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稷下学宫的思考

时间:2022-07-17 05:45:12

关于稷下学宫的思考

摘要: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高等学府,也是百家争鸣的一个中心和缩影,曾在历史上辉煌一时,汇聚了当时社会上的大量人才,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齐国思想学术文化的繁荣。然而,稷下学宫的成功及齐国思想学术文化的成功并没有带来齐国政治上的成功,本文从人才方面对其中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稷下学宫;思想学术文化;政治;齐国;秦国

稷下学宫是一所由齐国官方主办却由私家主持的高等学府,它是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曾对先秦的学术、文化和教育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取得了人们所公认的巨大成功,然而也在历史上留下了这样的一个疑问:为什么稷下学宫的成功未带来齐国政治上的成功?齐国创立稷下学宫是为了争霸,可最终并未取得霸权,称霸的却是对学术思想持否定态度的秦国。本文试图就此问题进行一番思考和推理。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为什么说稷下学宫是成功的?笔者认为,人们之所以说稷下学宫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主要是出于以下原因:它集中并培养了当时社会大量的优秀人才。据《史记》记载,曾有邹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荀况等千余人到稷下著述讲学。稷下学宫的存在促进了齐国学术繁荣乃至春秋战国时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稷下学宫对于学者实行“兼容并包、来去自由”的政策,打破各家门户之见,不分国籍地吸收各个学派以招揽天下有识之士。不论个人还是集团,来者不拒,去者不止,欢迎去而复返。对于士人的讲学、著述和育才活动不加干涉与限制。此外,稷下学宫将教师分为上卿、卿、上大夫、大夫四级,给予其很高的政治地位。据《说苑·尊贤》记载,孟轲“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对淳于髡“赐之千金,革车百乘,与平诸侯之事”,此处可窥见教师生活待遇之优厚。正是基于这样的环境或氛围,各家各派在稷下学宫自由辩论,相互争鸣、融合与吸收,极大地促进了思想学术文化教育的发展。

其次,我们说齐国政治上未取得成功即其最终未取得霸权,说稷下学宫的成功又是基于其集中与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因此接下来需要结合战国时齐秦两国的状况探讨人才与政治的关系,以对“为什么齐国稷下学宫的成功未带来其政治上的成功”这一问题作一解答。

笔者认为,政治上的成功需要人才,但人才的储备未必带来政治上的成功。战国时期,齐国的邹忌、田婴等,秦国的范雎、张仪、李斯等,都分别为齐秦两国的强盛立下了汗马功劳,两国政治上的强大与他们的努力与贡献密不可分,但因创设了稷下学宫且重视学术而迎来了诸多有识之士的齐国最终却败给对学术文化并不重视的秦国,笔者认为有如下因素的影响。

第一,齐国虽然汇集了当时来自四方的有识之士,但这些有识之士未必都能尽其所能地为齐国的政治服务。稷下学宫里集中了战国时期各家各派之大家,他们的主张各不相同,齐国君主不可能同时采纳多个派别的主张,若其中某个派别在齐国政治上受到重用,其他派别必然不会受到重视,想在政治上一展宏图的一些有识之士也就必然会因此离学宫而奔走他国寻找时机。这样一来,稷下学宫的数千学者中,能真正为齐国政治出谋献策并被采纳者只恐是寥寥无几。

第二,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此起彼伏,各国都想通过战争消灭其他诸侯而取得霸主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战争的胜负决定了一国的强弱或存亡。

以齐国为例,公元前314年,齐宣王采取孟轲的建议,命令匡章率兵伐燕,并一度占领燕国,此后,齐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直到战国晚期仍保持着强胜地位。因此,在那个时代,相对于思想学术文化教育本身而言,军事力量、军事策略、军事人才在各诸侯国的争霸过程中起到了更加直接、关键,更加重要的作用。秦国以法家学说治天下,所任宰相、将军等较多为法家、纵横家、军事将领之列,如法家的商鞅和李斯,纵横家张仪、公孙衍、范睢,军事将领司马错、蒙骜、蒙恬,等等。同时,这些大家在秦国都得到了重用,拥有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为秦国的国富兵强做出了重大贡献。而齐国稷下学宫的学者多数为儒、墨、道三家,如儒家的孟轲、荀况,墨家的宋研,道家的田骈、接予、慎到、环渊,等等。仅引进过一位纵横家苏秦,也是一个燕国的间谍。并且,稷下学者的主要活动偏向于著书立说,虽然有时国君会向他们咨询一些国事事宜,但这些学者却很少有机会参与齐国的政治。可见,与齐重视思想学术文化教育相比,秦国更加重视军事。在战国这样一个混乱的战争年代,重视军事、在军事上强大的秦国必然占尽优势。笔者认为,这是秦称霸而齐最终未称霸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齐宣王以后齐国国君没有很好地继承尊重人才的优秀传统。《盐铁论·论儒》中记载:“及闵王奋二世之余烈,……矜功不休,百姓不堪,诸儒谏不从,各分散,慎到、接子亡去,田骈如薛,而孙卿适楚。内无良臣,故诸侯合谋而伐之。”齐襄王听信佞臣,疏远贤臣田单。齐王田建任由王后与宰相后胜执政,不听贤臣劝谏,最后中了秦的反间计。前文提到,稷下学者多来自于儒、墨、道三家,虽然这些学者在稷下享有很好的生活待遇,但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待遇也仅仅是满足了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各国都很重视招揽人才,才华横溢之人不可能只有在齐国才可以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他们的生存需求在很多诸侯国都有得到满足的机会。儒、墨、道三家的思想虽然不同,但也都没有把生存需求的满足当做他们追求的终点。因此,即使齐国给予他们较高的生活待遇,也不一定能留得住这些人才,更何况后来的齐国国君没有很好地继承尊重人才的传统。这种状况的出现必定令诸多稷下学者感到失望,并因而远赴他国,从而造成齐国人才的流失。前文已提到,齐国人才虽多,能充分施展才能的却寥寥无几,在这种情况下还要面对人才的流失,而同时,秦国的势力又日益增长,齐国的灭亡实属必然。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但怎样引进人才或怎样使人才结构更加合理,引进人才以后怎样留住人才和充分利用人才,都必须结合当时的国际局势和本国的国情来深入分析。如果像齐国一样,片面追求浮华,引进的人才确实很优秀,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最终未能促进国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玲童,《春秋战国时期秦齐两国人才政策之比较》[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7.8

2.林汉达、曹余章,《上下五千年》[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责编 金 东】

上一篇:彩灯,靠自行车发电 下一篇:浅谈政治沟通在政府决策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