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泥塑教学初探

时间:2022-07-15 12:57:44

小学美术泥塑教学初探

泥塑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一部分,是向学生进行美术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和手段。通过泥塑作业,既可培养学生的美感及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创造力,又可以发展和锻炼学生手部骨骼和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同时还能培养细心、集中注意力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几年来我一直坚持进行泥塑教学,在低中高各个年级进行了一些摸索与尝试,取得了一些心得体会,现与大家分享和探讨。

一、掌握年龄特点,注意循序渐进

泥塑作业和其他各科教学一样,必须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严格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注意教材的顺序性,绝不能由老师凭空想像或操之过急,脱离实际过高要求学生。

我上一年级的第一节泥塑美工课从熟悉泥的性质开始,先给学生每人发一团泥,让他们拿在手里看看泥会变得怎样。有的说:“我用劲捏,泥就有许多手印子。”还有的说:“我用手指一戳,泥上就会有一个小洞。”我肯定了学生的发现,说:“因为泥是软的,所以你想让这团泥变成什么样,它就变成什么样,现在老师想用这团泥捏一只小兔子,你们看,一只小兔子捏好了,你们说有趣吗?以后老师要教给你们许多本领,学会捏各种各样的东西。”这样就激起了学生学习捏泥的兴趣。接着,我又从捏泥的基本技能开始,教会学生怎样团圆,怎样搓长,怎样压扁,怎样压坑,等等。之后逐步教会学生用砌合的方法及从整体中拉出二部或几部分等较复杂的技能。捏的物体也由单一的皮球、烧饼、筷子到较复杂的圆柱体、蛋形等几种基本形体粘在一起的物体,如熊猫、兔子、鸡、鸭等,然后再学习塑造更精确、并带有一定情节和场面的作品,如:“可爱的动物园”、“三只熊”、“龟兔赛跑”,等等。

二、运用直观教学法,注意突出难点和重点

在泥塑教学中,要让学生塑造出一种物体,首先要使学生对他们所要塑造物体的形态、轮廊认识清楚。在教学中,我尽量多地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实物或老师的范例。观察时,先让学生知道所要塑造的物体的范例,还要让学生知道所要塑造物体的名称,和学生一起分析所要塑造物体的特征,然后再进行示范。在示范过程中,除了先告诉学生是用什么方法塑造的,更主要的是注意突出所要塑造物体的难点和重点。这样,既缩短了老师示范所占用的时间,又使学生明确了学习重点。如:我教学生捏盘子、饺子、篮子时,就重点教他们学习捏边的技能,告诉学生用大拇指的边和食指夹着泥,均匀地沿着泥团转就行了。在教高年级学生捏人时,先让学生观察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告诉学生以上半身为标准,手臂比身体稍长些、腿比手臂稍长些、稍粗些。在教学生捏动物时,先让学生找出所要捏的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在教捏长颈鹿时,突出了长长的颈和细长的腿;在教捏猴子时,突出了猴子头部的特征(凹陷的双眼和尖尖的嘴巴)以及这些特征的塑造方法。这样边示范边分析讲解,使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表现在手上,从而能比较顺利地学会老师教给的技能,也培养了独立完成作业的自信心。

三、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上泥塑课时,我尽量注意布置一些与主题有关的情节,提供一些必须的辅助材料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教二年级学生捏饼干、元宵时,先在桌上放了一个大芭比娃娃,启发学生说:“今天漂亮可爱的芭比娃娃到我们班上来做客,我们用什么东西来招待远方的客人呢?大家做些我们家乡特有的点心来招待贵客好吗?”这样,学生们都能以主人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去做各种点心了。又如在教学生捏小鸡、小鸭时,我预先捏了一个扎辫子的人,同时用积木围起来,布置了一个饲养场。我告诉学生说:“这是一位饲养员阿姨。早晨,饲养员阿姨把饲养场打扫得干干净净地等着小鸡、小鸭呢!今天我们每人捏一只小鸡或小鸭送到饲养场去好吗?”当小朋友看到这样形象逼真的饲养员阿姨和饲养场时,都迫不及待地要学着捏起来了。

泥塑作业是学生十分喜爱的作业,因为捏泥塑和其他手工一样是一种造形活动,它符合学生喜欢活动这种心理特征。学生在捏泥的过程中,不仅动手而且动脑,因此,在发展手部肌肉、骨骼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和想像力。

通过泥塑教学,能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情感,使他们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美的欣赏能力,以达到陶冶性灵的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必须练好基本功,在教学中力争做到语言简练、明了,示范形象正确、生动,爱护学生的劳动成果及创造精神,把泥塑同课堂游戏活动教学结合起来,这样既丰富课堂内容,又易于掌握和提高泥塑技巧,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先锋小学)

上一篇:感受门罗,仿佛微有光 下一篇:探寻学校成功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