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时间:2022-07-15 10:46:17

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内容提要:长江经济带包括上海、浙江、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四川和重庆7省2市,横跨我国东中西部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各省市之间联系紧密,承接性和相容性强,在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该区域具有显著代表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在于区域内各地区产业的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产业门类齐全,具有明显的梯度势差,地区间产业发展不平衡,具有从整体上协调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文章提出了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的思路,主要应从产业布局、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三个方面统筹长江经济带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2-0109-04

1.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出现了大的调整,即从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转向平衡发展战略,再进一步转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究其原因,经济发展是总体和局部的有机统一,国民经济的整体系统是由不同的“区域经济”构成。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总是在区域经济的分工、互补、互动的发展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区域经济”是否协调是整个国民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就是缩小区域经济的差距使之达到“适度”,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1]。在此背景下,国家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遗憾的是,以上三大发展战略并没有达到缩小地区差距的政策预期。主要原因是经济区东、中、西“三大部”同质划分,割断了东部发达地区资金技术的要素优势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的联系与互利,阻碍了内生合作机制的形成和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扩散效应或涓滴效应的发挥[2]。共生理论也论证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必然性,认为共生的本质特征是合作,合作不排斥竞争,共生系统内部各单元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3]。在全球已进入共生时代的背景下,地区之间寻找合作点、共促点,协调发展是大势所趋。

经济学上有著名的公平和效率原则。笔者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既是公平原则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效率原则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地区之间的差距过大有违公平原则,必须协调发展,减小地区差距;另一方面,效率原则支配下,为了更合理地配置资源,获得规模收益,减少产业重复同构现象,实现专业化生产,异质地区之间的整体规划、协调合作、互补互促不可或缺。只有兼顾公平和效率原则,才能达到实现和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家之间或地区之间差距的核心指标是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同理,对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考察,最终落在区域内各产业的发展上。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协调发展,其根本还在于地区产业的协调发展。

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法为依据的三大战略有效推动了区域划分法的再塑。国内学者提出了众多分类法,其内容各异,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众多划分法都考虑了将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划归为同一地带,迥异于我国传统上将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区划分为同一地带的东中西分类法。本文选取了我国一个有代表性的典型地带――长江经济带,对其进行产业协调发展分析。

长江经济带包括长江流域的上海、浙江、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四川和重庆7省2市。其典型性表现在:第一,长江经济带既包括经济发达的长三角,也包括经济欠发达的中部腹地和西部地区;第二,地带各地区地理位置毗邻,而且通过得天独厚的长江黄金水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达性好;第三,历史上该地带内各省市在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方面具有很大的承接性和相容性;第四,该地带的产业发展特征具有从整体上协调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因此,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协调发展研究对我国具有典型指导意义。

2.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长江经济带具有天然的水道运输优势,水量充沛,气候湿润温暖,中上游矿藏资源丰富,中下游土地平坦肥沃,给各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总的来说,经过多年建设,产业基础比较完备,已具备较为雄厚的综合性产业基础和发展态势。

表1和表2分别显示了长江经济带2004年三次产业的基本情况和2001~2004年GDP总的发展情况。我们看到,长江经济带三次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2004年三次产业的总产值分别为7 873.73亿元、31 295.21亿元和24 279.71亿元,三次产业的总和达63 548.63亿元,三次产业占全国的比重依次递增,分别为37.99%、43.23%、55.56%。从总的情况来看,长江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逐年上升,2004年达46.42%,可以说,长江经济带已占据我国的“半壁江山”。

3.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发展特征

3.1产业基础较好,产业门类齐全

长江经济带种植业和养殖业发达,是我国粮、棉、油、生猪、茶、麻、果、淡水鱼等大宗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粮食、棉花、油料、茶叶、肉类占全国的40%以上,水产品占全国的35.8%,为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从第二产业来看,长江经济带实力强大,2004年第二产业总值占全国的43.23%。目前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轻重并举,配套能力较强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其中,冶金、石化、机械、电子、汽车、纺织、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欠发达的上游地区在汽车、摩托车、成套设备制造、工程机械、数控机床、彩色电视和通讯设备等传统产业上具有相当的基础和优势,是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天然气化工基地和国防工业基地。

欠发达的中游地区主要工业类别包括黑色金属加工、有色金属采掘和加工、汽车及其他交通运输设备业、石油和天然气业、纺织工业、烟草加工业、重型机械设备制造业、食品业和医药制造业等。

长三角则是我国工业最发达地区,一些重要的工业和企业在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市场份额比重高,高科技产业发达,对整个国民经济都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推动作用。长三角的重要工业部门包括:汽车制造业、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成套设备及大型机电设备制造业、家用电器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工业和以集成电路与计算机、现代生物与医药、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

