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评改方式 提高习作兴趣

时间:2022-07-16 01:00:5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评讲的要求中指出:“评讲要肯定成绩,抓住带有共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批改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尊重学生意愿,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讲究实效,要逐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能力。”然而,教师精批细改,大多学生发到批改后的作文本只“瞥一下分数”就丢在一边,教师的辛苦工作成了“无用功”。笔者就此进行如下的思考和实践。

一、高分激励,享受快乐

1.针对差异,教师评分法

我以为,教师在每一阶段教会学生一定的写作基本功,只要学生掌握了,就可以给学生一个满分,大可不必从开头到结尾,从遣词造句到思想观点、到文采等方面求全责备。要求太高,学生畏难了,也不肯,甚至不爱写作了。假如评价的标准低一档,学生既掌握了写作的方法,又有了信心,写作的兴趣更浓了,孰优孰劣,不言而明。如果以班级学优生的作文作为评分的标尺的话,那么,学困生的作文永远打不上及格分。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班级中客观存在的差异,我认为,同一次作文,学优生与学困生的评分标准可不同。对于作文困难大的学生只要作文内容真实,基本符合题意,语句较通顺,就至少给个高分。当然,差生的高分与好生的高分的含义是不同的。

2.小组互评互改,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突破顶分的限制

小组批改时,好词用小圆圈标出,而好句则用波浪线画出。再根据好词好句的多少给自己打“积累分”。对于学生来说,只要他们在思想上引起重视,稍一努力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以提高。同时“积累分”是没有上限的,所以趣味性、挑战性也就更强了。谁也不愿意自己落后,渐渐地就会形成一股“积累竞争风”,学生积累的心理需要被唤醒了。

二、同伴欣赏,激发“情商”

著名的文学家茅盾先生在小学时代有两册三十二篇作文,其间老师的评语对茅盾先生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对学困生的作文要采取纵向比较的思维,看到他们的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要给予表扬,力求“为每一个学生的进步而教学”。评改时,尽量让学生作文保持本来的面目,他们会在习作中慢慢感悟,学会精练,学会深刻。教师应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每一篇作文的优点,对于描写精彩逼真之处,蕴含幽默之处,富有情趣之处,简洁凝练之处,显露灵气之处等等,都可画线肯定并给予激励。

三、温暖评价方式,见证成长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作文成果的激励功能,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欢乐。教师要开辟多种园地,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

1.优秀佳作,全班赏读

曾在一篇报道中看到有一个编辑,在回忆感谢小学老师对他的教育,他写道:“文章怎样开头,如何结尾,我已记不清了,但是真切地留在记忆深处的,是老师朗读的声音,那声音饱含热情,充满希望,把我的心打动了,我也能写得动人嘛!发作文好几天啦,我都仿佛沉浸在节日的欣喜之中。”看了这篇报道,我很有同感,并深受启发。每次《周记》完成后,我都会选出几篇佳作,利用课前3分钟,饱含深情地朗读,带领全班同学一起欣赏同伴的习作。看到被选的佳作作者那兴奋、激动的神情,我就知道他们品味到了写作的快乐,体会到了成功的愉悦。

2.习作大舞台――《班级雁过留痕》

说到这份《班级雁过留痕》,那是因为最近一直在拜读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管老师的作文教学独特又简单,又有效。我在班里成立了“班级编辑部”,由四人负责。一张A3大小的白纸,里面的文字、图案全部都是我们自己手工制作完成,同学们还给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雁过留痕》。编辑部的同学把一周习作中写得最优秀的篇章排在《雁过留痕》最显眼的位置,排在第二位置的是学生文章中的精彩片段,第三位置是学生优美语句。学生在不断地收获着喜悦,兴趣也不断高涨。

3.积极投稿,成就喜悦

当学生的习作不断进步时,我们教师还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向校园橱窗、校园广播站或有关刊物投稿,并参加各种类型的作文比赛。不管结果如何,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有时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季浩东写的《调查通济湖水域环境污染的实践报告》在市“绿色生活你我同行”征文比赛中获一等奖;季晓阳的征文《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获县二等奖;周懿丹书写的《我的家乡――浦江》在县平安浦江征文比赛中获二等奖;还有多名学生的文章在《师生》杂志上发表。每每看到同伴的习作不断地发表、获奖,学生的习作积极性就更高了。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我们改变作文的评改方式,真心地呵护他们写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让我们以一种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习作,并使之养成为一种习惯,让我们的学生不再“闻作似虎”,让他们在互评共赏的氛围中,在习作中,享受快乐、享受成功,让我们为学生打开习作兴趣之门的金钥匙。

上一篇:奥巴马姑姑的故事 下一篇:批改“作文”拾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