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住房保障对策研究

时间:2022-07-15 08:37:58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住房保障对策研究

【摘 要】十一五期间我国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改革,着力提高我国城镇化质量,是目前的热点问题。解决好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宏观全局来思考问题,抓住关键,以长远眼光,进而有步骤有计划地提出农民工住房保障的阶段性对策。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民工;住房保障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紧紧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完成好。同时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系统的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1】。

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使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住房是农民工在城镇安定生活的关键,安居才能乐业。目前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凸显,因此解决好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核心。当前我国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不完善,需要深入研究提出合理的建议。目前我国农民工住房问题很相似,主要有:1、居住面积狭小,住房设施简陋,环境卫生差,以集体居住为主,而以家庭形式居住的农民工比例低;2、在住房保障政策实施过程中,户籍制度使进城农民工缺乏合理的劳动待遇和基本的住房保障;3、住房保障政策覆盖面不宽,保障住房设计不合理,附属配套设施差,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等问题。因此,鉴于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各级政府应该制定应对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探索改善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办法。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希望对农民工住房保障工作的开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农民工住房保障对策提出的思路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宏观全局来思考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既要抓住目前比较突出的细节问题,也要谋划深远,有步骤有计划的分阶段系统化的思路来提出对策,以应对目前农民工住房保障的突出问题。当前我国剩余农村劳动力基数庞而且大多数收入偏低,要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到城镇,再加上超过1.5亿已经进城的农民工,使得农民工的住房保障问题的解决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按照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应该以科学化的决策应对大批量的农民工的住房保障问题,提出分阶段的解决对策。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妥善有序地接纳越来越多的的农民工在城市定居生活。所以,应将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的应对策略分为短期对策和长期对策。

二、农民工住房保障的短期对策

(一)加强房屋租赁市场的规范化管理

要对房屋租赁市场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出台政策细则来指导和规范房屋中介机构的市场行为,同时建立面向农民工群体的房屋租售信息制度,免费把及时有效的房屋租赁信息服务提供给农民工群体。推出具体措施来推进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上的房屋租赁市场管理一体化进程,一手抓集体土地上的房屋租赁市场的规范运营,一手抓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权属信息登记管理。为了农民工的居住安全,出台农民工自建房和出租的规范指导意见,严禁农民工集体乱搭乱建棚户房,杜绝安全隐患【2】。

(二)制定农民工集体宿舍的建设标准

为了切实保证农民工的安全健康,针对用人单位制定政策引导其为农民工建造或者提供符合规范的集体宿舍,做到住宅安全标准和基本卫生标准双达标。对于农民工集体宿舍的建设问题要因地制宜,分业而治。针对建造或提供农民工集体宿舍比较集中的几类行业,着力制定更细致的指导标准。特别是加强对餐饮行业、建筑行业农民工的集体宿舍的管理和监督,对集体宿舍的设施条件严格整顿,制定专门的集体宿舍安全建造标准,具体细化集体宿舍的质量和配套设施等基本居住条件的硬性标准。有关部门要定期检查,杜绝安全隐患,保证农民工集体居住的安全卫生条件达标。

(三)鼓励多渠道提供低价位租赁住房

地方政府按照有关标准,在土地供应、税收等方面制定优惠措施,鼓励和引导开发企业在合理规划建设面向农民工的集中式住房,通过租赁市场为用人企业或农民工个人提供低价格的理想居住条件。同时制定相关财政补贴政策,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按照安全建造标准,将闲置厂房等建筑改造成农民工集体宿舍。另外,以优惠的政策鼓励相关组织利用村镇集体土地建造面向农民工的小户型公寓,以市场化的租赁方式,满足多人共住和家庭承租多重需求。

三、农民工住房保障的长期对策

(一)将保障房建成政策实施综合平台

按照新型城镇化要求,应该把农民工住房保障的建设目标定位为最终建成以保障房为中心的一系列社会政策实施的综合平台。所以要把农民工住房保障的建设的问题,置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上综合考虑。新形势下农民工住房保障的建设与管理,应该在我国住房保障体系构建中占据更加突出的地位,也将会成为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重要着力点,一系列针对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政策的实都将围绕保障住房来展开实施。所以农民工保障住房将会承担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将建设成为社会政策实现的综合平台【3】。

(二)政府通过税收挤出闲置住房

从国内外的住房保障运作经验来看,保障房完全新建是不必要的。更关键的是以市场化的手段从闲置的住房资源中发掘潜力。根据“梯度消费理论-住房过滤模型”【4】,政府实施房产税等税收办法可以有效挤出闲置住房。 对中低收入家庭实行租赁补贴政策,让中低收入家庭向公共租赁组织来租到闲置房屋,这也是一条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这需要政府协作成立公共租赁组织,以房屋市场中介的市场化运作,购买城市的空置房屋使用权,然后转租给享受补贴的中低收入家庭。

(三)彻底改革城乡户籍制度

无论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都制定了一系列的住房保障政策法规,但由于户籍制度的原因,保障住房的申请登记环节大都将农民工排除在外。有些城市并不明文规定户籍制度的限制政策,但是其他一些附加的条件基本上限制住了农民工享受住房保障福利的机会。所以,彻底改革城乡户籍制度,实现城乡户籍政策一体化,是确保农民工群体享受住房保障的重要环节。对于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有住房需求且不愿意返回农村的农民工群体,应该规避户籍政策限制优先将其纳入住房保障的群体,从而促使他们尽快融入城市完成市民化过程。

参考文献:

[1]新型城镇化:回归到“人” [EB/OL],

, 2012-12-31

[4]张振勇、郭松海.国内外住房保障理论与政策述评及对我国的启示[J].山东经济, 2010, 01:45-46

作者简介:

崔阳,1983年生,男,汉族,山东日照人,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0级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理论。

上一篇:今年桂花不飘香 下一篇:浅析如何管理施工项目中的无形“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