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业服务企业的营改增

时间:2022-07-16 11:59:42

浅谈物业服务企业的营改增

摘要:在物业服务企业工作模块中,其需要进行自主经营模块、独立核算模块等的开展,由于物业企业微利性的性质,很少的物业服务企业会进行盈利,很多该类型的企业都处于一种资金紧张的状态,也就影响了物业企业的正常开展。在“营改增”应用趋势下,物业服务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及其挑战,这需要进行物业服务企业体系的健全,来保证企业利润的获取,从而满足当下物业企业的运行及其发展需要。

关键词:物业服务企业;营改增;存在问题;盈利;可持续发展

一、关于“营改增”存在问题及其应用模块的分析

1.物业服务企业营改增模块下的问题

目前来说,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是不健全的,这就越需要一种稳定的经济增长模式来满足当下社会工作的开展需要。比如进行营改增策略的优化应用,这样有助于企业减税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实现市场经济活力的释放,保证企业的业务模块的优化,这对于物业服务企业的健康发展具备非常重要的意义。伴随着经济的进步,社会对于物业服务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应用趋势下,我国的一些省市进行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的应用,进行服务业税收策略的应用,从而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保证企业的积极转型,保证了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

在国家财政营改增模块开展过程中,地方与中央的财政关系也产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也影响了物业服务企业的某些财政经营模块的开展。比如有些属于地方财政的营业税征收范围,变为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值税区域,这就一定程度影响了财政体制的平衡性。在当下社会中,关于企业税负模块及其有效税率模块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很多的人都认为通过对服务业的营增改模块的优化,更有利于服务业经济的开展。该理论分析的来源是不同的,比如不同步的改革,也就影响了其增值税的的变化情况,如果企业不能进行抵扣产品的有效应用,就会导致增值税税率的过高承担。

所谓的增值税税率的提升,并不仅仅表现在增值税发票的改变上,还体现在其他的一些方面。如果不能针对增值税税率问题展开优化分析,恐怕就难以解决物业服务业的增值税征收问题,因此进行财税模块及其金融改革模块的优化是必要的,以保证金融财政政策下的营改增模块的正常开展,也就需要展开物业服务业经济转型形势的遵循,展开相关试点工作的开展。

在实践模块中,很多人就把营改增当做是普通的税制改革,其实它体现了整个财政体制的变动情况,进行顶层关系设计的积极优化是必要的,这就需要进行现有财政体制的分析,进行利益的积极调整,从而优化其财政改革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如果不能展开财政体制的整体性考虑,就可能导致一些细节工作的疏忽,从而不利于整体利益结构的调整,财政改革的阻力会更大。服务业本来就是新兴行业,过度的扶持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对于像现代服务业这样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有机资本构成低,税负沉重,会不利于服务业发展。

2.营改增的试点与推行

自2011年开始,我国的相关财政税务部门就进行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的开展。比如在12年在上海市进行了试点工作的开展,其试点的主要内容体现在现行增值税及其两档税率的调整上,进行了不同模块的两档税率的优化,针对现代服务业的不同业务工作模块,展开不同税率的控制。通过对上海市试点工作的分析可以得知,此次税制改革实际上是政策保障的应用,体现了政府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决心,通过对营改增税制的有效改革,来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该试点工作的开展,满足了中央政府从紧宏观调控的需要,其实现了选择性的行业限制放宽模块的应用,通过对营改增试点工作的开展,保证其税制结构的完善。目前来说,我国的增值税及其营业税税种是比较多的,这些税种都是流转税。所谓的增值税就是企业的服务及其产品税,营业税侧重于服务行业的征收,这一定程度了进行了重复征税问题的产生,我国的增值税属于生产性的增值税,企业的进项不能进行抵扣,这一定程度也增加了企业的税负。通过对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工作的开展,进行了税收发展方向的优化,实现了当下服务业的开展。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转型的时代,第三产业是我国产业调整的重点,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开展,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结构调整。

3.营改增的深层次意义

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的营业税的改革,实际上实现了营业额全额征税模式的改变,“营改增”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制造业领域增值税的征收情况,进行了服务业领域征收营业税情况的应用,这就实现了服务业增值税交纳的应用,改变了原先的营业税的交纳,这一定程度避免了营业税的重复征税问题,保证了企业的上下游整体税负的减少,实现了服务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质上通过对营改增模块的应用,物业企业受到的收益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服务性公司,有利于其稳定发展。通过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应用,可以得知其实现了双税并轨,企业的某些成本可以进行增值税的内部抵扣,这有利于企业税收的降低。

增值税和营业税是中国主要的两大税种。增值税是对企业销售货物实现的增值额征税,而营业税是对企业的营业额全额征税。“营改增”就是改变以往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征收增值税形式,改变在服务业领域征收营业税的状况,把服务业原来交纳的营业税改为交纳增值税,这样可以消除交纳营业税时存在的重复征税问题,从而有效减轻上下游企业的整体税负。

二、物业服务企业的营改增模块的优化

通过对当下现代服务业企业的发展模块的分析,可以得知营增改模块的开展,更有利于避免其服务业的重复征税情况,保证了服务业的整体经济的有效发展,有利于其结构性的减税,实现了企业的税收的减少,这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为了更好的顺应营增改工作模块的开展,进行国家财政收入均匀性的控制是必要的,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必要的,从而满足当下经济的发展需要。

在服务业企业营增改发展环节中,进行中央及其地方财政关系的协调是必要的,这要消除营改增对两个模块的负面影响,进行国家财政体制的深入优化,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增值税的优化,最终目的是实现市场经济运作的稳定性,当然也需要明确到:真实的有效税率和企业税负究竟是减少还是增加存在争议。积极探索,完善现代服务业增值税抵扣链条。

相对于传统的商业经济,现代服务业受到其自身行业性质的影响,其非常依赖于人的创意及其理念,其人工服务支出占据了行业支出的绝大部分。但是受到我国当下财政条件及其市场国情的影响,在当下政策应用范围中,其某些模块的支出缺乏增值税抵扣程序的体现,该部分支出还无法完全在增值税抵扣链条中予以体现。因此,可在此次“营改增”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范围,逐步消除营业税重复征税的弊端,完善现代服务业企业增值税的抵扣机制,切实创造良好、公平的税收环境。

为了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效益,展开税收激励体现的优化是必要的,这需要国家做好现代服务业税收模块的相关工作,进行现代服务业产品出口战略的应用,以保证外需增强的新途径,保证其更具激励性的国家政策的应用,刺激其税收抵免模块、出口退税模块等的开展。拓宽税收优惠,强化现代服务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针对性。现代服务业是典型的脑力、知识密集型产业,建议应根据产业发展特点,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对服务产品研发及市场转化阶段的税收优惠延伸,扶持服务类企业平稳较快发展。

三、结语

通过对现代物业服务业差别税率体系的优化,可以更好的进行服务产业发展方向的明确,保证其产业结构及其产品消费结构等的优化。(作者单位:辽宁省沈阳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赵颖.浅谈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和对策[J].财会研究.2009(01)

[2]张小锋.国外现代服务业税收政策的主要做法及经验借鉴[J].商业经济.2010(23)

[3]安体富,刘翔.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国际比较与借鉴[J].学习与实践.2011(02)

上一篇: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研究 下一篇:海普瑞定价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