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贫困地区幼儿教育质量现状与提升建议

时间:2022-07-17 11:57:15

农村贫困地区幼儿教育质量现状与提升建议

【摘 要】在城市中,学前教育的大量投入,促使小学生毛入学率显著提高,教育质量也呈现出高标准的好兆头。与此同时,农村贫困地区幼儿园的教育现状却急需改善、提高。出现的总体状况大概分为:师资力量薄弱,自然交通路况复杂,教学教材落后,国家资金匮乏,课外活动种类少,操场体育器材缺乏,班级规模年级分类不明确,教学方式落后,学生教师比例不达标,安全隐患严重等不符合幼儿园教学的多种现象。文章总结了农村贫困地区幼儿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村现象;幼儿教育;教师力量;贫困地区经济文化;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1-0123-02

一、农村贫困地区幼儿教育质量现状

相关机构经过多年来的研究和探索,发现解决学前教育公平性的问题事关改善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的质量问题。而这一关键性举措更多地在于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只有普及和发展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才能使幼儿成长、性格塑造、终身发展、消除教育贫困等问题得到解决,从而良好地发挥教育积极作用。

“十二五”期间,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指导下,特别是“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推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如各级政府加大了财政投入,新建、改建和扩建了大批幼儿园,大幅度提升了学前教育的供给能力,为更多适龄儿童提供了入园机会。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将“提升质量”作为四大重点任务之一,要求各地努力提升办园水平,使各类幼儿园的师资、班额、玩教具、园舍等逐步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但是,当前广大农村地区不仅入园率仍然很低,而且已经建成的幼儿园质量也很差,难以为农村幼儿提供良好的保育和教育。针对这一情况,必须探索新的策略、途径,快速提高农村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二、突出问题

1. 班级规模不均,师生比例悬殊

在我国西部地区及东部个别贫困山区,因自然环境恶劣,工薪待遇较低,生活条件艰苦,无法吸引有资质的教师前往支教,仅仅依靠当地知识文化有限、数量有限的成年人对孩子们进行教育。同时,山区的条件艰苦,无法保证孩子们能够走出大山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且受传统观念影响,多生孩子以保证家里的劳动力,造成孩子众多。这就造成了师生比例严重失衡。此外,孩子出生年份不同,也没有严格的入学规定,导致各个班级、各个年级之间的秩序混乱,管理不易。

2. 教师专业技能不达标,与社会脱节

由于只有当地的“教师”对孩子们进行教育,难免出现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心态不符合学前教育规定的现象。未经过训练、对幼儿心理状态不熟悉,就无法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对学前教育的工作任务不熟悉,就无法保质保量地进行教育活动。对自身教育水平的不确定,就难免会出现知识漏洞,影响学前教育的质量。

3. 基本设施条件差,安全隐患多

由于国家及各级政府的关注不到位,导致农村贫困地区的硬件设施不完善,这也是无法吸引教师的关键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黑板质量不达标、粉笔数量不齐全、桌椅板凳出现残次品、教室屋顶窗户有漏洞、缺少操场器材玩具等一堆问题都难以解决。这些都是农村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质量不达标、一直提不上来的主要原因。再就是社会保险、医疗保险、校园内意外保险不到位,影响到孩子们的生命安全。

三、建议措施

1. 依靠国家相关部门提供的福利,吸引有资质的教师前往支教

国家及政府部门应开拓大学生市场,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多个地区学校的教师岗位,或者实习若干年后分配工作,努力创造好优厚的工作待遇。对于农村贫困地区的在岗教师提供免费培训实习、交换的机会,支持优秀教师赴山区对村民进行教育,提高其素质和教育重视度。

2. 受农村贫困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户内户外活动难以展开

处于长身体阶段的孩子们,应给予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对此,应全面提高幼儿园园长及教师对游戏及幼儿健康成长的认识。对游戏的开发及创新要因地制宜,运用健康环保的材料制作无添加、无污染、无硬物的游戏材料,开发益智的游戏。

3. 形成一股互帮互助,以关注他人、帮助他人为美的良好社会风气

各级政府相互监督,将资金流水账号透明化,以保障全社会公民的法定监督权。不贪污、不受贿、不挪用公款,不拖教育建设的后腿。例如,鼓励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对农村贫困地区幼儿园进行捐赠。同时,让媒体跟踪报道,吸引社会力量关注山区孩子们的成长活动和教育事业,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当前社会的贫富差距仍然存在。国家在把精力过多地投入到城市教育的同时,也应适当地向农村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倾斜。学前教育关系到幼儿性格的形成、对世界基本的认识、自己内心世界的建立,每个幼儿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关注。而我国部分贫困地区更需要国家的关注及社会的关爱,大到国家政策的倾斜,中到企业的经济捐献,小到每一个志愿者对教育的无私付出,都能对提升农村贫困地区幼教质量给予帮助。这不仅是每个人都应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国家需要面对的社会现象。幼儿教师应从现在开始,从身边开始,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努力营造农村贫困地区幼儿平等地接受教育的良好氛围,使农村贫困地区的幼儿教育质量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在民,冷毅,徐建华等.农村贫困地区学龄前儿童营养监测与改善工作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6.

上一篇:浅谈无人机在土地整治项目中的作用 下一篇:互联网思维进入“沉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