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课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时间:2022-07-16 09:43:48

【前言】在信息技术课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往往教师讲解了半天,学生还不知其所以然,抽象的内容和专业名词使学生感到理解困难。如:搜索引擎的原理,可以看作三步:“spider”程序或“机器人”程序从互联网上抓取网页建立索引数据库在索引数据库中搜索排序...

在信息技术课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句话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听过,但是如何让这位最好的“教师”一直停留在学生身边,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曾经听很多其他学科的教师说:“学生肯定喜欢上你们的课,他们宁可不上语数外,甚至体育课,但信息技术课一节也不会少”。其实说这些话的教师并不真正了解我们的学科,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是有选择的。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游戏、小说、影视、聊天及浏览网页等对学生有着极大的诱惑力。调查表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玩电脑,但真正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学生却不多,这种情况成了普遍现象,引起了笔者的深思。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是每位信息技术教师的职责。结合自己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及其他教师的做法简单谈一谈如何保持学生的兴趣”,使这位最好的“教师”一直留在学生身边。

一、从学生身边入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上课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个问题:学生往往对教师精心准备的素材不感兴趣。如讲必修模块第五章《音频加工》部分时,笔者准备了一段由著名主持人朗诵的诗歌,学生对此不感兴趣。当时笔者灵机一动―让学生自己来录音。于是,立刻从网上下载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学生自己推荐了一位同学朗诵,用麦克录下来保存后再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所学的音频软件来加工处理,结果课堂效果比另外一个班采用笔者准备的素材要好,因为学生处理的是自己或自己班同学的声音,他们更感兴趣。课堂上这种现场突发事件的处理,使笔者明白了一个道理,学生对于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事情更感兴趣。后来讲图像加工时,同样用数码相机现场采集学生的照片,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把自己的相片和明星甚至与名胜古迹的图片合成在一起,更有意思的是,有的学生把自己和一些卡通漫画“合影”。以上这些做法,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不再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而是“好玩儿”的事。所以充分利用身边的IT设备,如麦克、数码相机、摄像机、扫描仪等,让学生多动手、多操作,比单纯侃侃而谈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实践也证明,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便会由被动变主动,注意力更集中和持久,观察力更敏锐,想象力更丰富、创造性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保持较高的学习劲头。

二、形象有趣的比喻,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往往教师讲解了半天,学生还不知其所以然,抽象的内容和专业名词使学生感到理解困难。如:搜索引擎的原理,可以看作三步:“spider”程序或“机器人”程序从互联网上抓取网页建立索引数据库在索引数据库中搜索排序。但“spider”程序、“机器人”程序、索引数据库等这些文字的专业性导致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似懂非懂,很不好理解。如何让这些变得生动形象呢?如果用图书馆作比喻,就非常恰当。图书采购员就是那个勤劳的“网络蜘蛛”或“机器人”,他在浩如烟海的书海中,排查浩瀚的书籍,把图书购买回来了―这是第一步“从互联网上抓取网页”;图书买回来,要分类编号入库,按文、史、哲、经、艺等归类、上架―这是第二步“建立索引数据库”的形象对照;图书上架后,再在具体分类中,按图书的首字排列,或按图书出版书号,或按作者姓氏首字拼音声母排序,编入微机以便查询―相当于第三步“在索引数据库中搜索排序”。

所以,笔者认为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适当应用一些简单和贴近生活的比喻。生动有趣的比喻,就能化复杂为简洁,化沉闷为轻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实物教学、巧设疑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选修模块《网络技术应用》教学目标中明确要求:要激发学生对网络技术和参与创造性活动的兴趣,把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整合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避免技术与应用、理论与实践脱节。如何讲好这一部分呢?随着网络的普及,家里能上网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平时经常接触网络。网络距离我们如此之近,如果只讲理论,学生肯定不感兴趣,笔者采用了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学生理解了IP地址、DNS、网关等理论知识后,设计了一堂网络故障排除课,课前将机器每隔两三台设置一个故障,有的是网关未填充,有的是IP地址与子网掩码不匹配、有的是DNS出错,有的甚至干脆将网线拔下来。上课时各小组合作,通过讨论分析,排除故障并上交故障排除报告。完成以上任务的小

组,学生很有成就感,完不成任务的,最后经教师简单指点,他们都恍然大悟。

根据实物教学的启发,甚至还可以利用淘汰下来的废旧机器让学生学习简单的机器组装、维修,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体验,笔者相信在他们脑子里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生活中也可以解决他们所碰到的简单的网络故障。以上做法,在以后的教学中,笔者觉得可以根据内容多设类似的疑难,让学生来解决,这样学生既解决了问题,又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一举两得,甚至有的课程还可以让学生来当教师授课,教师总结和点评即可。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要学生的质疑、求知欲被激发起来了,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

四、采用悬念法,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时候,学生对某个问题感兴趣,但是往往他们的兴趣无法持续下去,怎么办呢?偶然的机会看了一篇微型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小说虽短,却能使读者心中产生无数问号。不禁想起听评书时,关键时刻,总是来一句“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把人勾得心痒痒的,总是迫不及待“欲知后事”。这种悬念法用于课堂会怎样呢?于是在讲第六章《信息》时,笔者设置了一个简单的情境:假如你是一个公司的销售部经理,如何产品信息来宣传你的公司和产品?有的学生马上说上电视做广告,真有这么简单吗?笔者请他们上完信息这节课后再来考虑这个问题,接下来笔者给他们介绍了信息的类型、方式和原则,并且列举了一些具体的案例,结果他们听得津津有味,课讲完了,回头再来看这个问题,他们意识到信息的不再这么简单了。

人都有好奇心,充满探究欲,课堂教学中,运用悬念,能引发学生好奇的心理,激起浓厚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对新内容的强烈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最佳的学习状态下进行学习。

五、讲授“流行”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技术是世界科技史上的一朵奇葩,平均每18个月就更新换代一次,这是任何一个学科都无法比拟的,但是这也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教材的更新永远落后于科技的发展,而学生总是对最前沿的技术和信息感到新奇,结合这种情况,笔者建议及时把学生感兴趣的、前沿的信息介绍给学生。如讲《搜索引擎》时,把百度百科里关于人肉搜索的知识介绍给他们,并介绍其中的一个案例,四川地震期间“辽宁骂人女”视频事件,该女就是通过人肉搜索被找出,最后被拘留的。这些不仅没有给学生增加额外的负担,反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结束语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多激发一点学生的兴趣,给他们多一点乐趣,他们就会多喜欢一点我们的信息技术课,那么离我们的课程目标就又近了一点。

上一篇:构建模型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下一篇:如何提问才能有效提高课堂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