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的科技艺术奇葩――世博轴

时间:2022-07-17 03:42:25

绽放的科技艺术奇葩――世博轴

流云般舒卷的白色顶棚、玉兰花般怒放的“阳光谷”,它宛如一座立体天桥,连接园区内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文化中心等四大永久性场馆及周边7号、8号轨道交通线。它就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最大的单体工程--世博轴。

“世博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当代建筑的设计特色与艺术魅力。”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局长洪浩说,游客们从持票等候安检,到观光留影,再到各大展馆参观等都在世博轴,甚至中国的国家馆日也会在这里举办,它将成为世博会期间最繁忙的区域之一。

世博轴长约1045米、宽约130米,由地上地下各两层组成,总建筑面积25.1万平方米。从世博轴的空中平台或地下通道,参观者可以很方便地来往于世博园区最重要的建筑之间;世博轴还与横穿园区的高架步道连通,参观者可由此前往不同的片区场馆参观。

世博轴大道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6个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倒锥形钢结构,它们有一个温暖的名字“阳光谷”。负责设计的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黄秋平说,阳光谷的设计手法来自于国际设计界流行的自由形建模理念,因此,“阳光谷没有两根一样的杆件,也没有两块一样的玻璃”,而造型也是独一无二,可以想象成酒杯,也可以想象成花朵或者其他。

6个“阳光谷”上部开口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那么大,整体高40多米,像一朵玻璃的喇叭花悄然绽放。除了艺术性,阳光谷的节点杆件的加工制作完全依赖数字技术,在国内首次实现了从设计到加工制作的全数字化流程,确保1.06万个节点及其每个节点伸出6根杆件的准确定位,高科技的应用也让阳光谷充满了现代味。

“阳光谷”把阳光“采集”到地下,也把新鲜空气运送到地下。此外,雨水也能顺着广口花瓶状的玻璃幕墙,流入地下二层的积水沟,汇向7000立方米的蓄水池。据估计,阳光谷可以让世博轴节约5万立方米的生活用水量。虽然毗邻黄浦江,水源丰富,但是世博轴还是最大程度考虑了节约用水。世博轴底部的蓄水池,总长约800米、宽5米、深2.5米,用于积蓄阳光谷收集的雨水和两侧草坡雨水,蓄水池中的水经过过滤和处理后又可运用到草坡景观浇灌。而且,蓄水池还能满足特大暴雨时的蓄洪要求和调节世博轴内的小气候,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建筑与自然间的平衡与和谐。

“世博轴的索膜结构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连续张拉索膜结构。”上海世博会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的市政项目部总经理赵克平介绍说,“膜材具有不易燃性、防紫外线、抗风化、自洁性、高反射性等特点。”有人曾建议世博轴顶层使用全封闭设计,但是那样将会大大增加空调的能耗,现在敞开式就节约了能源。据测算,太阳直射的话,膜下的照度是膜外照度的七分之一。也就是说,在膜下,即便外面太阳暴晒,里面温度也是宜人的。

张拉索膜总面积约7.7万平方米,最大跨度约97米,其中最大的膜单片面积达1780平方米。这些膜看似单薄,但是十几个人踩上去也没问题,它们都是从美国进口而来,并且经过多种专业结构软件分析和1:40缩尺比例模型破坏试验以及风洞试验。世博轴索膜结构完全可以适应上海地区的台风气候,可以用上15年。

世博轴作为上海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世博会后将与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世博演艺中心一起被永久保留。

世博轴不仅提供了充足的商业服务面积和舒适便捷的交通换乘空间,同时也保留了作为世博会永久记忆载体--中轴景观大道的作用。所以,世博后,它将成为上海继人民广场、陆家嘴之后的第三个市级中心。有人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世博结束后,世博轴就是立体的上海南京路”。

链接

主题馆:

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是世博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主题展馆。它设有五个主题馆,其中城市人馆、城市生命馆和城市地球馆三个主题馆位于浦东的主题馆建筑内。展馆外形设计从“折纸”的创意出发,屋顶则模仿了上海里弄“老虎窗”正面开、背面斜坡的特点,显示上海传统石库门建筑的文化魅力。主题馆的南广场、北广场和下沉式广场将在世博会期间举办各类活动、庆典和仪式。城市足迹馆和城市未来馆位于浦西,两座展馆建筑利用原工业建筑进行设计改建,构成传统与现代相互呼应的崭新空间。考虑到上海夏季西晒太阳炙热的气候因素,设计方在5000平方米的东西外墙上种植绿色植物,使之成为垂直生态绿墙。如此大面积的生态墙,在展馆历史上还是首次。

世博中心:

世博中心是本届世博会最重要的综合性场馆,它是上海世博会运营管理的主要工作场所,世博会的庆典会议中心、新闻中心、论坛活动中心等都在其中。它毗邻黄浦江,外墙设计视线通透,不仅将浦江的风景尽收眼底,也大大降低了建筑自身的体量。

世博文化中心:

造型呈飞碟状的世博文化中心,白天如“时空飞梭”、“艺海贝壳”;夜晚则如“浮游都市”。建筑以西北侧卢浦大桥作为底景集中式布局,柔和的建筑形体融于滨江公园绿地之中;与世博庆典广场形态交融;与万人庆典广场室内外互动。文化中心主演区的功能配置,可满足各种高规格的演出需求。而配套的文化休闲娱乐空间,则构成对演艺中心功能的补充。餐饮服务、电影俱乐部、音乐俱乐部、艺术展示、游艺、主题酒吧等配套设施,为观众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上一篇:百年大旱突袭中国西南 下一篇:不是走神,是精神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