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聋哑学校班级管理中的学生人格的培养

时间:2022-07-15 12:47:43

浅谈聋哑学校班级管理中的学生人格的培养

特殊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残疾人回归到主流社会,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去,减少与正常人的差距,成为能够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聋哑学生作为特殊群体的一部分,回归到主流社会的前提是,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同正常人相比,其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受到更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如:学校封闭式的管理使聋哑学生接触外界事物少,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和认识事物;家庭的或溺爱或冷漠或粗暴的态度会影响聋哑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会导致聋哑青少年追求物质享受、急功近利的思想。

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我们时常反思,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如何紧跟时代步伐,如何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呢?

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和健全聋哑学生的人格,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提升班主任素养,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者,对于聋哑学生来说,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有限的校内教育资源,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和感染着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而网络时代的学生,即便是双耳失聪的聋哑人,思维也更加活跃,知识面也更广泛。做为一名特教教师,如果总是局限于自己所学的专业领域,显然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增加自身修养,从而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崇敬。

二、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前提。不管是师生之间,还是生生之间,甚至学生将来走入社会后的人际交往,都离不开沟通。而沟通能力恰恰是聋哑学生的弱点,一是因为自身的残疾,可沟通的对象很有局限性;二是聋哑学生的表达能力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沟通技巧。因此,在培养聋哑学生的沟通能力时,班主任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用良好的感情基础,为学生搭建沟通的平台。

学生到中学阶段,手语和书面语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沟通积极性。其实,不是学生不愿意交流,而是交流的对象太少。聋哑学生的家庭中,因为学生多数住校,许多家长也是以“不会手语、没法说”为由,拒绝和这样的孩子交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聋哑学生不爱交流的现状。

我在班级管理中,注重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为他们搭建沟通的平台。如,开展课前三分钟活动。每次上课前,按学号让学生到台前发言。内容可以是新闻,或是发生在身边的事,或是讲一个小故事等等。再比如,我会利用值班时间,把学生聚集在自己身边,聊聊每个学生的爱好、家庭情况、家里发生的事情,为了增进感情,还会加入自己的一些事情,这样亲近的和学生交流,增加了学生的归属感,让学生信任老师乐于和老师交流,良好的感情基础从而产生,从而乐于接受教师讲解的道理,产生对道德观念的认同感。

其次教授学生沟通的技巧,要让学生在交往中树立平等的观念,养成谦逊热情的态度,要善于倾听他人讲话,学会宽容, 乐意接纳不同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好感和支持。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塑造聋哑学生诚信、善良的高尚人格

初中聋哑生在心理特征上还处在人格化的过程中,他们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思维敏锐,但片面性比较大,具有很大的冲动性和闭锁性。为此,科学的教育,合理的引导,成为班级工作的特点。为充分发挥班级集体的教育功能,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让学生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和奉献精神。例如,为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集体观念而举办的“相亲、相爱”主题班会,通过查找资料、发言讨论,使同学懂得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和捍卫集体主义观念。此外“爱,在你身边”,“青春畅想曲”,“我的理想”等主题班会,让同学们进一步明白了人类需要友好相处,友爱、奉献是人类的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是在这具体的班级活动情境中,才能形成同学们良好的人格特点。

四、发挥榜样作用,帮学生树立人生目标

在聋哑学生的生活中,最大的障碍是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这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我们经常对学生讲解一些残疾人士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事迹,如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霍金、盲聋哑作家海伦凯勒、高位截瘫的张海迪、聋哑舞蹈家邰丽华等,这些残疾人的成功事迹,会从心灵上给学生以很大的震撼,让他们明白,只要努力拼搏,残疾人就可以同正常人一样会获得成功,会受到人们的尊重。我们还请优秀的毕业生回校,讲述他们的生活轨迹,让身边熟悉的人成为聋哑学生生活中的小目标。

五、开展普法教育,导之以行,建立明确的行为目标

近年来,聋哑人犯罪成上升趋势,团伙做案明显增多,而且多数是受过教育的聋哑人犯罪。这不由得引起我们的深思,为什么许多在校时老实听话的学生走入社会后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呢?我在协助公安机关的多次案件中,总结出,聋哑学生的法制观念淡泊,甚至可以说是法盲,造成了他们的是非观念不分,思想意识淡泊,最终被不法分子利用。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加强了在校生的法律教育,开展普法课程,就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及时地展开教育,明确地告知聋哑学生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如,我校有一名学生不想上学,又迫于家长的压力,就让在校的同学拿棍子把她的手腕打肿,然后以有病的名义回家。打人的同学主动向老师承认,但认为是同学叫他打的,不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我就以几年前参与审理的一个案件为例,同样是一名聋哑人,只在旁边看同伴砸车偷包,自己没砸没偷没分钱,结果同样被判刑,告诉学生,这是一种错误的“友谊”概念,从法律的角度,你的行为和那名聋哑人的行为一样,都是违法的,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通过普法教育,帮助学生建立了明确的行为目标。

总之,聋哑学生健康人格教育是一项复杂的艰巨工作,也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只要我们特殊教育工作者强化人格教育意识,肩负起教育者的使命,充分发挥人格教育功能,就能培养出具有健康人格的聋哑学生。

上一篇:历史课改中的几点体会 下一篇:浅谈对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评价设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