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业开展研究型实验的探索

时间:2022-07-16 03:53:46

金融专业开展研究型实验的探索

摘要:金融专业是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密切联系的学科,实验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型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旨在探索将研究性的学习方法和手段应用于金融专业的实验教学中,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提出开展研究型实验教学的途径,实现以研究型实验为主线的实验教学模式。

关键词:金融专业 研究型实验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143

1 金融专业开展研究型实验的意义

现代金融业对人才需求规格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具有丰富专业知识人才,更需要那些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研究型实验是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金融专业开展研究型实验具有重大意义:

其一,研究型实验赋予学生学习的极大主导权。金融专业的研究型实验是在学生了解和掌握了金融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和必要的科研知识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研究型实验的开设,促使学生主动学好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对学过的金融知识进行全面的应用和巩固。通过研究型实验教学,教给学生探究问题的思路,能更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和主动作用,使学生自觉走进图书馆和实验室,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到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社会中收集第一手资料,这样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其二,研究型实验能为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金融专业的研究型实验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通过“边学习、边研究、边模拟”的教育过程,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模拟探究,可以从中学会探讨、研究金融领域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能够激发学生进一步求知欲望和不断创新精神,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三,开展研究型实验有利于提升金融实验平台的功能。几年来,我校对金融实验教学日益重视,并且提到了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先后投资数百万建成了金融基础实验室、保险实训中心和风险管理实训中心,为金融专业提供了比较完善实验教学平台。目前,实验平台的研究性的功能还未能全面地开发和充分利用,金融专业研究型实验的开展,可以使金融实验平台的研究功能充分开发和利用。金融专业开设研究型实验,对金融专业提高教学质量水平,优化教学效果,更好实现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双重目标具有推进作用。

2 金融专业开展研究型实验存在的问题

第一,尽管各高校高度重视实验教学,但金融专业教学计划中总体实验课时所占比重很小,多数高校金融实验只是证券投资、银行业务模拟和保险实验,在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中安排的实验课时就更少甚至没有实验,这种金融教学模式不仅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使教师在指导实验教学方面经验不足。这是金融专业开展研究型实验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教师主观上对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积极性不高。一些高校对开展研究型实验缺乏激励机制,尤其在教师评价体制中科研的权重比较突出,各种绩效激励重点也放在教师的科研方面,只要科研好,一俊遮百丑。这样的教育理念不完善,教师主动投入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探索研究型实验的意愿就不高,这是金融专业开展研究型实验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金融专业开展研究型实验教学,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如何设计研究型。目前,研究型实验认定标准不明确,导致研究型实验的设计只是在原来操作性流程式的实验基础上,将部分实研究、创新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学习活动。研究型项目的设计要有目的性,并且含有创新探索的内容。研究项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深化,缺乏创新内容。金融专业的研究型实验的项目难易程度要适中,项目设计太简单,不利于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研究问题能力,学生也不会从中提高创新能力;项目设计太难,又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如何科学构建金融专业研究型实验体系,教学计划中如何安排研究型实验,这些问题在开设研究型实验之前都必须解决。

第三,开展金融研究型实验必须拥有完善的研究性实验平台做支撑。目前,很多高校的金融实验室研究性平台功能还不完善,停留在基础课程教学软件加电脑的状态,只提供简单模拟操作平台;金融专业高年级的一些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含有实践内容无法完成实验,研究型实验多半在高年级开设,金融实验室相适应的研究性平台功能不完善,将制约研究型实验的开展。

3 金融专业开展研究型实验的实施策略

第一,完善金融实验教师队伍建设。高层次的金融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金融专业开展研究型实验的关键,实验师资队伍可以从四方面加强建设:一是要转变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的观念,与时俱进,适应研究型实验的要求;二是原有的实验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开阔视野,能对学生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进行指导;三是将部分硕士导师加入实验教师队伍,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开展研究型项目的设计,提升研究型实验层次;四是学校政策导向和激励机制有所偏颇,建立研究型实验教学的激励机制。

第二,构建金融专业研究型实验教学体系。通过对金融机构及部分高校调研交流,结合对专业教师与不同年级的金融学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整合优化一些流程式、操作性训练项目,将研究型实验教学体系构建成分成三个模块实现。模块一:专业基础课程研究实验,适合低年级学生;模块二: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研究实验,适合高年级学生;模块三:综合性研究型实验,适合高年级学生。

第三,完善研究型实验平台功能。在原有金融实验室基础上,增加各种统计分析以及建模常用软件,为学生研究提供必要的工具。通过购置专业性较强的金融类决策支持系统软件,为学生研究提供基础平台;通过接入股市、期货、外汇动态行情,为学生提供综合研究平台;通过网络对接图书馆资源,为学生研究中查阅资料、文献检索以及收集数据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叶,马国宏,阎晓娜.研究型实验教学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4).

[2]段进东.金融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6,(8).

作者简介:徐明华,江南大学,江苏无锡 214122

姚静娟,江南大学,江苏无锡 214122

上一篇:探讨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发展与... 下一篇:高职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评价体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