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农村中学图书室资料管理对策

时间:2022-07-16 08:44:27

浅谈新时期农村中学图书室资料管理对策

摘要:本文主要就农村中学图书室资料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当前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继而就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管理新举措。

关键词:农村;中学;图书室;资料;管理

中学图书室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是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场所。虽然近些年,教育事业,特别是图书馆事业,有了很大的进展,但目前农村中学,尤其是比较偏远落后的农村中学图书馆建设仍然比较滞后,图书室资料的管理欠科学,藏书数量少,内容陈旧,质量低劣,在自动化建设方面更是明显落后于形势发展。因此,做好农村中学图书室资料管理任重而道远。

一、当前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的现状

虽然农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图书馆事业给与了足够的重视,政府也把图书馆建设作为“政府行为”提上了议事日程,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必要的经费投入,但农村图书馆图书资料的管理仍然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有待提高。

基层图书馆(室) 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很多馆员缺乏专业知识,有很多业余管理人员。有些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不重视,很少或没有组织培训。

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当前,学校档案资料管理随意性大,不够规范化、制度化,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管理组织机构不完善,岗位职责不清、责任不明,资料管理人员流动性大,资料管理工作疲于应付,以单一的手工操作为主,检索速度缓慢、利用效率低下,与快速高效的利用需求和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极为不协调。

图书资料内容单一。图书资料内容的单一性,对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者的要求就不高,只仅限于等读者上门、馆内阅览、书刊外借这种日复一日的机械工作,长此以往,管理工作者就形成了被动的服务意识,没有真正做到“为书找人”的主动服务意识,纯粹的为“为人找书”,使得服务质量不高,磨灭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者的主动服务意识,因此工作人员无法真正得为读者服务。

二、农村中学图书室图书资料管理新举措

针对农村中学图书室存在的普遍问题,图书室资料管理工作要从转变观念、改善机制入手,加强图书室图书资料的科学管理和建设工作,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图书室资料的最大功能和作用。

(一)增强图书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主动收集资料

图书资料是一种宝贵的信息资源,要做好农村中学图书室资料管理工作,必须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学校应建立以校长或有关校领导为核心的学校资料管理领导小组,各部门(单位)、年级等设立相应的兼职资料员,使全校资料管理形成网络,做到领导负责、组织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的资料管理体系。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要根据学校和班级的需要,主动收集与学科有关的不同刊物、不同学科的出版物和生产单位印发的各种报告,不公开的出版物,定期和不定期的年鉴,公报以及一切有关的资料,并建立交换制度,切实改变过去单一的资料交流、收集方法。

(二)健全管理制度,促进有效管理

逐步健全图书馆现代化管理,实现各类资料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农村中学图书馆一方面应着力把图书资料室的计划、征集、采购、借阅和保管等一切工作与图书资料的使用紧密结合起来。由于图书馆购买图书资料的经费有限,因此要合理使用经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藏书建设,原则上采购业务上最需要、最有使用价值的图书资料等出版物。另一方面应建立、健全图书资料借阅的管理制度,避免因工作人员变更,交接手续不全,或者没有规范的借阅手续而导致图书资料的流失和不完整。再者需制定对用户行为规范的制度,必须严格遵守,管理工作者必须按章办事,防止各种故障及隐患的发生,并坚持做好工作日志。同时领导要经常督促、检查和落实各种具体规章制度的执行,明确责、权,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做到科学的现代化管理。

(三)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实现与读者和谐交流

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提高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图书资料管理服务质量的关键。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管理人员参加培训进修,或请有关专家学者来校作业务指导,学习资料的收集、整理、立卷。熟悉材料的鉴别、分类、装订等整理方法,完整、准确、系统地分类管理档案,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与业务水平,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同时,管理工作者要不断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能真正为读者着想,做到“急读者之所急,忧读者之所忧,便读者之所便”,科学、规范、合理地安排每天的各项工作,尽量做到让读者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四)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图书馆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使图书资料工作的形式不仅局限于以图书、报刊、杂志为收藏对象的储藏室,现代化管理内容大大增加。网络信息资源具有无序性、动态性的特点,这给用户选择与利用网络信息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图书馆则可从深层次开发文献信息入手,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科学而实用的组织管理,经过分析、比较、识别、研究,将无序分散的信息形成有序的网上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以帮助网络用户更好地更方便地利用网络信息,实现“知识导航”目标。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完成所有图书资料的微机统计与输入工作,对部分价值珍贵的文献资料采用扫描和拍摄的技术将信息转化为数字化储存。当然,图书馆图书资料的网络建设还是一个渐进过程,不过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是图书馆图书资料发挥其应有价值的一个必然趋势。

图书资料室是科学研究及各方面工作利用图书资料文献的中心,管理人员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跟上国家政治和经济改革的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及时更新转变观念和知识、终身学习,以适应当今时展的要求。

(五)要加强图书资料的基础工作建设

一是争取改善图书资料的保管条件,防止因保管条件恶劣,温度、湿度、光线、污染、灰尘等因素造成图书资料的损害。二是做好图书资料的清点、核对和编目工作,要按图书馆学的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统计、排列、编目、上架。对于收藏的图书要一一清点造册,为信息化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霍艳梅.浅谈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高等教育版) .2008(1).

[2]曾华.网络时代学校图书资料的科学管理 [J].教学与管理. 2006(11).

上一篇:浅谈幼儿园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下一篇:指导学生记好笔记 提高英语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