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说课

时间:2022-07-16 07:17:00

【摘 要】文章从教育教学理念能力,教学资源整合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反思能力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开展说课”。

【关键词】学情分析;创新理念;教学智慧;形象展示;信息化教学手段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122-01

为深化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积极探索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提升教师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和数字化资源能力,促进教师素质与教学质量的提高,近几年,我国陆续开展了各类说课比赛,通过比赛加强沟通交流,促进教师成长。本人作为评委连续两年参加全国“创新杯”说课大赛,听取了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优秀选手的说课,感悟颇深。

现从我个人的角度谈谈如何说课。

一、说课内容要依据(围绕)新课改理念

“说课”是一种新兴的教研形式,指执教者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说者答辩,相互切磋,从而使教学设计趋于完善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也可以说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表现,是提高教师教学素养,增强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活动,现在已经成为师资培训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而这种形式所涵盖的内容,正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从而发生着细微的变化。

2010年国家教育部鲁昕部长提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中职教育传统教学”,强调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实现信息技术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和应用,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由此,各类说课比赛也积极进行改革,对说课的内容及评价作出相应调整,由原来的“教学设计与说课”比赛更改为“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说课”比赛,从而,说课不仅要说清“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更要说清“信息技术的运用”和“为什么这样教”。这样,不仅要求说课教师必须掌握说课的基本要领,更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在说明过程中,既要有条理地说明理论依据、体现自己的独特创新的教育思想,又要将信息技术如何辅助教学,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使听者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二、说课过程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2010年12月2日,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43家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由此提出了“五个对接”,既指专业与产业、职业与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这是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要求。

在比赛过程中,要想取得好成绩不仅要展现出新的职教理念,更要在说课过程中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开阔的职业教育思路。

(一)全面分析专业特点、就业岗位及学情。

无论是专业课还是基础课,始终围绕一个中心,既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在说课过程中,首先明确授课班级学生的就业特点,对该专业学生未来从事的岗位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学情制定教学过程,同时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策略。

(二)依据生产过程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2007年9月,总理在大连市调研时提出,职业教育就是把教学、求知和做事结合在一起,做中学,做中教。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做中学、做中教”项目教学,既突出教学过程的互动性、趣味性、真实性与针对性,又把“教”与“学”有机地统一起来,达到“教学做合一”,将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做”中生成职业能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三)贯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中职学生毕业后多从事基础岗位,主要以操作技能为主,而当今世界是一个政治多级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世界形势发展迅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日趋激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发展对技术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抢抓人才资源,注重教育的发展,树立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阐述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要以教育教学为核心。

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要恰到好处,不可为实现教学的信息化而使用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的选择上要切实能够辅助教学,并更好的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素养。

三、说课教师需具备以下能力

(一)教学观念更新能力

这是教学理念创新能力的展示。对专业技术课,须体现出的理念是;以能力为本为,认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模块化),教学设计中要始终贯彻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进行任务驱动和理实一体化的先进教学理念。

(二)教学资源整合能力

教学资源整合能力包括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力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能力。教学资源即素材:包括教材、影视、图片、课件和案例、是教学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整合优化教学资源要体现科学性、知识性、技术性、艺术性和适立性。即能反映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动态又要有鲜活的事例,真实的情景,丰富教学内容。

(三)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学经验的凝结和教学智慧的展示。要抓住关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把新技术、新技能补充到教学内容中。要以学生为主,着眼于学生怎样学,把工作岗位,工作过程转换为便于学生学习的学习情境和工作任务。

(四)语言表达能力(教姿、教态和形体语言)

是教师形象展示。说课不同于讲课,必须突出“说”。说要准确、清晰,完整、专业性、且有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要精炼、流畅不拖泥带水,逻辑性要强,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简易分明,主次分明,突出重点,语言要风趣,生动,语调、音质要有艺术性。精神要饱满、要自信、要激情、要用形体语言配合,如眼神、表情、手势等。

(五)学反思能力

是学情分析能力展示。美国学者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认识,只有经过反思,老师的经验方能上升一定的高度,并对今后的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反思就是总结上课后的得失,要体现出亮点和不足,从而调整教学策略,修正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法,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化解难点,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使课堂更加精彩。

综上所述,说课要注重科学性、创新性、实效性。做到教材分析正确、透彻;学情分析客观、准确,符合实际;教学目的符合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教法设计紧扣教学目的、符合课型特点和学科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可操作性强。同时,还要树立创新的意识和勇气,说出新的思路和方法,使听者有所启示和收益。

上一篇:论图书管理数字化建设 下一篇:论如何做好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