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依赖与依赖

时间:2022-07-17 08:52:07

运动依赖与依赖

【摘 要】 从运动依赖与依赖的概念与表现症状入手,发现运动依赖与依赖具有相同的形成机制。分析表明,是一项特殊的运动项目,我们可以把对运动项目的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到对的研究上。渴望的形成表明,个体产生的渴望是后天培养的,而不是先天形成的。频率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个体在初始阶段进行时的时间间隔。应该根据依赖的形成机制,科学合理地调整依赖程度。

【关键词】 依赖; 运动依赖; 成瘾; 频率; 性本能

Exercise dependence and sex behavior dependence

TIAN Juqu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Hunan Changsha 410073, China

【Abstract】 Through explaining the concept and symptoms of exercisedependence and sex behavior dependence, this paper finds that exercise dependence and sex behavior dependence have the same formation mechanism. Sex behavior is a special sports event, so we canapply some research resultson sports events in the study of sexual behavior. By analyzing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irst for sex behavior, it was found that the thirst for sex behavior of human being is nurture, not nature. Sex frequencyis most depends on the time interval of two sex behaviors in the initial stage. We should rationally adjust the sex behavior dependence severityaccording to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Key words】 Sex behavior dependence; Exercise dependence; Sex behavior addiction; Sex behavior frequency; Sex instinct

1 运动依赖与依赖的概念

1.1 运动依赖的概念

当某种运动项目在特定负荷强度下进行了足够长时间的规律性锻炼后,个体就会对这种锻炼方式产生适应,这时如果改变运动强度、运动方式或运动频率等方面的特征,将会使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产生不适症状,如果没有外部或内部强烈动机的驱使,个体会倾向于继续按照改变前的活动方式进行锻炼,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运动依赖。如果活动方式的突然改变致使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产生的不适症状非常严重,使得所从事的锻炼活动成为了一种强迫性冲动,在运动渴望的驱使下导致了无法控制的过度锻炼行为,并伴随出现符合医学成瘾标准的症状如具有耐受性、具有戒断反应、重新接触致瘾物质后戒断反应消失等,我们就把这种现象称为运动成瘾。由上述概念可知,运动成瘾是运动依赖程度比较严重时的一种表现。当我们的锻炼方式改变时,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运动依赖,但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身体产生的生理或心理不适症状会逐渐消失,直至完全适应[1,2]。形成运动依赖后,完全中止规律性运动会出现情绪失常等退缩症状,这时如果及时恢复运动则不适症状随之减轻或解除,个体伴有强烈的主观渴望强迫自己运动,在戒断期过后会迅速恢复之前的运动形态。Sachs认为产生运动依赖时主要有三个特征:(1)为了获得内在的满足感而运动;(2)将运动视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3)停止运动时会产生强烈的被剥夺感(身体、心理状态紊乱)[2]。

1.2 依赖的概念

肌肉是人体内最大的组织,也是机体内唯一的能主动收缩产生力的组织,约占体重的40%~45%,由430多块构成,成对出现于人体的左右两侧。完成任何一个简单的动作,都需要许多块肌肉在神经系统的协调下共同参与活动。从肌肉的角度分析,身体的任何一项活动都可以认为是由许多块不同的肌肉按照特定的方式产生的收缩活动。作为一项特殊的身体活动,人类的也不例外。在过程中,相关肌肉群按照特定的顺序与负荷强度参与收缩;根据参与的程度与方式不同,各肌肉块所承受的刺激负荷强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部分肌肉块需要进行大强度的节律性收缩。

当按照某种规律性模式进行了足够长时间的以后,个体就会对此种模式产生适应,这时如果改变方式或频率等方面的特征,将会使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产生一定程度的不适症状,如果没有外部或内部强烈动机的驱使,个体会倾向于继续按照改变前的模式进行,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依赖。当按照某种规律性模式进行了足够长时间的以后,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依赖,只要这种行为不会使个体在身心健康、人际交往和工作生活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这种行为就属于正常的。周期的相对稳定是产生依赖时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且停止以后,渴望等不适症状也会周期性地产生或消失。假设个体已经习惯每5天(或每7天)进行一次,在完成一次后的前4天(或前6天),个体一般感觉不到身体出现不适,如果在第5天(或第7天)没能及时进行,那么身体就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表明渴望已经产生,于是个体就会产生创造条件来满足性渴望的想法,以此维持每5天(或每7天)一次的频率;产生的渴望等不适症状在第5天(或第7天)达到高峰,若继续坚持不进行,不适症状会逐渐减轻,到下一个第5天(或第7天)时,不适症状又开始周期性增强。

