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治疗的相关风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

时间:2022-07-16 01:23:54

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治疗的相关风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

【摘要】 目的 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治疗的相关风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 从而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120例机械通气持续镇痛镇静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观察患者留置管道数量与镇痛镇静合理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患者的管道留置数量可影响患者镇痛镇静的合理性。结论 对于ICU机械通气进行持续镇静镇痛患者, 需要对其进行镇静评估及每日唤醒, 避免镇静过浅或镇静过度, 保持环境安静, 加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管理, 加强神经系统监测, 使镇静治疗达到目标效果, 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机械通气;镇痛镇静;风险因素;预防措施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7.023

Related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analgesia and sedation treatment for ICU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atients LI Jie-feng, XU Xian-wen, WANG Yan-bing, et al. ICU, Foshan City Nanhai District the Fifth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52823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related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analgesia and sedation treatment for ICU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ati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120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atients under analgesia and sedation treatment were taken as study subjects. Their relationship between numbers of retained tubes and rationality of analgesia and sedation were observed. Results Numbers of retained tubes had influence on rationality of analgesia and sedation in patients. Conclusion Sedation evaluation and daily awakening are necessary for ICU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atients under analgesia and sedation treatment, so as to avoid slight and overdose of sedation. Maintaining quiet environment, enhancing management of circulatory system, respiratory system and monitoring on nervous system can provide ideal effect in sedation treatment and reduc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Key words】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algesia and sedation; Risk factor; Prevention measures

由于心理、气管插管、有创操作、预防意外拔管、人机对抗等因素, 应该给予ICU患者镇静、镇痛剂进行治疗, 确保患者的舒适与安全[1]。本文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治疗的相关风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 结合作者在临床工作中的个人经验,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以本院ICU在2011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20例机械通气持续镇痛镇静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68 例, 女 52例, 年龄最大85岁, 最小7岁, 平均年龄(57.4±5.3)岁。根据治疗过程中患者留置管道的数量, 将其分为两组:>5组和≤5组。两组分别有患者62例和58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20例机械通气持续镇痛镇静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观察患者留置管道数量与镇痛镇静合理性之间的关系。

1. 3 观察指标 根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对上述两组患者疼痛进行评分, 并采用Ramsay分级进行评价[2], 同时评价意外事件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单向等级计数资料采用Ridit检验。P

2 结果

2. 1 在>5组患者中, Ramsay评分1级患者有3例, 所占百分比为4.84%, Ramsay评分2级患者有30例, 所占百分比为48.39%, Ramsay评分3级患者有29例, 所占百分比为46.77%, 而在≤5组中, Ramsay评分1级患者有2例, 所占百分比为3.45%, Ramsay评分2级患者有48例, 所占百分比为82.76%, Ramsay评分3级患者有8例, 所占百分比为13.79%。>5组患者镇静评分明显高于≤5组,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在>5组患者中, 发生意外脱管(拔管)3例, 痰堵窒息3例, 坠床0例, 该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9.68%, 而在≤5组中, 发生意外脱管(拔管)8例, 痰堵窒息3例, 坠床2例, 该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2.41%。>5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5组,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预防措施

①在危重患者中, 药物的分布容积和清除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低容量血症、器官功能不全、营养不良、贫血、中枢神经系统和血脑屏障受体敏感性改变、大量治疗药物间存在的相互作用等[3]。ICU中镇静药物常通过静脉给予, 如持续滴注、注射。长时间的用药很容易造成药物的过量甚至积聚, 因此, 及时对用药进行调整有利于避免药物积聚现象的发生[4]。②大剂量或大约超过7 d持续使用苯二氮类药物、阿片类镇痛药以及丙泊酚治疗后, 如果立即撤药有可能会发生戒断症状, 因此患者的撤药应该系统逐渐的进行, 避免戒断症状的发生[5]。③需要对其进行镇静评估及每日唤醒, 特别是白天, 应该预留足够的时间让患者恢复一定的认知[6]。④密切监测肺部情况, 按需进行纤支镜吸痰治疗, 做好呼吸机管道的湿化, 加强气道管理。⑤特殊管道多(例如深静脉穿刺, 头部引流管, 胸腹腔引流管, 血液净化管道)的患者, 必须做好约束工作, 避免意外脱管的事件发生[7]。

4 小结

作为一种高风险药物, 镇静镇痛剂的使用不当可能会对患者造成很大的伤害[2]。一方面, 如果镇静镇痛过浅, 患者体内儿茶酚胺分泌的增加会加快心率, 同时使患者血压升高和氧耗增加, 最后有可能发生意外拔管的现象[8];另一方面, 如果镇静镇痛过深, 则使患者咳嗽和吞咽功能受到抑制, 对分泌物的排出造成影响, 使并发症发生率增加, 最后有可能会延长患者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9]。因此, 对于ICU机械通气进行持续镇静镇痛患者, 需要对其进行镇静评估及每日唤醒, 避免镇静过浅或镇静过度, 保持环境安静, 加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管理, 加强神经系统监测, 使镇静治疗达到目标效果, 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黄朝宗, 廖宝玉, 郑思光, 等.镇痛在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治疗中的作用临床分析.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34):34-35, 37.

[2] 李孝锦, 康焰.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的镇静镇痛肌松策略.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05, 4(2):154-157.

[3] 刘德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l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治疗观察.中国医药指南, 2011, 6(6):24-25.

[4] 陆蓉. ICU非机械通气患者持续镇痛镇静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3(23):2148-2149.

[5] 武欣, 谷涌泉, 王春梅, 等.丙泊酚和咪达唑仑在ICU 机械通气镇静治疗中的作用比较.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 29(5): 691-693.

[6] 单红卫, 杨兴易, 陈学云, 等.机械通气病人应用咪唑安定的临床意义探讨.医师进修杂志, 2011, 24(9):41.

[7] Farina MLA. Multicentre study of ICU drug vtilization intensive care. Br J Anaesth, 2011, 63(2):125-132.

[8] 郑瑞强, 刘玲, 邱海波.严重感染的镇静和血糖控制等治疗.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2, 17(1):16-18.

[9] McMurray TJ, Johnston JR, Milligan KR, et al. Propofol sedation using diprifusor TM 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 in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 Anaesthesia, 2004, 59(7):636-641.

[收稿日期:2015-01-26]

上一篇:痔疮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研究 下一篇:41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