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文本“矛盾之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时间:2022-07-16 07:32:29

抓住文本“矛盾之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扩大和深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通过学生主动质疑并深入研读文本、多方面交流对话,自己解决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惑,才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于是,“学生质疑型”课堂成为越来越多的老师探索和研究的课堂形态。但是这种课堂形态并不是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论,所以老师们在尝试这种课型的时候往往会力不从心,其最直接而严峻的挑战在于:学生问不出问题怎么办?学生提的问题漫无边际、与文本教学核心价值无关怎么办?笔者以为,抓住文本的“矛盾之处”,引领学生思考、发现问题,就可以较好地解决上面两个问题。试以部分教学案例阐述之。

一、 从矛盾的句子出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师:《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大家昨天已经读过几遍了,同学们发现了什么问题没有?

生:一片沉默。

师:看来是我们的同学还不习惯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总是习惯去思索老师提出的问题,学习得还很被动。如果同学们也具备了老师一样的提出问题的能力,那么,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做老师了呢?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怎样才能提出问题?老师告诉大家一个思路,从矛盾的句子出发,发现问题。大家带着这种思路再去阅读文章,看看能不能发现问题!

生:老师,我发现了一个矛盾的句子。在文章倒数第三段,雨果写到“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这个句子一方面用“富丽堂皇”来形容圆明园的那些珍宝,同时又说这些珍宝是“破烂”。我不明白为什么雨果要这样说,这分明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句子嘛!

师:大家注意到这个句子没有?

生:纷纷点头示意。

师:你看,我们从矛盾的句子入手,是不是就可以发现问题了!那么,雨果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大家思考思考!

生:我觉得雨果这样说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的。用“富丽堂皇”来形容圆明园的珍宝,表明雨果对圆明园艺术价值的称赞,而“破烂”这个词,指的并不是放在圆明园的那些珍宝,而是指被英法联军抢劫到手的那些珍宝。这些珍宝当然也是珍宝,但是是抢劫而来的是赃物,“破烂”一词其实是雨果对英法联军抢劫行为的讽刺和不满的表现。

师:这样看来,雨果借助这个句子是要表达这样两个情感,一是对圆明园的赞美,二是对英法联军的讽刺。那么,这样的情感还在其它地方表现出来了呢?请大家结合全文,说说自己的发现!

句意矛盾本是一种语病,按理说来,作家一般是不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的。但是,雨果为了表达自己对圆明园的赞美和对英法联军的讽刺,却故意制造了一个自相矛盾的句子。在备课时我就注意到了“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这个句子,我预设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个矛盾的句子,就能够实现让学生提出问题的目的。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充分体会雨果对圆明园的赞美和对英法联军的讽刺,而这个矛盾的句子的背后就隐含了雨果的这两种情感。因此,一旦抓住这个句子,就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以这句话来开启整篇文章的教学,让学生们结合全文去感受雨果对圆明园的赞美和对英法联军的讽刺。学生们自然会产生兵分两路的思维,从第3段中再次感受到雨果对圆明园的赞美,从5、6等段落中感受到雨果对英法联军的讽刺。

《社戏》的教学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发现问题。“我”在文章最后感叹到:“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而其实那夜的戏并不好看。抓住这个句子,学生自然会产生“我”为什么却说那夜的戏好看的疑惑。从这个疑惑出发,教师再引导学生阅读文章,让学生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独特美景、平桥村人的朴实善良热情、小伙伴们的天真可爱,这样学生的疑惑逐步解开,而文章的核心教学价值也就同时实现了。

二、从叙事的逻辑矛盾出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师:通过同学们的概括,我们发现《台阶》这篇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为此,“父亲”终其一生的精力和辛劳,造了一座高台阶的新屋。但是,新的屋舍造成了,“父亲”却高兴不起来,他在新台阶上感觉到不自在、不方便,变得更加寡言少语,成天如有所失的样子。李祥森的小说《台阶》所讲述的故事其实很简单。那么,同学们对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有什么问题没有?