当依赖程度比较严重时,模式的突然改变往往会使个体产生严重的不适症状,这时,个体将无法控制自己对的渴望,进行成为一种强迫性冲动,满足性需要成为生活的内在驱动力,想要摆脱可又无法自控。一旦性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焦虑不安、精神不振,完全停止会产生强烈的被剥夺感(身体、心理状态紊乱),并伴随出现符合医学成瘾标准的症状:具有耐受性、具有戒断反应、重新接触致瘾物后戒断反应消失等,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成瘾。当个体出现成瘾后,应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对的依赖程度,直至达到正常水平。

2 运动依赖与依赖的形成机制

2.1 运动依赖与骨骼肌适应机制

在一定负荷范围内,骨骼肌功能始终处于一种可调节状态,它能随着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相应调整。当一块肌肉由于受到不断的负荷刺激而产生疲劳时,其工作能力会大幅度下降,这时只需停止对疲劳肌肉的刺激负荷足够长时间(恢复时间根据疲劳程度与负荷性质有所不同)使其保持相对休息,该块肌肉的功能即可完全恢复。

一块肌肉在发育成熟时身体感觉最舒服;当受到负荷刺激体积增大时会产生规律性疼痛等不适症状,这种症状会促使个体无意识地减少刺激强度直至达到当前肌肉的“匹配”负荷;当负荷刺激过小或停止刺激而产生废用性萎缩时身体也会产生不适症状,这种症状会促使个体无意识地增加刺激强度直至达到当前肌肉的“匹配”负荷。也就是说,虽然骨骼肌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但是它本身具有一种维持当前刺激负荷的趋势,任何改变当前刺激负荷的行为都会使身体产生一段时间的疼痛、疲劳等不适症状。刺激负荷的改变幅度越大,涉及改变的肌肉数量越多,身体所产生的不适症状越强烈。不适症状只发生在那些刺激负荷得到改变的肌肉中,还有与之相关的身体各系统(如神经系统等)内。

从宏观上来说,当新锻炼方式与原有方式差别较小时,个体只产生程度较小的运动依赖。锻炼方式差别越大,产生的运动依赖程度越强,直至达到运动成瘾的状态。如果锻炼方式的改变程度适中,个体对所产生的不适症状可以容忍或者具有强烈的内在或外在动机驱使,那么经过至少6个月的持续锻炼后,身体就会摆脱对原有活动方式的依赖,并最终形成对新锻炼方式的运动依赖。我们将骨骼肌在改变刺激负荷时产生不适症状试图维持原来刺激负荷的性质称为活动依赖,这一性质正是运动依赖的形成机制在骨骼肌适应过程中的微观反映。

另外,骨骼肌的适应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刺激负荷的变化幅度、刺激时间或者刺激强度等超出骨骼肌的适应范围时,或者当受到适宜刺激负荷后在肌肉功能没有完全恢复前就继续施加下一次刺激负荷时,就会发生真正的损伤,此时骨骼肌功能能力会逐渐降低,直至完全丧失活动能力。

当对某种活动方式的运动依赖程度过大已经严重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时,就需要采取措施将依赖程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以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为了使个体平稳地完成减少运动依赖的目标,需要将在身体内产生的不适症状控制在一个可以忍受的水平。如果刺激负荷的改变幅度过大,致使身体内产生的不适症状过于强烈,则运动依赖者往往拒绝合作,制定的调整措施达不到既定目标。

2.2 依赖的形成机制

无论是运动依赖还是依赖,身体动作的完成都需要相关肌肉群按照特定的顺序与负荷强度参与收缩,在过程中相关肌肉群的收缩方式与运动中相关肌肉群的收缩方式并没有本质差异。因此,从肌肉的观点分析,依赖与运动依赖具有相同的形成机制。虽然骨骼肌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但是它本身具有一种维持当前刺激负荷的趋势,骨骼肌具有的这种活动依赖性质也是依赖的形成机制。

需要说明的是,研究中的是指大量的与性活动相关的肌肉块参与收缩的身体活动,并不包括虽然与相关但是肌肉参与较少的各种性幻想内容,如阅读与性相关的文字或者观看相应的视频、图片等。因为对喜欢性幻想的解释主要涉及到神经系统本身具有的特性,与骨骼肌的性质存在较大差异。

