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美术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2-07-17 06:34:11

对中学美术教育的思考

美术教育是人类发展史上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我们人类延续社会文化,传播美术技能知识,表达内心审美需求而产生的,在人类发展史上,在各学科教育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实施的基础知识教育中,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美术教育活动的实施主要表现在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而中学美术教育,又可以主要分为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下面谈谈中学阶段的美术教育。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小学时期已经接受了六年的美育,具有对美术学科知识的初步接触和认识。虽在这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由于不同老师的侧重点不一样,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大方向在指引着我们该怎么去做,那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并在这个过程当中,让学生多听、多想、多看、多实践!

作为一个长期参与初中阶段教学的我,多年的工作心得告诉我,初中阶段的美术教育应该抓住学生的特点,学生的主要特点是天真活泼无定性,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上表现较为活跃,同时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如何在课堂上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并以此来提高课堂效率,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常常实施的是:在课堂开始之前两三分钟,讲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讲授一些美术知识时,语言尽量幽默一点,表情和肢体语言可以适当夸张一点,有时候故意制造一点点紧张的氛围,告诉学生我们将随机提问问题,以示公平,不懂的话要接受一点点小惩罚。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比较活跃,课堂氛围不沉闷,常常可以取得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会更喜欢美术课。

我在担任初中阶段教学的同时,也兼任着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是个性逐步趋于稳定和成熟,随着主客观上的需求,在自我监督、观察、体验、评价、控制等各方面上都获得了高度的发展,而且由于认知水平的提高及生活体验的积累,在个性发展上相比初中阶段的学生出现了新的特点。如自我意识开始形成,这种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于其形成稳定的人格特征以及审美观等方面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它的培养目标的着眼点依然是对人的素质的培养,对学生的未来社会角色不具备决定性,只起到间接作用和隐性作用。从教育的本体性、工具性、教育的对象、内容等诸多方面来看,很明显的,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依然是教育为主的美术教育,而不是美术为主的美术教育,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实施教育活动过程中,应该时刻清楚和把握住自己的教育方向。

高中美术欣赏的教材,是我们开展美术教育的载体,而不是美术综合知识的浓缩与再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和地方校本课程来获得各种各类美术信息,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提升他们的艺术气质和涵养,同时也丰富我们的美术课堂。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享受美术带来的快乐,才是更重要的。

当我们站在讲台上,望着台下整个班级的同学,试想,我们是否要把他们全部培养成美术家,是否能够把他们全部培养成美术家。如果不是,如果不想,那么我想我们就知道怎样去实施美术教育了。在我们的美术教育活动中,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而不一定让他们获得很专业的美术技能知识,那么我们的教育活动实施可以是一个较为愉快的过程。

当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是会有少数学生,他们本身有着比整体同学更高水平的美术专业基础,他们对美术科学习有着更强烈兴趣和求知欲,渴求获得更多的美术专业知识。针对这些同学的美术教育,我们实施的就应该是美术为主的美术教育了。针对这部分学生,我们通常采用美术兴趣小组、课外教学等形式来实施美术教育。

新课改已经进行了多个学年,将以上的归纳总结和思考融入课改实验中,必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各个阶段的美术教育活动过程中,我们就会有更加正确的方向指导教学实践,我们的教育活动实施过程就会是一个比较愉悦的过程。这样,我们就不知不觉已经放下所谓的教师尊严,不再总是摆着一张严肃、呆板、没有表情变化的脸给学生看,不再急于求成然后不停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让学生感觉学习好累学校好可怕。在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是一个指导者,也是学生的朋友,放下老师的架子,倾听学生的心声,并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相信我们的工作就一定会更成功。

(福建省晋江市英林中学)

上一篇:基于人才培养的高中信息技术学困生应对策略 下一篇:高中生考试作弊心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