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哈雷族 心灵大飙客

时间:2022-07-16 11:38:12

哈雷摩托即将正式进驻成都,旗舰店9月开业,市区消费者都可以购买上牌。这个堪称全球最牛摩托车的家伙让你想起什么?是不是一群打扮怪异的人,开着超炫的摩托车在公路上呼啸而过,留下排气管厚重的回音和绝尘而去的背影?这些想象的细节,有的对了,有的却完完全全错了,其实哈雷爱好者们,真的不是飙车族。

成都哈雷“一哥”――黑哥

哈雷对黑哥来说其实不是爱好,更应该是一个理想。因为舅舅在派出所上班,看着舅舅和叔叔们骑在摩托车上很威风的样子,黑哥就暗暗立志:自己以后也要买一辆这样威风的车子。有次舅舅指着一辆挺旧的摩托车说:“这个才是好车!”当时黑哥完全不明白它好在哪里,后来才知道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哈雷摩托。

这台跟黑哥只有一面之缘的哈雷让他深深地爱上了摩托车。有次路过领事馆,黑哥看到一个外国人开着一辆很帅的车,“当时我就被那辆车给迷住了,开着我的小奥拓开始追他。”人家外国人哪里见过这个阵势,踩了油门就开始跑。黑哥虽然开的是奥拓,可也不是省油的车,一路狂追。唉,这位国际友人不要怕嘛,其实咱黑哥只是想跟你说句:“I like your car,cool!”

现在那辆曾经追车的奥拓早就换成了牧马人,而黑哥也如愿以偿地拥有了自己的FatBoy。“这辆FatBoy跟施瓦辛格在《终结者》里开的那辆一样!”说起自己的宝贝座驾,黑哥连声音都兴奋了。

黑哥对哈雷精神的理解,有自己的角度:“哈雷讲究的是生活品质,表达的是我们对自由的向往,哈雷的文化不是不懂哈雷的人所认为的那样的,其实其中包括了亲情、友情,跟那种所谓的飞车党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千万不要把我们给误会了!”

黑哥这样理解哈雷文化,也是这样在传播着这个文化。带着家人参加哈雷俱乐部的聚会,在车友会上结识五湖四海的哈雷发烧友,他享受着哈雷带给他的满足。现在,黑哥在成都哈雷圈的影响力只能用“一哥”两个字来概括,只要黑哥发号施令,凑齐一个哈雷车队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哈雷女杰――华姐&凤姐

谈到哈雷大家都认为是专属于男人的东西,但哈雷的世界里其实有很多巾帼女杰,让你刮目相看。

一辆最轻的哈雷机车重量也在200公斤左右,要想驾驭它除了需要勇气,还得有力气。外表文静的华姐绝对不是你心目中的哈雷女郎,但是你绝对想象不到,她就是全程参加了哈雷梦想之旅7城骑游的唯一女车手。“说车手可能有点不妥,我就是坐在哈雷摩托车上的女人。”华姐受邀全程参加活动,见证了这个对于中国哈雷迷来说意义重大的活动,也是哈雷圈子里的著名女豪杰。

说起接触哈雷,别人可能觉得很惊讶,但是华姐觉得再寻常不过了:“先是认识一些玩哈雷的朋友,后来就开始接触车子,了解哈雷文化,学了很多东西。”对于华姐来说,哈雷的意义少了几分粗犷,多了几许感性:“可以经常出来活动,可以接触大自然,交到很多朋友,其实也不是小资的东西,而是会让你更懂生活。”

在女人心里,就算去骑哈雷,也要有身像样的行头。在骑上车之前,华姐早就为自己准备了一套炫酷装备:皮衣、头盔、靴子、手套,都是黑的,相信华姐一定是哈雷车队里最帅的女车手。

女中豪杰当然不止华姐一个了。哈雷凤其实不叫哈雷凤,大家都叫她凤姐,此凤姐非彼凤姐。凤姐刚从美国回来,正好赶上车友聚会,也就被我们逮个正着,聊了很多关于自己和哈雷的话题。

凤姐有一个跟哈雷有关的梦想,小到她觉得可能无法实现,大到说出来吓你一跳――她要在美国办一个哈雷俱乐部。怎么样,听到之后还能承受吧?

她现在虽然还没有成为俱乐部的主人,但是她身上绝对有成为老大的气质:曾经只身前往泰国参加Burapa摩托车周,成为万绿丛中的一点红。都说女人只爱红妆不爱武装,但凤姐就绝对是个例外:喜欢机械运动,喜欢开叉车刨床,自己也曾在工厂里实践过,喜欢探索原理,最后也就导致了喜欢哈雷。接触了哈雷之后,凤姐对自由的认识有了新的变化,虽然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但是精神境界已经到了一定高度,对自由平等的向往更上一层楼。

虽然凤姐在美国只有一辆杜卡迪怪兽,但是我们绝对相信她有成为俱乐部主人的潜质,追逐梦想并努力实践,哈雷让凤姐的生活有了新的追求。

荒野飙客――义哥

义哥可是哈雷圈里的超级偶像,不惑之年重拾哈雷,单枪匹马横跨美国,这不,马上还要出书,虽然还在后期准备阶段,但是预定量都已经不下百本了。

其实这是义哥再次出山之后的壮举,要说刚开始接触哈雷的义哥,怎么你都想不到他竟然是个哈雷盲,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那个时候年轻,车子都买来了,我还不知道是什么车呢!”

