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棉油与小过期流产临床分析

时间:2022-07-16 02:45:44

食用棉油与小过期流产临床分析

[摘要]棉酚是从棉籽油中提取出的一种多酚化合物,食用粗制棉油可导致男性不育,女性子宫萎缩、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不孕。本文对食用棉油小过期流产100例进行观察,停用棉油并避孕3-6个月,再孕79人,无有再次出现小过期流产的情况,故考虑食用棉油对小过期流产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棉酚;过期流产;临床

根据食用粗制棉油引起男女性生殖机能障碍和不孕,棉酚作为男性节育药已用于临床,及棉酚治疗子宫肌瘤、功能性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报道。本文对食用棉油小过期流产100例进行随访观察,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结果

1.对象选择

1.1夫妇同居,长期食用棉油的孕妇,停经3个月左右,宫体小于停经月份,B超证实胚胎停止发育,有胎囊无胎心。

1.2年龄:20-30岁69人,31-40岁31人。

1.3经产妇60人,初孕妇40人。

1.4连续3次小过期流产者15人,连续2次小过期流产者39人,初次小过期流产者46人。

2.观察内容

小过期流产末次刮宫后,停食用棉油并避孕3-6个月,一年后随访。

3.结果

再次妊娠79人,无有1例再次出现小过期流产的情况。

二、讨论

棉酚是从棉籽油中提取出的一种多酚化合物[1]。中国首先发现食用粗制棉油可导致男性不育,且棉酚是其主要成分[2]。醋酸棉酚作用于雄性动物,随着剂量的增加,抗生育作用出现较快,小剂量虽然不影响形态的改变,大剂量长时间给药也会破坏生精上皮和发生过程[3]。在超微结构上棉酚对轴丝的破坏,喂动物小剂量棉酚出现辐射状臂的损坏,大剂量棉酚常见完整轴丝的破坏,甚至完整微丝管辐射状链环和双微管都以杂乱精糙的沉淀物代替[4]。代谢分析显示,雄性大鼠的全身给药可干扰其生精作用,电镜观察则表明细胞有明显形态学改变,其中包括顶体碎裂以及线粒体损伤等[5]。

1969年湖北“烧热病”防治队发现,食用粗制生棉油可引起“烧热病”,该病的病因包括女性并发子宫萎缩,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不孕等,都确认为食用粗制生棉油所致。试验证明棉酚是其中的致病因素。棉酚治疗子宫肌瘤、功能性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1978年应用临床,对女性生殖器官及机能具有明显影响,可致子宫萎缩,内膜退行性变及闭经[6]。短期口服棉酚对卵巢功能没有明显影响,但对子宫内膜中RE(细胞质雌激素受体)、RP(细胞质孕激素受体)和RNE(细胞核雌激素受体)含量都产生明显影响,说明子宫内膜组织受体含量对棉酚作用更加敏感[7]。

当前对着床研究发现,子宫对孕卵的接受作用依靠于一系列具有准确时序的内分泌变化,其中雌激素与黄体酮起着关键性的作用[8]。子宫内膜受雌孕激素相互共同作用呈“前蜕膜”状,准备接受胚泡着床,胚泡和子宫内膜同步化,相互配合,着床才能成功[9]。卵胚存在母体子宫内的中间介质中,本身固然需要母体的生理环境内掌握和调理自己的生命方式,但主要还得依靠母体妊娠的一系列变化来满足胚卵的要求。孕卵滋养叶层发育,并具备内分泌功能,滋养细胞产生内分泌素即作用母体,促使母体怀孕后发生一系列变化,以适应胚胎的成长。孕卵着床与发育是母胎双方联生现象的开始,每一方缺陷(子宫内膜无接纳能力或绒毛无侵入能力)以及以后所发生一系列营养方面的问题都可导致流产[8]。

菏泽是产棉区,食用油以棉油为主,有粗制棉油及精制棉油,在食用方法上又分为生油与熟油,粗制生棉油含棉酚量较多,精制熟棉油含棉酚较少。因子宫内膜对棉酚相当敏感,随着食用棉油粗制或精制,生油或熟油的不同,以及棉油量的多少,对子宫内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不同程度的形态学方面的改变,即使能排卵受孕,也是一个缺陷的胚体,着床于甚至无力接纳胚体的子宫内膜中,胚体绒毛发育不健全,滋养叶细胞分泌功能欠佳,不能适应胚胎生长,造成胚胎营养不良最终死亡。

小过期流产的原因虽然十分复杂,但本文对食用棉油小过期流产100例进行观察,停用棉油并避孕3-6个月,再孕79例,无有再次出现小过期流产的情况,故可考虑小过期流产的原因与食用棉油有关。

参考文献:

[1]贾孟春译.棉籽油作为一种阴道避孕剂[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1983,1:25.

[2]袁其晓摘.棉酚对雄性食蟹猴生殖和分泌机能影响[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1983,3:130.

[3]王功.醋酸棉酚对雄性大鼠的抗生育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1979,59(7):402.

[4]丁俊荣摘.棉酚对雄性狨猴的生殖与内分泌机能的影响[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1984,1:33.

[5]章静波摘.棉酚对人存活和代谢的影响[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1984,3:168.

[6]武汉医学院.棉酚在妇科应用的临床观察及作用机理的初步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1981,16(3):132.

[7]刘以训.醋酸棉酚对人的子宫内膜性甾体激素的影响[J].中华妇产科杂志1981;6(3):129.

[8]田开惠.产科内分泌(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3-241.

[9]王淑贞.实用妇产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66.

上一篇:外伤性虹膜根部离断修复术126例临床报道 下一篇:糖尿病患者H反射与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结果的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