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

时间:2022-07-17 07:02:16

创建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有“倡导教育家办学”这样一句话,这体现了国家对未来教育所期待的理想办学模式,也是对校长素质提高的一种期望。

教育以人为本。学校的一切人员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育人来进行的。但校长育人与教师育人在方法和途径上是有区别的。教师育人是通过具体的、直接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实现的。而校长育人是通过组建育人队伍(以校长为核心的管理育人、以教师为主体的教书育人、以职工为主力的服务育人和以父母为代表的环境育人)来实现这一目的的。如果说教师的主要精力花费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一心扑在学生的发展上,那么校长应把主要精力花费在组建一个素质较高的、结构合理的、相对稳定的教师团队上,进而培养出一种团结、奉献、勤奋、探索、争创一流的团队精神,这是好钢用在刀刃上、智慧用在关键处。因此,建立校长与教师之间的“民主、平等、尊重、和谐”的关系应从事业的追求、职务的特点和岗位的责任出发。

现代环境下,在创建校长与教师的和谐关系过程中,校长应该怎么调试呢?

一、创建管理网络的和谐因素

科学有效的管理,有着极大的凝聚力。当学校管理以尊严、自由、幸福为基本价值要素深深融入学校工作之中,引领学校生活成为师生生命积极舒展、张扬的空间,就能形成一种强大的效应场,能营造出一种氤氲弥漫、浸染于整个校园的精神风范。

学校管理中的尊严、自由、幸福基本价值要素,怎样才能融入和谐校园网络?这关键在于学校管理层面,要保证“纲”与“目”的协调度,管理网络自身的和谐度与干群关系的和谐度。我相信:管理成员的和谐是全局和谐的源头,和谐须从校长做起,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在日常工作中,为了学校管理网络和谐运行,校级管理成员要自觉做到“五要”“三种人”“一颗心”。“五要”:要互相信任不猜疑、互相交融不隔膜、互相谅解不冷漠、互相关心无歹意、互相支持不拆台。“三种人”:做使领导宽心的人,不把难题上交;做使下级舒心的人,不把责任下推;做同事放心的人,不在背后搞小动作。“一颗心”:善于以自己的一颗真心化为缕缕和煦春光,以光明前景激发人心,以人文关怀温暖人心,以坦诚相待交换人心,以合理待遇留住人心,以高尚人格陶冶人心。

二、创建教师团队的和谐因素

一位好校长的使命就是如何去发现教师、让教师的特长发挥到极致。创建和谐校园,最大限度地为教师创设一个和谐发展的空间,让每一位教师找到工作的感觉、生活的感觉、成功的感觉,这应该是当校长的一种追求。

让教师在展示自我中找到充实的感觉。学校是全体教职工的精神家园,而管理工作却是领导唱主角,教师只是被动地接受,真可谓“全校有一百个脑袋,只有一个脑袋在想事”。这种状态不仅会使校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生偏差,而且不利于发掘教师管理、教师教育规律。为使教师在发展自我的同时,增强当家作主的意识,我首先从教师例会开始,进行全新的打造,创立“教师论坛”,让普通教师参与到学校管理的工作中来,用整个校园观察的视角触及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种成功与问题。当教师以主人的身份行走于校园的各个角落,思忖着校园的各种行为与现象,大胆表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时,教师的风采在展现、教师的素质在提高、教师的生活在充实。

教师中的竞争,有显性的、隐性的,有组织的、非组织的,有即时的、持久的,有划一的、有层递的。学校领导要善于多角度观察和多层次掂量,以和谐为目的把握竞争的压力与价值,及时给予适当干预和有效调节。在良性的竞争中,我们始终将教书和育人摆在首位,作为持久竞争的方向,让教师从中找到成长的感觉。一般层面的教师必须以“绿色课堂”为目标,骨干教师则在更高层面,指向“三高一优”展开竞技。这样的竞争是激烈的,又是和谐有益的。

(作者单位 四川省泸县喻寺小学)

上一篇:由浅入深 第7期 下一篇: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高中政治教师信息素养的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