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五步曲”

时间:2022-07-16 08:38:03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五步曲”

编号:G40(2013)5-01-03

作者:李 江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带来了许多全新的教学理念,面对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如何组织和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是摆在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面前必须思考、研究和解决的紧迫问题。

一、前奏曲――先声夺人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在教学实施中,我的做法是:编好前奏,先声夺人。

学生首次进机房,我放映介绍计算机应用的精美视频,展示用计算机制作的电子板报、幻灯片、动画片头、商业广告、电子游戏等,调动他们的兴趣和求学欲。接着,我才有意识地告诉他们哪是主机、显示器等硬件以及如何开机、关机,什么是操作系统等。为学生保持持续、高涨的热情推出了一个良好的前奏。类似这种“前奏”不仅在学习本课程的开始运用,在普通节次教学中也频频亮相,学生因而乐此不疲。

二、进行曲――高潮迭起

为了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还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不断创设课堂高潮。

1.优化剧情;2.竞选主角;3.组际竞争;4.角色转换。

三、畅想曲――热烈奔放

信息技术人――机交互的特殊性,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增添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空间。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解决具体问题,从而拓展其思维,张扬其个性。

我以教材为依据,又不为其所限,经常给学生布置实践性较强的作业。如在学WINDOWS的基本操作内容时,我要求学生将桌面、图标、窗口、文字、鼠标指针等尽情地设置。课堂上,桌面背景丰富多彩,图标的大小、窗口和文字改容换貌,鼠标指针形状各异,有的任务栏被隐藏了起来,满桌面的文件夹和快捷方式,学生完全陷入了一种自我陶醉中。

四、狂想曲――激情四射

古人云:“学贵有疑”。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造的意识。在教学中我没有让学生局限于学会几个操作步骤,而是抓住计算机软件设计中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敢于探索和创新。

在指导学生学习WORD软件时,当他们熟悉了基本的文字排版后,我不过早地给予肯定,而是展示已经排好的复杂版面,让他们按格式完成。对其中一些本不属于课本内容也未作讲解的复杂的设置,如样式的使用、页眉页脚等,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索解决,即使有询问,我也是略作提示。学生带着疑惑不断探求,不断发现,亲身品尝到了成功后的快乐。

五、尾声――群声璀灿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师要积极地面对并适应这种客观。有的科目评价中所采用的“一刀切”的做法,信息教育课堂坚决不能照搬。我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评价标准是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以纵向评价为主,原则是看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没有达到自身的目标。在评价中,还淡化对分数的追求,而将注意力放在发展能力上,对评价结果采用等级制等。

“五部曲”尝试,学生兴趣盎然,信心倍增,我对教学充满了希望。

(作者单位: 陕西省勉县第一中学 724200)

上一篇: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 下一篇:Study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Long―eff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