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和谐,共赢课堂

时间:2022-07-16 02:53:50

师生和谐,共赢课堂

现代社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学校是社会的重要部分,自然需要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和谐的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效果的高低。和谐教学的前提是要有平等、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要有良好和谐的教学氛围。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果呢?

1.应当热爱学生,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

当代教学的矛盾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如果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互教互学,教学活动就能得到有效的开展。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合作的,师生间的交往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换成当代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再是以前高高在上的“主讲者”,而应当关爱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知识在创设的语境中自由交流,要像个朋友一样参与他们的课堂,做学生的知音和热心的听众。教与学是一个双向活动,师生只有密切配合、共同合作,才能创设和谐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应当了解、尊重学生

首先,要了解学生。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独立能力和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总觉得自己长大成人了,能胜任一切,不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管教。但事实上,他们的思想并不成熟,仍然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与教育。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如课上提问,问卷调查,课外交流,谈心,通过各种渠道如其他教师、同学、家长等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爱好、家庭情况等。只有做到了解每个学生,才能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其次,要尊重学生。要想得到学生的尊重,自己首先必须尊重学生。既要尊重学生的感情,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只有教师真正尊重学生,学生才会打心眼里佩服你,尊敬你。教师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见,让学生信任你才能相信你的说教。学生只有受到尊重信任时,才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出其自觉能动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要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

沟通就是要与他们进行情感上的交流。教学中我给学生准备了三盆水:

(1)冷水。对那些因为取得一点成绩而骄傲自满的人,我给他们泼冷水,否则他们就会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甚至走向“歪路”。

(2)热水。我用热水给那些遇到挫折而失去自信的学生,树立信心,不让他们因为一点挫折而一蹶不振,告诉他们“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

(3)温水。对于那些思想有问题的学生,我用温水温暖他们的心田,走进他们的心灵。有部分教师为学生付出很多,但学生却“不买账”,我认为这是没有做好心与心的沟通,没有打开他们的心结。如何使这个“结”打开?这就需要走进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对你产生安全感、依赖感。所以,我们应该讲究沟通的技巧,选择好适宜温度的“水”,并使其成为净化学生心灵的催化剂。

4.要宽容,善待犯错学生特别是后进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任何一个人都会犯错误,更别说学生了。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应点到为止,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怒、不燥,切忌使用侮辱人格和伤害自尊心的语言,应多与他们交流,用友好的方式指出错误让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课堂上可以用眼神制止或轻敲其课桌表示无言警告。而班级中的后进生,常被其他学生看不起,在班上受到歧视,在家中也受到家长的批评,心里有一种压抑感和厌学情绪。教师要善于捕捉其“发光点”,及时地给予表扬,“You are clever!”“Good job!”要长挂嘴边,让他们体验到教师的尊重和信任。当他们犯错误时,教师更应该冷静,不可对学生简单粗暴,挖苦,打击。要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和希望,对他们要在学习上降低要求,要容忍他们课堂上无心的错误,课后再找他们谈心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学生终究还是孩子,教师一个慈善的微笑,一句温馨的话语,都会给学生带来奋发向上的力量。

5.要公平公正地解决学生间矛盾

矛盾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学生之间更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教师在处理教学中出现的矛盾时要做到以礼服人。应该对事不对人,千万不可偏心,特别是优生犯错误时,教师不能包庇他们,给其他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要一视同仁,该是谁的错就是谁的错,绝不能偏袒哪一方。另外,教师应尽量自己面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倘若一遇到问题便往班主任或学校推,向家长打小报告,学生就会质疑你的能力。因此,教师不要轻易地把自己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转交给别人。只有教师自己公平公正地处理了各种矛盾,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才能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热爱、信任学生。只有用自己的爱心去唤醒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师生密切配合,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双赢。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紫庄中学)

上一篇:多姿导入,多彩课堂 下一篇:浅谈开展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活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