生:老师,文章中的“父亲”那样辛苦的准备和修建,才终于把新台阶修好了。按照我的设想来说,“父亲”应该是很高兴很满足才对。可文章中的“父亲”却不仅不高兴,反而觉得“憋”、“不自在”、“若有所失”,连到台阶上坐坐的兴趣都没有了。我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师:还有哪些同学有同样的疑惑的?(学生纷纷举手)看来,这个情节的确让人觉得很难理解。我们这一节课就来集中解决这个问题,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了,文章的主题也就弄懂了。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从父亲的性格、精神、力气等角度来分析分析。

艺术的“真实性”不等同于生活的“真实性”。也就是说,在文学作品中故事的情节允许虚构,然而情节的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否则就丧失了艺术的“真实性”,成为失败的作品。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情节的发展要符合“事理逻辑”或者“情感逻辑”。

《台阶》这篇文章的情节就存在一个看似不太符合“事理逻辑”的矛盾之处:父亲努力了大半辈子,新台阶终于修建好了,然而父亲却并不高兴满足。其实,说这个情节看似不太符合“事理逻辑”,是叙事的矛盾之处,还意味着它并不是真正违背“事理逻辑”。看似不太符合“事理逻辑”是说,这个情节不符合一般的读者(包括学生)的常规“事理逻辑”;而在这个情节的背后是作者想要揭示的一种不太寻常的“事理逻辑”。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关注“叙事的矛盾之处”,学生自然会产生疑惑和问题,接着,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解释这个“叙事的矛盾之处”。《台阶》中的父亲之所以在修建好新台阶后不自在、不高兴、若有所失,有着深刻的性格、精神和力量层次的原因。在修建好新台阶之后,父亲并没有克服了自己的自卑,而他唯一自傲的力气也在修建台阶的过程中耗尽,所以新台阶虽然修好了,但是父亲却更自卑、更缺乏自信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父亲才会有如此反常的表现。《台阶》正是通过这种特殊的“事理逻辑”来告诫人们,父亲的追求并不适合父亲,只有恰当的追求才能带来人生的幸福。这个“解释”“叙事的矛盾之处”的过程需要学生摒弃常规的思维模式,去接纳文本的更具有哲理意义的“事理逻辑”,从而把握文章的主题,这也是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之所在。

引导学生从叙事的矛盾之处出发去提出问题,往往运用在那些文本意义更深刻、更具哲理性、解读角度更多元的文章类型中。再比如《信客》这篇文章的教学,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这样一处叙事的矛盾:拥有诚信无私、任劳任怨、善良宽容等完美人格的信客为什么没有在信客的道路上坚守一生?在做信客的时候,信客生活困苦艰辛,而在他撒谎不做信客之后,他的生活却变得越来越好,难道文章是想要告诉我们“不诚信才能比诚信过得好”?接着引导学生去分析文本,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信客的任劳任怨遭遇着冷漠、诚信遭遇着不诚信和怀疑、善良遭遇着憎恨、宽容遭遇着不宽容的尴尬处境,进而理解《信客》讲述的其实是诚信文化在不诚信的世界的一次历险,理解《信客》的主题是对“诚信、善良、宽容”的社会文化的呼唤。这比只是引导学生去感悟信客的品质的文本解读要深刻得多,也更符合余秋雨把《信客》放在《文化苦旅》这部讲述文化问题的著作中的意图。

三、 从人物的情感矛盾出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一般而言,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情感倾向是相对稳定的,也就是说,对特定对象的情感态度不是不能够发生变化,只是这种变化一定是“事出有因”的。在没有任何原因的情况下,在缺乏铺垫的情况下,人物的情感态度就出现突然变化,这就是写作上的漏洞和不严谨之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在文本中,人物的情感发生了某种变化,那么,就一定可以引发学生相关的思考:为什么发生这种情感的变化?这种情感的变化对文章的主题有何作用?所以,引导学生从人物情感变化的矛盾入手,就可以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当然,这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主要运用于那些情感发生变化的文本之中。

比如在教学《背影》时,笔者就引导学生从“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的矛盾这个角度出发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最初是怎样的,后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些情感态度的变化?”二是“是什么原因让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最初是这样的,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这两个问题就构成了《背影》教学的主问题。接着我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反复进行交流,学生们很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那堂课上,学生探究文本、细读文本的热情高涨,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总是试图用原有的图式去“同化”对象,如果原有的图式无法“同化”环境的刺激,个体便会作出“顺应”,即调整原有图式或者重建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而文本的“矛盾之处”往往会引发我们的认知冲突,促使我们把阅读的焦点锁定在这“矛盾之处”,并积极思考试图消解“矛盾”。不管是用原有的认知图式去同化“矛盾”,还是调整原有图式或重建图式来顺应“矛盾”,主体此时的思维状态一定是最为活跃的时期。因此,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矛盾之处”,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也能够较好地保证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有意义、符合文本核心教学价值的问题。如此,“学生质疑型”的课堂才能够有序高效地推进,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始终充满着生气和丰富的“生成性”,学生才能够在极富吸引力的课堂上产生巨大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自己的质疑、探究的能力,获得思维、认识的全面进步。

作者单位: 重庆市巴蜀中学(400013)

上一篇:《立纲起草》的两次教学实践及思考 下一篇:同题佳作 风格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