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产科护理论文

时间:2022-07-16 01:23:37

人性化产科护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正常分娩产妇80例,年龄21~34岁,平均26.5岁。初产妇62例,经产妇18例,产前检查未见妊娠高血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分别运用常规护理模式与人性化护理模式开展护理。

1.2方法:对照组产妇运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予以人性化护理,具体如下。

1.2.1创设良好住院环境:在本院现有硬件设施的基础上,针对产妇的心理与思想状态改善住院环境,病房内以粉色的暖色调为主,定期清洁与保持安静,在室内配齐基本生活设施,在墙壁上张贴婴儿可爱图像,营造迎接婴儿出生的和谐氛围。室内温度保持在26℃左右,湿度保持在50%左右,为产妇创造和谐、温馨、舒适的良好环境。

1.2.2开展心理疏导干预:心理疏导对初产妇尤为重要,护理人员要始终面带笑容、语气温和,及时解答产妇及其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在心理上将产妇当做亲人看待,轻声叮嘱各方面的注意点。要与产妇进行沟通,帮助其消除分娩痛苦的顾虑,增强对腹中新生儿的期待之情,感受到即将做母亲的自豪感与幸福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配合分娩指导工作。

1.2.3强化分娩保健教育:强化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培训,熟练掌握相关知识以及与产妇、家属沟通的技巧,向产妇介绍分娩的常识,对分娩环节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饮食调理、护理等方面知识进行普及,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

1.2.4实施全程陪伴分娩:由责任护士对产妇进行分娩全程陪伴,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以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保护产妇隐私。产前保持不间断沟通,保持良好状态以缩短产程和减少产后出血量。分娩过程中安排有经验的助产士全程指导分娩,从生理与心理上开展综合关怀,从临产到分娩后2h内予以精心、全面护理,确保产程观察连续性,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师及进行处置,并和产妇家属保持随时联系,帮助产妇顺利、安全分娩,保障母婴安全。

1.2.5关爱母婴密切关系:护理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帮助产妇和婴儿接触,建立良好的情感,迅速转变角色成为母亲,轻轻抚摸、呵护婴儿,进行情感的交流。责任护士要向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技巧指导,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科学进行母乳喂养,以及传授新生儿护理的基本常识。指导产妇做好产褥期卫生,鼓励尽早开展锻炼,以及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促进身体康复。

1.2.6进行出院全面指导:产妇办理出院手续时,责任护士要进行全面的出院健康指导,要求产妇出院之后保证休息时间,均衡、合理膳食以保证母乳充足,做好外阴清洁,产后42d不得有性生活,以及哺乳期做好避孕。向产妇公布咨询电话,定期开展电话随访。1.3效果评价:产妇出院时填写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表,以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为评价阶梯,满意以上纳入满意率统计范畴。

1.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例(%)]组别例数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率(%)观察组4028(70)10(25)2(5)0(0)95对照组409(22.5)19(47.5)12(30)0(0)70

3讨论

人性化护理模式是近年来逐步得到推广、得到产妇高度评价的新型护理模式,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兼顾了产妇病房环境、心理疏导、保健教育、沟通服务以及出院指导等方面的需求,相对于常规护理模式更加贴近产妇的需求,能够缓解产妇临产的紧张、焦虑情绪。这一护理模式强化了护士与产妇的沟通,能够密切关系、消除误会、增加信任。人性化护理模式立足于满足产妇这一特殊护理对象的生理与心理需求,从硬件设施、服务质量方面进行了全面优化,不仅拉长了护理服务的环节与流程,而且更为全面和具有针对性,能够让产妇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配合助产人员进行正常分娩,减轻了分娩痛苦,提高了母婴分娩安全系数。本研究显示,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更高,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具有护理质量优、满意度高的显著优势,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何换宇单位:江苏省射阳县人民医院

上一篇:社交媒体应用下的医学教育论文 下一篇:以人为本的产科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