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环境构建原则分析

时间:2022-07-17 05:51:51

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环境构建原则分析

摘 要:美术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章程之一,中学美术教育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科学技术日益趋于人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如今,在教学环境构建问题上,其在素质教育架构下的位置、角色以及改革发展方向又给当代教育学家提出了新的课题。

关键词:美术;课堂;教学环境;构建原则

我们一直都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们又在一次次实践的探讨中寻找到答案。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美术教育是教育者通过美术手段,有机实施培养受教育者形成美术的整体性认识与创造能力的一种社会化行为。要做到行之有效应在中学课堂的美术教育要考虑一下方面:

一、中学美术课堂环境的特点

首先,美术教育在传递情感、智力教育、传递美术文化等三个方面所具有的独特而具体的功能价值。其次的特点,第一:政策法规制度和政府行为支持资源。第二:教育思想和观念支持资源。第三:教育机构设置支持资源。第四:社会支持资源。第五:环境支持资源。第六:学校教学支持资源。第七:个人与家庭支持资源。这七个资源涉及规范,思想,设备,人文等因素。

我国目前美术教育教育资源配备状况十分落后,并且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学校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影响美术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而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客观原因是资金问题,而最重要的主观原因依然是社会各个环节乃至部分美术教育工作者的态度观念不正确,美术教育仍然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中学美术教育课堂里,思维选择的自主性,针对影像,图片,语言文字的欣赏,学生均可以做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和观后创作,没有固定的结构框架,没有等级评分,只要你的见解独特就是一个很好的课堂评价。在美术课堂环境里,需要更好的反三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美术教师的任务就是正确引导和开拓学生的思维思路,形成自己的审美体系。美术是一门感性课程,也是一门理性教学,美术的源泉不是书本单板文字,而是形式多样,涣散的形式存在。而构建当代美术教学环境,结合实际生活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构建美术课堂环境

构建原则分析,教学的根本原则就是让学生走进课堂,融入课堂,创造属于学生自己的学习环境,成为课堂表现的主角。而师生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洞知了,观察力,学习力的重要平台。同理,在中学的美术课堂教学环境中要有以下原则:

感情化原则。在调查中,大多数学生最不满意的是教师与学生的谈话,古人说:“人之相交,贵在交心。”谈心,不是老师站在讲台上进行忘我的演讲,而是师生间的情感沟通,思想的交流。课堂上让学生通过教师的眼睛了解到老师的关心、鼓励或不满,让老师从学生的眼睛里观察学生心灵的波动,渴望,引起共鸣,这样的谈心才是真正的沟通,这样的师生感情才算和谐,而不是学生以为的听从,让他们感觉潜在的等级之分。在老师的眼里,学生没有尊卑之分,没有成绩等级之分,平等看待每一个学生,根据不同个性投其所好,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改进自己的劣势,这样的老师学生才会尊重,也会反过来尊重老师的教学和文化。

情境化的原则。情景是可以认为构造的,是虚拟的。在这里,老师的引导尤为必要,就如同电影对话场景,没有融入剧本感情的演员之间的对话,台词缺少感情,没有氛围,又怎么会感动观众呢?所以,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艺术气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会对这个课堂有着深刻的印象。

多种方式并存原则。在教学方式上,不要限于传统一对多模式和听说模式,科学技术现代化在课堂上的应用无疑使现代教学的点睛之笔。科技教学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生动直观,还能创设教材难以提供的情景,体现多媒体的综合效果,能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结构。使抽象的、枯燥的美术学习内容转化成、有趣的,形象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让传统的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三、构建美术课堂环境的方法

方法:(1)营造愉快优美的学习环境是构建学习课堂的基础。(2)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等。美术具有独特自身特点,与一般教学课程所不同,对于思维抽象性比较高,这是不能按照其他科目开展美术教学的因素之一。所以,课堂中不能局限于书本是必然的选择。而中学美术的学习者在成长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和想象空间,作为课堂和教师,任务就是使他们利用他们的优势去创造,学习,并学会应用现代技术手段达到他们自己所想达到的设计理念。

结束语:

课堂上扩宽思路,多种教学方式并存,利用现有的美术资源,技术指导,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充分发挥教学思想中的主观能动性,互动性,依据美术固有的艺术特点,提供良好的素质教育。(作者单位:九江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 董晶.浅析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环境的构建原则[J].教学与管理.2011(12-20).

[2] 李军;陈士俊.注重教学环境因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环境生态学”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04-30).

[3] 赵青.改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07-08)

上一篇: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角色转换探索分... 下一篇:关于“最小的一位数是几”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