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红:福利院里的好女儿好妈妈

时间:2022-07-16 11:01:12

20个春秋,7000多个日日夜夜,她恪守着平凡良心,为天下人行孝,传大中华美德,用青春和挚爱诠释着美好又坚实的人生。她说,她只是平凡人在平凡岗位上做了一些平凡的工作。

她就是湖北黄石福利院副院长——王春红。

福利院老人:春红是我们的女儿

王春红认定了一个理儿: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今天我们为天下人行孝,他日就有人为白发的我们尽力。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王春红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护理技巧。老人生气时,她去开导几句,老人就能破涕为笑;老人之间有纠纷,经她调解就能握手言和。老人有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小王;老人有好吃的,也常惦记着给小王留一份。用老人们的话说:小王敬重我们上辈的,我们也忘不了小王的孝心。

200]年,王春红担起福利院老年部主任的担子。如何带领老年部近40名职工更好地服务老人?这比当护理员更难,担子也更重。老人们生活习惯各异,性格相对孤僻,都有不同程度的疾患。老人生气了,她要充当出气筒;发病了,她要贴身服侍;老人过世了,她要帮忙料理后事。作为部门负责人,王春红的手机24d,时随时待命,多少次刚拿起碗筷又放下;多少个睡梦中被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深夜,老人发急病要转院治疗而家属一时赶不到,她像女儿一样守护在床前。而当年她年仅十余岁的女儿生病,却常常独自一人到熟人的小诊所看病、打针。工作加班加点不分节假日,这对王春红来说是家常便饭。从到老年部工作至今,每年的除夕夜,王春红都是在福利院陪老人们一起守岁;每年的年初一,她都要给每一位老人拜年……

油菜花盛开的季节,门口大厅内,下棋、读书、聊天的老人们见到记者便纷纷围拢过来。提起王春红,老人们都要凑过来抢着说话,掰着手指“说事儿”,异口同声夸赞王春红的“好”。已在此居住24年的张爹爹放下手中的报纸,非要说说自己幸福的事儿,而让他最幸福的是有王春红这么个好女儿。

张爹爹一辈子没结婚,有一个侄儿在武汉。1989年,张爹爹从武汉入住黄石市福利院。有一年,张爹爹生病住院了,一时请不到护工,当时还是老年部主任的王春红二话没说,就挑起了“护工”的活儿。那阵子,王春红凌晨两三点都还待在医院看护他。张爹爹说:“她家里也需要她啊,我叫她回家去,但她坚持留下来照顾我。”张爹爹回忆,自己曾因为疾患和精神压力绝食,王春红非常着急,一周时间见张爹爹还不怎么吃饭,心疼得忍不住在张爹爹面前大哭一场。王春红离开病房后,保育员大声告诉张爹爹王春红为他不吃饭伤心大哭的事情,张爹爹感动了,最后放弃了绝食的念头。

王大妈抢着说:“春红是我们福利院老人们贴心的小棉袄!”于是,讲述了已经过世的邱爹爹与王春红的故事。

邱爹爹有三个儿女,两个女儿工作在外地,儿子在本地一家公司,工作繁忙。老人在入住福利院的时候就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每逢邱爹爹犯病的时候,王春红就像女儿一样照顾他,给他端茶送水、喂饭,每逢老人的儿子过来探望,都要说王春红是他的妹妹。几年过去了,老人已经把福利院当成了自己的家。突然有一天,老人要请照顾他的工作人员吃饭,几经谢绝不成,几名工作人员只好顺从了老人的要求。在饭桌上,邱爹爹突然宣布:“从今天开始,请大家给我见证,春红就是我的女儿。”说完后,还硬是将自己存有一万多元私房钱的存折塞给王春红,被拒绝后,老人便和王春红“怄气”。

那年正值五一节前夕,王春红告诉邱爹爹,他的儿子要在五一节期间带着老父亲和一家人一起出去度假,邱爹爹才高兴起来。可是第二天,老人却突然病逝了。这让王春红非常伤心。她送老人最后一程后,对老人的家人说:“邱爹爹曾说过,希望过世后,每年的清明节,姑娘都去看他。”王春红牢记在心,每年的清明节,她都给老人扫墓。

王春红说:“与老人们相处久了,发现他们非常可爱。我有风湿病,冬天里他们会伸手摸摸我的衣服提醒我注意保暖,会把手中的暖手宝给我焐上;天冷了提醒我注意加衣服,别感冒了。这些简单的语言让我长久地沉浸在幸福之中!”

