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应对P2P网络贷款竞争的SWOT分析

时间:2022-07-16 05:52:11

商业银行应对P2P网络贷款竞争的SWOT分析

【摘要】近几年,P2P网贷市场呈超高速发展趋势,P2P网贷平台数量迅猛增长,对商业银行业务造成了很大冲击。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在P2P网贷竞争环境中的SWOT分析,认为P2P网贷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起着双刃剑的作用,其与商业银行的相互改变与相互融合,最终会构造出一个全新的金融体系。

【关键词】商业银行 P2P SWOT分析

一、商业银行在P2P网络贷款环境中的优势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大前提下必须要把握好自身优势,在金融市场上稳住主导地位。具体优势有以下几点:

(一)监管严、安全性强

安全性、稳健性通常是评价金融服务优劣的关键标准。我国商业银行专门成立风险部门为控制贷款坏账,并不惜成本地为打造贷款服务安全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切实履行稳健的经营理念,力求将贷款坏账的风险率无限地接近“零”。而P2P网贷平台在我国起步较晚,其秉承着重追求创新和业绩的经营理念野蛮地崛起,对贷款坏账安全方面的投入尚少且积极性较差,同时,我国针对这一新兴领域暂未有完善的监管制度,P2P网贷公司打法律“球”的现象时有发生。相比之下,出于经营理念的差异,我国商业银行在严谨的监管之下更能确保贷款资金的安全。

(二)资源丰富

我国商业银行经历了将近40年的发展,积累了庞大的客户资源、资金资源,对其能否顺利开展业务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也是金融机构开展贷款业务的基础。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新推出的新型信用贷款产品“逸贷”2014年上半年累放额达到1213亿元,工商银行面向小微企业的互联网融资产品“网贷通”余额约3000亿元,较年初增加近400亿,已累计向6.5万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4万亿元,是目前国内互联网金融领域单体金额最大的融资服务产品。上述这些丰富的资源均是商业银行在互联网环境中的竞争优势。

二、商业银行在P2P网络贷款环境中的劣势

(一)操作不便

出于安全性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在贷款业务中对贷款人的信用有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贷款人提供相关身份证明,还要求提供资产证明、抵押物相关材料等,在经过严格的风险把控之后才可以申请到贷款,这些安全防护措施无疑是使操作流程变得繁琐。而P2P网贷平台推出的贷款服务操作便捷十分受用户青睐。

(二)成本偏高

商业银行和P2P网贷公司最终追求的都是利润,相对来说,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较高。为了维护商业银行的声誉,商业银行不惜一切地投入资金提高业务安全性;为了普及其影响力,商业银行无形中也加大了的部门(网点)成本、人力资源成本、产品成本等,而P2P网贷公司借助网络平台,普遍实现线上服务,大大地减少了经营成本。

三、商业银行在P2P网络贷款环境中的机遇

第一,P2P网络贷款平台的野蛮生长态势或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重要力量。有利于加强其自身创新能力,拓展业务渠道。商业银行贷款市场占有率在未来下降将成为趋势,导致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长速度放缓。警钟已经敲响,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与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逼迫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前进

第二,P2P网络贷款平台的发展为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日后产品创新升级提供了经验借鉴。互联网强大的网络技术以及富有特色的贷款产品和方便快捷的操作平台都为日后商业银行贷款服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四、商业银行在P2P网络贷款环境中的挑战

(一)P2P网贷对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职能的冲击

相对于银行资产业务主要来源的贷款,互联网P2P网贷业务门槛低手续简便,贷款点对点与银行传统银行贷款模式不同属于直接融资,对于一些小、微企业以及需要快速融资的企业提供快捷有效的贷款,并且随着互联网贷款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一些大公司也必将投入互联网贷款业务当中。截止至2014年12月30日,全国P2P互联网网贷平台高达2358家,总成交额3283.64亿元,相较2013年成交额增长267.90%,实现8连增,日均参与人数为7.63万人,相比较2013年上升200.39%,首现8连涨,参与人数不断创历史新高。

表1 2010~2014年商业贷款总额与网贷P2P总额对比数据表

另一方面,互联网贷款发展影响银行的利差收入。近几年随着互联网贷款平台的不断增多,以及门槛低程序简便等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个人以及小微企业愿意选择通过互联网这种途径进行融资,对银行贷款业务形成有效的冲击。

(二)互联网理财产品销售方式对商业银行传统销售方式的冲击

与互联网理财产品线上销售渠道相比,银行理财产品只能通过网点柜台销售渠道就略显单一,而且也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覆盖区域较小,另外银行理财业务起点高,推出的理财业务适合大宗客户而不适合普通大众群体。互联网理财产品交易成本低交易、程序简便、门槛较低适合大众群体购买,大众群体虽然单个资金薄弱但是数量众多,所以互联网理财产品获得了较高的收益。而正是由于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种种优势威胁到商业银行销售渠道的地位。

(三)P2P网络贷款对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凭借特有的竞争优势,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与经营行为产生重大的冲击,逼破商业银行迅速做出调整,无论是宏观上还是微观上,无论是从经营理念上,还是业务结构、盈利模式、客户群体、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大规模的调整。

针对P2P网贷对商业银行的冲击,首先商业银行应该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完善经营模式,银行管理人员应对互联网金融有着充分认识并迅速做出战略调整;其次要注重客户体验以客户为中心,创新产品化简业务流程;最后,要建立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体系,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

[1]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5):86-88.

[2]郭世邦.银行如何迎接互联网金融的崛起[J].卓越理财,2013,(3):46-47.

[3]黄旭,樊志刚,胡婕.互联网挑战银行――谁是21世纪的恐龙[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25-36.

作者简介:王雪祺(1986-),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金融学院金融系,助教;邵嘉伟(1991-),女,河北邯郸人,张家口市商业银行职员。

上一篇:农户小额信贷违约行为研究述评 下一篇:统计方法在证券投资风险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