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教学理念,提升音乐素养

时间:2022-08-23 04:44:01

“刷新”教学理念,提升音乐素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创新已成为提升教学成效的核心动力。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法过于呆板、教学手段得不到优化、课外拓展得不到推广等方面的弊端,教师往往喜欢从专业角度对学生进行音乐理论和技巧方面的训练,使得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制约高中音乐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随着新课改的一声号令,我们一线教师开始重视并深入思考变革课堂教学这一问题,笔者也开始尝试运用各种方法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以期能更好地落实高中音乐课程教学目标,并收获一定的成效。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创新高中音乐教学理念谈几点想法,供同行参考。

一、创新课程体系,注重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一个好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我们知道,教学内容虽然是一个系统,但它却是可分可合的。教师可以在保持原有系统的前提下,把教学内容分开成一个个构件、一个个单元,或者把一个个构件或单元合并成一个系统进行教学,以构建一个全新的课程体系,优化课堂教学。例如在人音版《音乐鉴赏》中的必修模块的少数民族音乐的教学中,我融入了通俗的音乐作品,如韩红的具有藏族民歌特点的《家乡》、布仁巴雅尔的具有草原风情的《吉祥三宝》、腾格尔的具有蒙古族民歌的《天堂》等这些感情饱满又抒情的歌曲,通过吸纳一定量健康的通俗的音乐,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在聆听中愉悦身心。

二、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努力创设各种情境,以兴趣做为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因此,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立足于课堂,提高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提升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以《黄河大合唱》一课为例,本课的难点是使学生了解这支乐曲的创作背景和其中包含的民族抗争精神与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伟大力量,为此需要教师让学生首先理解这首作品的词、曲作者及创作背景,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上个世纪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音乐家的创作故事,深入了解《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的八个乐章展示,感受、体验其丰富多彩的音乐情绪。然后,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大合唱是一种多乐章的大型声乐套曲,包括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与轮唱,有时还可以穿插朗诵等形式,只有在让学生了解了作品内涵以及群众大合唱的相关知识后,才能让学生在非常熟悉的乐章中增强对这些艺术形式表达的效果的了解,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升音乐教学效率

在新课改下,适合学生快乐学习和终身发展的教学方法是引领课堂教学深入改革的力量。这不仅是提升音乐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也能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感受力和鉴赏能力。因此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思考并探索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对整个教学手段、教学环节和课堂布局都能做到精雕细刻,用不断更新的教学方法来改变枯燥单一的学习过程,使每一堂课都充满乐趣。例如在学习《阳关三叠》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多渠道收集有关“爵士乐”的资料,并自选展示作业的形式。在课堂上,每个小组各派代表,利用手抄报、网页资料、小册子、课件等形式展示了爵士音乐的相关信息,将爵士音乐的起源、使用的乐器、发展与流派、演奏的形式、风格与特点、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等内容进行交流展示,在课堂上收获了很好的效果。再比如我在课堂上开展了一次以“月”作为主题意向的多元文化教育,让学生在课后自行搜集资料,以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古典名曲的传统文化的了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心灵。

四、创新考评模式。多方面衡量学习效果

在新一轮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不仅对课堂教学赋予了新的视角和空间,也建立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音乐教学评价体系。基础教育中的任何课程,必然会有系统的知识技能体系。因此对于高中音乐课程来说,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是必要的,但是,我们不能单纯地以乐理知识和识谱技能作为评价学生对音乐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的主体,而要将情感、态度、兴趣、智慧等因素紧密结合,创新考评模式。现代教育评价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做到对学生进行综合、全面、完整的评价,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既要体现客观评价,也要关注个性差异;既要使学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也要善于激励学生,给学生向前迈进的巨大动力,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由此使高中音乐课成为引导学生健康向上、乐观积极的精神基石。

总之,教学活动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关系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更关乎一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教师应深入分析当前高中音乐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将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他们感受音乐的独特魅力,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作者单位 山东省滕州市第三中学)

上一篇:一线表扬学(一) 下一篇:如何培养小学数学低年段学生的提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