3 从运动依赖的角度理解依赖现象

3.1 依赖与性本能

既然都是肌肉群参与收缩的身体活动,我们就可以把看作是一项特殊的运动项目,从而渴望与运动渴望具有大致相同的形成模式(同性幻想一样,对运动渴望的研究也不包括那些虽然不从事具体的运动项目但是却喜欢了解与某运动项目相关信息的个体,比如了解与该项目相关的运动员、竞赛规则或者观看比赛等)。在发生初次以前,或者虽然发生了但是两次之间时间间隔较长且还没有形成规律性模式,个体的身体特别是与相关的肌肉群就不会产生依赖。只有当个体按照某种规律性模式进行了足够长时间的以后,这时如果想改变模式,身体才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不适症状,表明个体已对此种模式产生依赖。如果在相应的周期内没有进行,个体就会产生渴望。

渴望的形成表明,个体对的渴望是后天培养的,而不是先天形成的。对于运动项目,我们每个人都有相当大的自由选择权,你可以选择从跑步、游泳、足球或网球等项目的运动中获得快乐,也可以选择一直不从事任何运动项目。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与繁殖后代密切相关,传统文化倾向于采用各种方式使每个人都产生与生殖后代相关的依赖。一个人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产生某种程度的依赖后,在特定的时间内会产生渴望,希望通过实施来满足性渴望,我们有时也把这种现象称为性本能。与选择运动项目不同,传统文化倾向于提倡每个人都主动选择并积极参与这项特殊的身体活动。

3.2 周期

根据骨骼肌适应机制,在初始阶段,如果一个人每隔5天(或每隔7天)从事一次,并且按此规律持续进行下去,那么6周后就可以产生较明显的依赖,10周后依赖程度明显增强,20~26周后依赖程度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稳定,这时如果想停止就会产生比较强烈的渴望与身体不适等依赖症状。上述情况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周期是可以调整的,它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个体在初始阶段进行时的时间间隔,当这种规律持续6周后,个体就会产生较明显的依赖,随后依赖程度逐渐增强,并在20~26周后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稳定。依赖的形成过程与骨骼肌在受到适宜负荷刺激后的适应过程保持一致。

个体在从事并获得性满足后(对大部分女性而言,从事性生活与获得性满足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体内的部分肌肉因为进行了大强度的节律性收缩而产生了运动性疲劳,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个体进行了一次大负荷训练。研究表明,一次大负荷训练后需经过48~72小时的休息,运动员的体能才能完全恢复到原有水平,从而可以达到进行下一次大负荷训练的要求(考依尔,1978;马丁,1980;普拉托诺夫,1980)。据此推断,每隔3天进行一次是安全的,是不会造成肌肉损伤的。如果相关肌肉群长期在还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就进行下一次大负荷训练,那么将不可避免地发生肌肉损伤(急性损伤或过度使用性损伤)。如果一个人的频率过多(或者在一次中体验的性满足次数过多),则相应的肌肉会发生过度使用性损伤(或者急性损伤),肌肉功能会逐渐(或急剧)丧失,直至完全丧失。这种由运动导致的骨骼肌损伤是一种无菌性炎症,个体在肌肉损伤处会感到剧烈疼痛等典型症状。肌肉损伤一旦产生,就需要根据骨骼肌损伤后的生物学修复过程进行为期6个月的康复治疗才能完全恢复。

相关肌肉群在受到适宜负荷刺激后会产生适应性变化,如果两次之间的间隔时间足够长,例如30天一次,被激活的骨骼肌卫星细胞将停止发育并返回到静止状态,个体将不能有效地形成对的依赖或者由此形成的依赖程度会很少。换句话说,如果两次之间的间隔时间足够长,那么个体在不断体验性满足的同时将产生很少程度的依赖。最后,停止12个月以后,个体对的依赖完全消失,身体心理状态与进行初次以前的状态很接近。

3.3 渴望与性满足

在不造成肌肉损伤的情况下,频率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可以调整的。频率越大,性满足的体验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对相关肌肉群的负荷刺激越大,完全适应后骨骼肌的功能提高幅度也越大。骨骼肌功能的提高意味着个体可以承受更大的频率。减少频率,骨骼肌因受到较少的负荷刺激而产生废用性萎缩,骨骼肌的功能下降至与当前的负荷刺激相匹配的水平。

