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运筹学在物流信息平台中的研究

时间:2022-07-15 04:05:16

基于运筹学在物流信息平台中的研究

现代物流是在传统运输、仓储等技术的基础上,融入电子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通过供应链管理等现代经营理念形成的新型服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大系统工程,其运作的前提是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综合高效的物流信息平台的支撑。然而,我国物流企业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信息化程度较低。随着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物流企业可以依托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利用庞大的资料库,以及开放功能,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化整合。本文主要针对物流信息平台的具体的物资运输实物建立起数学模型,通过运筹学建立线性规划整合企业物流信息资源,优化行业物流运作,从而实现社会物流系统整体效益的最大化。最终实现物流信息平台的最优化整合。

一、物流信息平台的概念及体系

“物流信息平台”,是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所构建的具有虚拟开放性的物流网络平台,是物流信息储存、流动、交换的基础,通过对共用数据的采集,为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支撑信息,满足企业信息系统对公用信息的需求,支撑企业信息系统各种功能的实现;同时,通过共享信息,支撑政府部门间行业管理与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协同工作机制的建立。它能够整合企业物流信息资源,优化行业物流运作,从而实现社会物流系统整体效益的最大化。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体系结构分为基础结构层、增值应用层和平台门户层。

二、建立物流运输问题线性规划数学模型

根据物流企业不同的内在特点,为自身所用而构建的信息系统物流信息平台资源共享的特点物流信息平台主要分为“共用”物流信息平台及“公用”物流信息平台。当企业或单位的个数不超过k个,其共同投入建立的“共用”物流信息平台可以有下列数学表达式:

“共用”物流信息平台

我们引入极限的概念,由于它所表达的意义:企业的个数超过k个,并且趋于时,即,当物流信息平台资源共享企业或单位的个数无穷大时,他们的投入趋于零,这与政府投资的“公用”物流信息平台有着相同的意义,那么“公用”物流信息平台可以有下列数学表达式:

“公用”物流信息平台

也就是说“共用”物流信息平台的使用人数超过k个,并趋于无穷大时,物流信息平台可以有下列关系转换数学表达式:

“共用”与“公用”物流信息平台

其中:表示k个企业共同投入建立的“共用”物流信息平台; 表示n个企业共同投入建立的“公用”物流信息平台; n 表示物流信息平台资源共享的企业或单位的个数; k表示物流信息平台资源“共用”企业或单位的个数,且n ≥k ;1/ n 表示每个物流信息平台资源共享企业或单位的投入。

物流信息平台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整合物流信息系统的信息资源,完成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实现信息共享及整合现有的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目前在物流运输管理中, 常用的运筹学方法有线性规划和动态规划。其中线性规划是目前在物流管理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优化法, 它的理论已经十分成熟, 可以应用于生产计划、物资调用、资源优化配置等问题。它主要研究的是经济管理活动中经常遇到的两类问题: 一类是在有限的劳动力、设备、资金等资源条件下, 研究如何合理安排生产计划, 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另一类是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的目标( 生产指标或其他指标) , 研究如何组织生产, 或合理安排工艺流程, 或调整产品的成份等等,以使消耗的资料( 人力、设备台数、资金原材料等) 最少。其中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在约束条件为的条件下,求目标函数,式子中都是问题给定的常数。对问题的限制条件用有关变量的等式或不等式表达,称为约束条件,其中约束条件分两部,线性方程组叫主约束条件,变量的约束叫约束(决策)变量,满足约束的叫最优解,其相应的S值叫最优值。根据物流系统的客观环境,借助于科学的数学分析、实验仿真或经验判断, 在已提出的若干物流系统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满意方案的决策行为。如制定投资计划、生产计划、物资调运计划、选择自建仓库或租赁公共仓库、自购车辆或租赁车辆等等。物流决策多种多样, 有的简单, 有的复杂,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化分为很多种类型, 实现区域物流系统建设及区域物流发展规划,实现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传递,满足不同客户的信息需求,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

三、结束语

在信息经济社会中,信息平台建设已成为物流发展的焦点物流信息平台成为一种典型的基础设施需求。物流标准化的推进、远程通信设施的建设、主数据等基础数据库的建设等都是物流信息平台所涵盖的重要内容。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典型特征,从而有利于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全面推进。但为了整合资源及整体的最优化运用运筹学进行运输模型线性规划。从而全面实现信息共享、数据共用和信息互通,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使物流信息化平台的构建成为必然。

参考文献:

[1]秦裕瑗秦明复:运筹学简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赵振峰崔南方陈荣秋:区域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定位及运行机制研究[J].物流技术,2004(4):631

[3]年东猛石伟张晓萍:运输企业物流信息平台的设计及实施[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9):641

[4]Thomas J.Goldsbya,James A.Eckertb.Electronic transportation marketplaces: a transaction cost perspective[J].IndustrialMarketing Management,2003,(32):187~198

上一篇:IT产品的逆向物流分析 下一篇:发展绿色物流 实现交通运输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