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分层教学之我见

时间:2022-07-16 06:42:10

中学体育分层教学之我见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4)04-0180-01

摘要: 体育课是一门实施素质教育的综合课程。通过体育教学能够增强学生体能,掌握和运用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了分层教学在中学体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学 体育 分层

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面对当前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应该真正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依据新课程标准的新的教学理念,我们的教学应该正视学生的差异,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力争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学习得到发展和提高。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要求中学体育课不仅要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健身育人功能的有效融合,还要充分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掌握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基础上,自觉形成体育锻炼兴趣和体育活动常态,实现以“强健体魄”取代“简单达标”的教学效果。

2.“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基于对人性自我完善的追求,将人的发展和人性关怀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导向和归宿。为了更好地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自我实现为核心的分层教学,主张个体意义的生成与建构,注重学生内心情感体验的发展变化,深入挖掘学生主体的内在需求,从满足主体发展需要的角度来开发其学习潜力。同时,分层教学要求教师要由课堂的“主角”转向“平等的首席”,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要考虑到学生个人需要和经验基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形成以积极活动和合作互动为特征的体育教学模式。

3.“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分层教学要建立在对每个学生体能特征充分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等现实情况出发,因势利导,发掘每个学生独特的特质和发光点,顺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寻找符合应受教育的合理路径,积极构建符合发挥优势、提高弱势的教学模式,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分层教学法的原则和方法

根据分层次教学的分层次原则,我们实行三级目标制:一级目标层次适应于体质较好、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二级目标适应于中等的学生,三级目标适应于较弱的学生。使其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差异性。一级目标的教学目标除完成课程计划外,增设一至两项专项教材(是学生感兴趣的),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二级目标的教学目标要全面完成课程计划,掌握规定的动作技术、技能;三级目标的教学目标以“锻炼”为主,向课程计划靠拢,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由于教学目标接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教学实践中就能调动学生的开拓精神、创造能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也由于教学计划的可行性和目标层次的激励性,充分调动了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三、分层教学法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1.它在教学的实施上针对性极强,可以根据学生体育素质、技术、技能、体质、体能等存在的差异由学生自主进行选择,激发他们主动、愉悦的热情。

2.它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能满足学生求新、求趣、求自我、求刺激的心理欲望,有利于学生兴趣转化和个性的发展。

3.它有利于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控制%,分层教学法&重视学生主体参与和教学信息的反馈,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亢奋的练习状态之中,不断感受到求知的乐趣,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练习兴趣。

4.他还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在掌握某种技术、技能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成就感,这种心理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应用分层教学可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调动了学生的学生积极性,使其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

5.它便于学生相互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各层次的学习中,大家都能互帮互学,作示范,谈体会,改变学生以往被动学习的状态,采用分层教学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感知、思维、实践,对知识、技术、技能反复加工消化。

四、关于分层教学法用于体育教学中的思索

1.从师资力量上来讲。要求教师积极主动的要求教师要做好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这两个课前准备工作,并且具有极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能力和科研能力。而且实施分层教学后,备课、授课、教学指导、场地器材布局最好也要分层进行,但这样做,教师的工作量无疑会成倍增加。这就务必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教师树立起教书育人、乐于奉献的高尚道德情操。

2.从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上讲。为了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教师除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外,还要大幅度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掌握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知识,用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统计、分析、查询等。

3.它的实施是一个综合的工作。分层教学法的实施单靠体育教师是无法实现的,它是一项综合工作,需要家庭、社会、学校多方面的配合。随着分层次的教学,必然加大了学校在人力、物力上的投资,同时在学生之问的而思想沟通也是非常必要的。所以,他需要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各个方面的配合,这样才能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4.加强理论课的教学。在理论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确健康第一的目标及全面的身体素质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使学生在思想上树立起正确的观念,增强参与意识。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不仅能够较好地落实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还能有效地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全面发展,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推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肖庆顺.罗杰斯人本主义课程观概说[J].沈阳师范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2) :86.

[2]王道俊,工汉澜.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王人中.体育分层教学模式的意义、设计与实施[J].北京体育人学学报,2004 . (1) : 27.

[4]王港.体育教学中分类指导与分层教学的应用[J].体育与科学,2001. (5) :77.

上一篇: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浅议新时期中学音乐鉴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