第三产业总体水平比较高。2004年长江经济带第三产业比重超过1/2,达到55.56%。从整体上说,近几年长江经济带各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业、餐饮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和房地产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快速增长。

3.2具有明显的梯度势差

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水平不一,各具特色。上游地区的经济梯度处于中低位置,下游地区则处于高梯度的顶部,在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上落差十分明显。根据对各省市优势行业的分析,长江经济带优势工业布局由东向西呈现轻工业、重工业向原材料、采掘业过渡的空间态势。

3.3地区间产业发展不平衡

从表3可以看出,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业结构总体上已经迈向工业化高级阶段,工业化特征较为明显。2004年,包括上海、浙江和江苏2省1市在内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比为6.5%、54.4%、39.1%,第一产业结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将近10个百分点,第二和第三产业结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出1.5个百分点和7.2个百分点,与长江经济带欠发达地区相比更是优势明显,第一产业比欠发达地区低12.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高出欠发达地区1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高出欠发达地区1.9个百分点。

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不仅落后于长三角,甚至也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第一、二、三次产业构成为19.2%、43.2%、37.2%。第一产业比重较全国平均水平高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较全国平均水平低7.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较全国平均水平高5.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仍以传统农业为主,第二产业结构偏重,第三产业相对滞后。

从微观层次考察,差距也比较明显。地区的竞争力和优势往往通过地区中的企业优势表现出来,长三角地区集中了我国大批实力雄厚的大型优势重点企业。从表4可以看出,长江经济带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巨大。2004年上海、浙江和江苏进入中国500强的企业数量分别为35、42和39,远远高于欠发达的5省1市。以中国名牌产品来衡量,2004全国271个名牌产品中,长三角就拥有66个,其余5省1市仅23个。

表42004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名牌产品数量

长三角产业聚集是其最具特色的经济优势之一,也是构成长三角区域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推动长三角地区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目前,长三角形成了为数众多的传统制造业和现代高科技产业集群。传统制造业方面,如上海的汽车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江苏的服装及纤维制品、化学原料及制品;浙江的纺织服装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都有了相当程度的聚集规模。长三角是我国高科技产业最为集中的地区,如上海的微电子产业带,芯片公司集群,生物医药创新和制造集群;江苏的IT产业集群和新材料产业集群,传感器产业集群;浙江的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带等。与此相比,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聚程度和规模明显落后。

3.4长三角发达地区的土地和资源的开发空间已经非常有限

长三角地区2000年后出现了重工业化的发展态势,对各种生产要素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土地、水资源、能源、原材料等无法满足产业迅速增长的需求,尤其是能源和交通的紧张局面日益加深,各行业、各地区之间争夺空间、能源的矛盾与冲突时有发生。关键的解决途径就是对整个长江经济带地区统筹规划,将发达地区的高消耗型产业与欠发达地区的能源、资源和土地优势进行整合。

3.5长江经济带内部各地区都存在产业同构现象

产业同构是造成地区间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的主要原因之一。从长三角地区看,上海、浙江和江苏比重最大的12个制造业部门中,有8个相同。浙江与江苏有11个产业相同,有10个与上海相同。上海与浙江、江苏各有10个相同。上海、浙江和江苏均把汽车、石化、电子信息产业定为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选择汽车作为重点发展产业的有11个,选择石化业的有8个,选择电子信息业的有12个。可见,长江经济带地区的产业同构程度问题比较严重且仍有加大的趋势。长江经济带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趋同化现象也很突出,特别是支柱产业的重叠度比较高,全区5省1市的支柱产业基本上都集中在石油和天然气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烟草加工业、食品加工业、黑色金属等产业上。

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在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上的明显差异、目前面临的空间和资源制约以及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产业同构现象,使长江经济带的统筹规划,实行区域分工和协作以及协调发展成为必然,并且具有可行性。

4.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思路

基本思路是,从长江经济带整体出发,进行产业发展的动态调整与优化升级,在整个地带形成合理且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分工格局。发达地区应面向国际化,大力推进高科技研究与开发,扩大自主创新;欠发达地区应加速规模化、集群化和产业结构的提升,培育大型龙头企业,成为装备制造业中心和高科技产业化的后方基地。

4.1协调长江经济带产业布局

4.1.1长江经济带具有发展农业的天然优势。从目前情况来看,发展农业的主要任务和重心必然要落在中西部,但应摆脱传统模式,朝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和生态化发展。落后的农业应向加工工业、服务行业加速渗透。同我国其他地带相比,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生物资源丰富,开发利用价值巨大,应加大投资力度,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发展进程。欠发达地区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同时与长三角发达地区的高科技研究与开发技术优势以及雄厚的资金优势整合,实现在高质量、高水平基础上的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的一体化。这对于降低传统农业在中西部地区经济中的比重,提升和优化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同时推进整个地带的产业合作有重要意义。