另一方面,频率越大,个体体验到渴望等不适症状的几率也越高;频率越大,产生的依赖程度也越高。骨骼肌在发育成熟时身体感觉最舒服,任何改变当前刺激负荷的行为都会使身体产生一段时间的不适症状,刺激负荷的改变幅度越大,涉及改变的肌肉数量越多,身体所产生的不适症状越强烈。如果让一个周期为3天的个体与一个周期为30天的个体同时停止进行,由于周期为3天的个体所形成的运动依赖程度较高,所以会体验到更多的身体不适症状。

因此,应该全面理解渴望与性满足之间的关系,在不造成肌肉损伤的范围内,只要这种频率不会使个体在身心健康、人际交往和工作生活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就应该尊重个体的选择自由。

3.4 依赖程度的调整

频率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只要调整后的频率与调整前的不一样,个体的身体都会产生一段时间的不适症状。一般来说,频率由少向多比由多向少调整时感受到的不适症状要轻微一些。当个体的依赖程度由于某种原因需要调整时,应该减少对相关骨骼肌的刺激负荷,并且合理控制刺激负荷的改变幅度,使随之出现的身体不适症状达到个体可以容忍的水平。假设个体想把自己的周期从3天调整到10天,最理想的办法就是直接转换过去,但是个体要忍受由此引起的也许是剧烈的身体不适症状,如果调整计划能坚持实施下去,那么到20~26周后,身体所产生的不适症状基本消失,个体对新的周期产生适应,并对新的模式产生依赖。如果个体对出现的身体不适症状不能忍受,说明10天的调整幅度太大了,我们可以按照上述原则先从3天调整到7天,20~26周以后,个体将对7天的周期产生适应,这时再进行一个周期的调整,最终达到周期为10天的目标。如果调整幅度还是太大,那么可以继续调整,例如从3天到5天、从5天到7天、从7天到10天,直至达到既定目标。

4 结 论

4.1 从肌肉的角度分析,是一项特殊的身体活动,与其他运动项目具有相同的生物学基础。依赖与运动依赖具有相同的形成机制,都与骨骼肌本身具有的活动依赖性质存在密切关系。与我们几乎可以自由选择运动项目不同,由于与繁殖后代密切相关,传统文化倾向于采用各种方式使每个人都产生与生殖后代相关的依赖,并且主动选择并积极参与。

4.2 在一定范围内,周期是可以调整的,它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个体在初始阶段进行时的时间间隔。当以固定的周期从事6周后,个体就会产生较明显的依赖,随后依赖程度逐渐增强,并在20~26周后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稳定。周期不能无限制地减小,后如果长期在相关肌肉还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就从事下一次,就会发生肌肉损伤,从而逐渐丧失能力。一般来讲,每隔3天进行一次是安全的。

4.3 频率越大,性满足的体验次数越多;与此同时,个体体验到渴望等不适症状的几率越高,所产生的依赖程度也越高。依赖程度非常严重时,还有可能导致成瘾现象的发生。因此,应该全面理解渴望与性满足之间的关系,在不造成肌肉损伤的范围内,只要这种频率不会使个体在身心健康、人际交往和工作生活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就应该尊重个体的选择自由。

4.4 频率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只要调整后的频率与调整前的不一样,个体的身体都会产生一段时间的不适症状。一般来说,频率由少向多比由多向少调整时感受到的不适症状要轻微一些。当个体的依赖程度由于某种原因需要调整时,应该减少对相关骨骼肌的刺激负荷,并且合理控制刺激负荷的改变幅度,使随之出现的身体不适症状达到个体可以容忍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孙云霞,钱强.运动依赖理论研究进展综述[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9(3):47.

2 张瑞,郭海申.运动成瘾的生理学机制研究评述[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1):91.

3 Jerrold S.Greenberg/Clint E.Bruess/Sarah C.Conklin原著,胡佩诚主译.人类性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

4 [美]贺兰特•凯查杜里安(H.Katchadourian)著,胡颖等译.性学观止:插图第6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12.

5 Barry R.Komisaruk/Carlos Beyer-Flores/Beverly Whipple原著,胡佩诚主译.的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

6 [美]Spencer A.Rathus/Jeffrey S.Nevid/Lois Fichner.Rathus著,甄宏丽等译.性与生活―走近人类性科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5.

7 马晓年,杨大中.中国女性性调查报告[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9.

8 雪儿•海蒂著;张思前,禹春云译.海蒂报告:家庭篇[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9.

[收稿日期:2011-09-27]

上一篇:婚姻与同性婚姻 下一篇:揭秘卵子交易黑色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