因为机缘巧合,20多年后的义哥却成了哈雷圈里的传奇人物。24天,8个州,8000多公理,骑哈雷穿越美国死亡之谷,或许这些是义哥以前都没有想过的事情,但是现在他完成了。公布一个数据,各位哈雷迷们可千万不要流口水:义哥曾经同时拥有11辆哈雷摩托车,各种款式一应俱全,到他家去看车就好像参观哈雷展览。

“穿越美国有6条经典路线,最后一条是环形,我要把这6条路线全部走完。”或许这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对义哥来说,就是个一定会实现的愿望,就像他在论坛上的签名一样:“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这就是义哥的哈雷精神。

最老哈雷车手――60岁的陶哥

300多公斤的哈雷摩托车,加上一副黑超一双手套,耳钉皮靴牛仔裤,你觉得这个车手有多大?20?40?错了,其实是60!

成都年龄最大的哈雷车手陶哥一亮相就镇住了所有人,爽朗的笑声,不拘小节,平易近人,60的爷爷辈车手绝对惊艳。如果不是他自己承认,谁也想不到这个被称作“陶哥”的人竟然已经有60岁了,如果凭感觉估计,顶多45,陶哥自己更是说今年才37,惹得大家哄笑。

说起哈雷,陶哥开始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地掰着手指说:“这个是旧款车,98年的,那个是新一点的,03年的,一个330多公斤,一个稍微轻一点……”介绍完车子还打量了下记者,下了个结论:“你恐怕开不了哈雷了,也太单薄了!”为了验证自己“眼光”,陶哥还专门让记者去推车,结果可想而知,这600多斤的庞然大物任凭记者使出了吃奶的劲儿,还是纹丝不动。

作为成都哈雷圈里年龄最大的老大哥,陶哥可没拿自己当老人对待,“只要还能骑,我就不会放弃骑大型机车,那些小三轮小电动车什么的,不是我的款啊!”虽然年事已高,但是陶哥伸手敏捷,一点看不出实际年龄,几百斤的车子在他手里像被驯服了的羊一样温顺,来去自如,甚至不需要别人帮手。玩了几年车的陶哥对哈雷也有自己的认识:“我不喜欢开车,弄个盒子,让你钻进去,那样不能跟自然接触,我就喜欢开着我的哈雷在路上走,能够亲近自然。”

中国自古讲究的就是低调中庸,但陶哥却觉得个性就该显露出来,这种对自由的向往跟他60多岁的高龄“格格不入”,但是如果真的让陶哥过上那种早上骑三轮去买菜,下午喊朋友来打牌的生活,估计他非得疯了不可。

虽然年龄不年轻了,但是陶哥的心永远年轻,或许他已经不能成为荒野大飙客了,但是他永远是心灵大飙客,驰骋在自由的世界,永不回头。

成都哈雷车队志

成都哈雷摩托联盟其实算不上什么正规联盟,所有的活动安排都由黑哥来发起组织,虽然组织松散,但是比很多纪律严格的联盟组织号召力还要强。周末的时候约上几个有空的朋友,骑上心爱的哈雷,到近郊去跟大自然亲密接触,除了参加一些正规骑游活动之外,这就是他们所有的活动内容。参加活动的除了成都本地的车手,也有从千里之外赶来的朋友,但凡来到成都的客人,黑哥绝对不会怠慢,有茶喝,有车骑,不必把自己的车子也打包带过来,但是仍旧能在成都开起哈雷遛遛弯。

最近他们聊天的主题都是关于4S店入驻成都的内容,这对成都的哈雷迷来说可是头号喜讯,只要4S店一开张,以后买哈雷车就再也不用那么麻烦了,到时候,那些期待已久的哈雷迷们都能拥有自己的车子,联盟的人数就要“扩张”啦!

成为哈雷车手的3个条件

1.力气

成为一个哈雷车手,首先要有过人的力气,因为要想驾驭400斤重的哈雷,没有点力气是断然不行的,别说骑车了,扶起来都是问题。

2.安全装

安全套装的作用除了确保安全外还能彰显你的个性。除了衣服、头盔和手套之外,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加入一些细节元素,黑哥就有一个别致的打火机套子,让粗旷的哈雷风格里面添了几分俏皮。

3.钱

当然,我们都知道哈雷不便宜,即使它即将进入成都,你不用再花长途购买的运费,那几十万堪比一辆名车的价格也已足够让人感受到钱的重要了。

哈雷小史

哈雷・戴维森机车公司诞生于1903年的美国,一个多世纪以来,哈雷・戴维森一直是自由大道、原动力和美好时光的代名词。它创造了一个将机器和人性融合为一体的精神象征,并深刻地影响了其目标消费群的生活方式、价值观、衣着打扮,哈雷・戴维森标志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多地被其目标群纹在身上的品牌标志之一。

上一篇:同学人脉,也要用心经营 下一篇:跳舞的女人最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