福利院儿童:王妈妈最爱我们

时间追溯到1993年,刚满20岁的王春红从学校一毕业,就被安排到黄石市福利院儿童部做保育员,面对一大群嗷嗷待哺的婴儿,没有护理经验的她,感到不知所措。那时,福利院的条件比较艰苦,保育员要全权负责孩子们的日常照顾,为防止湿尿布刺激婴儿皮肤,冬天里需要保育员自己洗尿片、生炉子烤尿片,阴雨天靠风扇吹干尿片,人手紧缺时,她曾一个人照顾过20个孩子,其劳作的辛苦可想而知。

1997年福利院对孤儿实行家庭寄养,职工根据自愿原则把院内的孤残孩子带回家照顾。王春红收养了一名叫李盼的孩子并一起生活了两年。开始,盼盼的性格内向、情绪容易激动。当王春红两岁的女儿每次跑到盼盼房里说“姐姐,姐姐,跟我玩吧!”的时候,盼盼大多是不耐烦的。作为保育员,她深知小盼盼心里承载着被家人遗弃的痛苦,她明白作为集中养育孤残儿童的机构,不能仅仅让孩子们吃饱吃好,更大的责任是要给孩子们无微不至的的呵护。她除了日常照顾盼盼的起居饮食、读书识字,还利用工作之余跟幼儿园老师学习儿童教育的相关知识。为了开发盼盼和其他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积极向院领导建议买一架风琴,自己找专业老师学习后,再回来教给孩子们。

王春红说,需要用真心、爱心、关心、细心对待孤儿院所有的孩子,他们已经被家庭抛弃,绝对不能让社会再抛弃他们。所以,已经是副院长的王春红,几乎每天都要到不同年龄的孩子们中间,哪怕是抱抱他们、抚爱几下才觉得一天的踏实。

然而,这位能够读懂老人,把福利院孩子叫宝贝的“妈妈”,却18年未曾带自己亲生女儿逛过一次公园,没看过一次电影。谈起女儿,王春红时不时因愧疚使谈话“断线”。王春红18岁的女儿今年正值高考,刚刚独自从武汉参加完艺术专业考试回来,见妈妈在工作,打了声招呼、嘱咐一声妈妈早点回家就离开了。王春红说,女儿遗传了自己“胆小”的毛病,虽然学的是声乐,但羞于在人前表现。“丈夫在殡仪馆工作,我们很少有时间照顾女儿,但她的自立自强让我很欣慰。自己亏欠女儿的太多,等高考时绝不离开女儿,要好好陪陪她,也给老公做点好吃的。”说着,王春红嘴角掠过一丝微笑。

在福利院长大,已经大学毕业回到福利院做特教老师的熊娜拿出手机让记者看前不久王春红女儿发给她的一条短信:“娜娜姐,你是妈妈的宝贝,可妈妈从来没叫过我一声宝贝。”王春红看过短信,摸着熊娜的头说:“你们都是我的好宝贝!”泪水却夺眶而出。

王春红:相信努力会有回报

由于工作认真,表现优异,王春红先后荣获“湖北省基层民政窗口单位服务明星”、黄石市“五一劳动模范”、“全国养老机构优秀护理师”、“全国民政系统先进个人”、“全国民政行业优秀技能人才”、“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等称号。

王春红说:“与老人们相处久了,发现他们非常可爱。我有风湿病,每次做事时,爱将衣袖挽得高高的,将胳膊肘露出来。只要有老人经过,他们都会亲手将我的衣袖放下来,并对我说:‘姑娘,骨头见风会痛的。’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就会让我感动不已!”

“不管有事没事,我都会在福利院待着、转转,因为在这里,我觉得很舒适,每当过节时,我都会收到好多祝福短信。”王春红说,老人们竖起大拇指夸自己是好人,福利院在外求学的孩子经常给她发短信,说“王姑辛苦了”、“王姑注意身体”,这些能让她沉浸在长久的幸福中,也都带给她感动,是她一直乐观积极工作的动力之源。

如今,王春红依旧脚步轻快地在福利院忙忙碌碌,照顾老人、陪伴孩子,做着一个普通护工会去做的一切工作,做得理所当然,做得幸福满足。

上一篇:感受华赛评委观点的“同”与“异” 下一篇:Acura(讴歌)中国战略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