4.1.2把欠发达地区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中心,发达地区则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高科技产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长江沿江各地区应遵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上、中、下游各地区的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建立长江经济带互补协调的产业布局体系。长江经济带应从整体上支持以上海为极核的长三角加快金融、贸易、信息、现代物流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国际接轨,增强国际竞争力。欠发达地区的水资源、水能、水运、岸线、矿产以及经济基础、区位等优势十分有利于发展钢铁、石化、能源、建材等重化工业,应当从整体上支持以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欠发达地区在汽车、钢铁、石化、装备制造业等重化工业的发展和升级,并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4.1.3加速向地区专业化生产方向转变。其一是在长江经济带内部同类产业整合的基础上加大产品的差异化,如汽车行业中,加快上海的高档轿车生产的竞争力,而湖北、浙江、安徽等汽车产业要在大型货运车、中低档轿车等方面实行专业化生产。其二是延长产业生产链,细化生产流程,各省市各地区根据自己的优势情况发展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中间产品和零配件生产,扩大地区产业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目前,长三角地区已经在产品和产业差异化方面取得初步成果,而长江经济带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大部分还保持着小而全的低级特征,欠发达地区要加快与整个长江经济带产业融合的步伐,尽早实现地区专业化集群生产。

4.2协调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

长江经济带在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方面存在显著的互动、互补关系。发达地区在自身的工业化进程中,要得到更大的发展,就必须根据未来发展方向,加快对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加快对已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的转型,转移某些成熟的传统产业,腾出空间、资源来发展一些高端产业。

欠发达地区整体上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和产业层次较发达地区仍有大的差距,从现有的产业基础来看,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对原有比较落后的传统主导产业进行升级换代。

4.2.1随着长江经济带经济发达地区的不断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得到增强,其辐射力和辐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某些产业必然从经济核心地区逐渐向其辐射范围内的周边地区进行转移。从前几年的发展过程来看,一些传统的轻重工业已经逐渐从上海、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转移,并在这些地区取得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随着经济发达地区辐射力和辐射范围的继续扩大,这些在次级发达地区已经发展起来的产业必然还要二次转移到经济欠发达的安徽和江西。这种产业转移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延续性和空间限制性,要求承接地区与辐射源毗邻。因此处在发达地区的江苏和浙江以及处在欠发达地区的安徽和江西应该对产业发展的进程和态势有敏锐的认识,事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旦时机到了,就能及时顺利地进行产业的转移交接。

4.2.2经济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是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长三角地区目前正处在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一是传统轻重工业地位下降,化纤、纺织、机械、电子、钢铁、有色冶金等行业在地区经济中逐渐退居次要地位,并开始向周边地区扩散;二是上海等核心城市为了提高国际地位,加大国际竞争力,正大力推进电子通信、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端产业的发展,资源和空间的有限性使产业的转移成为必然。这种因产业结构升级引起的产业转移与前述因经济体辐射力扩张引起的产业转移不同,它并不以空间距离的远近作为是否转移的标准,而是从较高的产业梯度向较低的产业梯度进行转移,转移的根本原因是不同地区间存在的产业梯度势差。因而较少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在空间上有可能呈“跳跃式”转移。这种形式的产业转移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是最有利的。各欠发达省市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比较优势来选择最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产业来承接。

4.2.3作为高科技创新与研发的产业链延伸,一些产业趋向于把研发中心留在发达地区,实体生产环节则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获取当地丰富的原材料、能源、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当前长三角发达地区的很多加工行业依赖于欠发达地区的资源,而资源主产地却缺乏相应的加工产业。随着资源、能源的瓶颈制约越来越突出,到了一定程度以后,长三角发达地区的一些行业和企业必然与资源丰富的欠发达地区结成战略同盟,将产业链上与资源联系最紧密的环节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产业发展中的资源、能源缺口问题,摆脱资源基地和加工基地错位脱节的双重困境,有利于促进整个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协调发展。

总的来说,第二、三种方式的产业转移对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协调发展更重要,也更具有挑战性,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和协商是关键。

参考文献:

[1]刘水林,雷兴虎.论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理念[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1):13-18.

[2]孙红玲,刘长庚.论中国经济区的横向划分[J].中国工业经济,2005,(10):27-34.

[3]刘荣增.共生理论及其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的运用[J].工业技术经济,2006,(3):19-21.

[4]高萍.论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三次转向[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1):9-12.

[5]龚勤林.论产业链延伸与统筹区域发展要求[J].理论探讨,2004,(3):62-63.

[6]虞孝感.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7]程计旺.地域分工与区域协调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8]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罗蓉(1970-),女,湖南湘潭人,湘潭大学商学院讲师,上海财经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理论。

[收稿日期]2006-6-2

上一篇:甘肃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