的庞大商业帝国在近期内彻底转向数字和互联网的可能性很小。但问题是,既然是音乐手机,有关音乐内容的来源必然得解决。许多专家都认为,目前在音乐手机整个产业链中关键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下载音乐的版权。如果这一问题解决得好,将来对音乐唱片业的繁荣相信会有很大的推动。

移动通信和娱乐业结合起来,音乐是便捷的一个媒介。音乐手机不仅可以让消费者自娱自乐,还为网络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提供新的机会,音乐手机将成为整个通信产业链的消费热点。无怪乎中国移动宣称:“与中国移动合作更容易解决数字音乐的版权问题。”尽管中国移动这句话颇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但无疑挠到众多手机厂商的痒处。因为我们可以想像一个以内容为主打的产品却不能更给消费者提供相关的内容该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乱象从生

音乐手机不是简单的MP3与手机的相加, MP3手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手机,它仅仅只是音乐手机的必备因素。作为音乐手机,它同时还必须拥有一个可靠的数字音乐播放器,支持MP3和AAC等开放的标准音乐格式,其在电池的续航能力、产品的容量需求等方面均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其还需要具有音乐搜索、音乐下载和从其他设备上传输音乐文件的功能。由此可见,能称得上是音乐手机的产品,必须具有MP3播放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存储容量、电池耐用力以及音乐内容的来源必须与主流的MP3相接近。仅仅拥有MP3功能的手机不能称为音乐手机,但是音乐手机必须拥有MP3功能,概念混乱已经成为了音乐手机乱象之首。

乱象之二是鱼龙混杂。一类是根本没有真正的MP3功能,也打着MP3音乐手机的幌子招摇过市,属于假冒MP3手机。一类是在关键的音频解码芯片上大量采用劣质配件,降低音质,以次充好,质量不稳定,属于劣质MP3手机。

在捆绑MP3功能后,一些厂商为了降低采购成本,采用一些价格便宜的配件。例如,MP3手机的好坏,重点在于音质,而影响音质效果的是解码芯片和耳机等配件。不同的解码芯片就直接决定了音质的好坏,质量差的芯片会使MP3手机的音质大打折扣。因此,一些厂商在这方面偷工减料,节省成本,却牺牲了产品的质量。

最后是价格混乱。如今的手机市场不可能再出现消费者为追求某种功能而动辄掏出三四千元的场面,因此音乐手机的价格必须符合当前主流手机市场均价在2000元左右这一游戏规则。但问题是随着消费的愈发理性、产品新功能的开发以及追随厂商日渐增多等种种原因,厂商大多都还是采取“高价刮脂术”,所以我们日常看到的产品价格似乎离普通消费人群还有一定的距离。这样的价格策略虽然能在一定程度满足厂商对利润的保证,但从长远来看,获取高额利润的举动并不能符合厂商长远发展的需要,首先是一旦“持币待购”的现象出现,厂商被动和主动的降价举措,均难以拉动市场。其次是,在不可能垄断的前提下,后入者更容易采取“价格攻势”迅速抢占城池。从表面上看,目前音乐手机已经覆盖了从1000元到8000元的所有价格区间,由此所衍生的问题是,价格如此悬殊该让消费者如何选择?

上一篇:液晶生产线新年启动 下一篇:简化桌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