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宅男宅女"的住宅区外部空间思考

时间:2022-07-15 11:32:41

基于

摘 要:现代都市涌现出一新型群体——“宅男宅女“,除了科技、家庭结构等原因,与居住区外部空间质量有莫大的关系,“道”、“景”、“事”、“域“要素的改善,对减轻集合住宅空间分割所引发的邻里隔阂、人性冷漠和家庭萎缩对社区融合与交往的阻碍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宅男宅女;住宅区外部空间;人性化

1 引言

交通的纵横和服务业的扩散,使人行、货运变得简单快捷,人们积累了大量自由时间,有更多的机会到外部空间进行人与空间、人与人的互动等自发性活动。但研究证明,26%的受访者和邻居之间不认识,根本不了解;38%受访者与邻居之间仅限于打招呼,并未过多地说话[1];热衷于待在家里(“宅”)的“宅男宅女”(简称“宅人”),无疑悖逆更深层次活动的存在与发展。

2 寻求人性化的基点

现代居住区外部空间中柔软的草坪、整洁的地面、起伏的喷泉、典雅的亭廊为何不能演变为“宅人”的交往空间?除了科技、家庭结构等原因,主要归结于现代集合住宅外部空间体验感的缺失,即场所“人性化”的不足。人们高质量的生活追求,使“人性化”成为一个重要的目标。那“人性化”到底是什么?又体现在什么地方? 经过观察与体验, 笔者认为:在现代集合住宅外部空间中,人性化基点位于不同个人、不同家庭、不同群体的细节之中,能诱发他们积极地在外部空间长时间逗留,并尽可能地满足这些受众多层次需求。这应是住宅区外部空间最“人性化”的体现,也是理解“宅人”行为的基点和目标。

3 “宅男宅女”对住宅区外部空间的人性诉求

符合人对空间需求的公共性空间称为社会向心空间[2],那什么样的需求能促成“宅人”对住宅外部空间的介入?这也许该仔细推敲住宅区外部空间的环境要素,落实“宅人”的人性诉求。

3.1 有“道”可行 多数老年人不适电梯的“考验”,更经不起阶梯“折腾”;青年人更乐意把楼间移动时间和精力用在网游上;而儿童难以独立活动。同时,住宅区内的机动、非机动、步行等“道”互不干扰,人群和活动在空间上过于分散,这必然导致功能“孤立”,而户外空间生活是一种自我强化的过程。如果机动或步行均以慢速行进时,就没有必要设置多余的“道”将逗留区域和交通区域域分隔开来。况且,无论传统四合院,还是现代住宅楼,出入家门的“道”是最广泛的活动。对于漫步的人群,嬉闹的儿童以及“宅”外的人来说,系统的“道”将会使许多活动相互萌发,相得益彰,如玩耍、伫立、交谈等,都始于人们实际参与其他事情的时候,或者始于到某处去的途中。人性规划的“道”,对于促进相遇和交往起到微妙而又重要的作用,人们可以有选择地经过各个潜在的交往空间,然后加入适合自己的人群,空间选择权通过“道”归还到人们手中,避免迫使人们进入没有欲望的空间。分离人性的“道”,必然导致户外空间的“人气”缺失。针对户外空间稀少的自发性活动以及人群,有必要将尽可能多的活动与“道”进行“穿”、“擦”起来,创造“宅人”甚于“自我空间”的户外意愿和动力。

3.2 有“景”可观 人性的自然景观是现代住宅林中难寻的“绿洲”,但非纯粹的“绿被子”,而是保持较为原生态的、乡土的自然景观,富有情感的寄托场景或空间,能映射人们往日的趣闻轶事。人们强烈亲近自然的喜好,使他们渴望触摸植物自然生长的枝叶,想要置身于自己熟悉的自然环境中,那些似曾相识的植物正是场所归属感和亲切感的体现,甚至泥土中的蚯蚓都能让人们产生神秘又兴奋的童心情绪,如今这些景观多为砖石水泥替代。激情澎湃的水景、小桥流水人家也应该反映场所的历史和文脉,与居民形成生活契合点。

人看人是人的一种习性,人们伫立、停留、行走的时间多用在看别人和被人看上面[4]。人群活动作为空间动态景观,是增强公共空间吸引力一种有效的方式,爱好滑板、旱冰的少年,跟父母嬉闹的儿童,下棋、跳舞的老人,其周围总是重重围观者,新的活动便在进行中的事件附近萌发了,促发区域边缘人群数量和活动规模的“连锁性”反应,空间“人”的气氛便被逐层塑造起来,“宅人”的自然天性也必将被环境所激发。如果要在便捷隐私的后花园,还是临街的前院之间作出选择,人们常常会选择住宅前面,因为那里有更多与人有关的景可看,也可自由参与和退出。

3.3 有“事”可做 人都有从事某行为以排遣寂寞和与人交流的需求[5],比如一个老人想要加入几个正在小区广场打太极的人,一群青年想要加入另一场正在进行的球赛,一个小男孩想要和几个小女孩一起玩沙子,原初活动也得以吸纳更多的参与者,并以约定的形式长期出现,“宅人”也就开拓健康的户外生活。在住宅外部空间,除了要有散步、小憩的条件,还要提供不同人们群体并行多种活动场所,让人人有事可做,有事可做才能让空间产生正效应,不同的活动发生才能使人们感受到空间的生命力,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捡菜、晾衣服、修理等琐碎的家务转移到外部开放空间中,可以带来更令人意想不到的群体交往。在现代社区条件下,买报纸、洗车、锻炼等并非单纯目的,而是外出或参加户外活动的一个借口。显然,许多人完成这些目的所花的时间比单纯行为所用的时间要多得多。如果低层以及高层居民一些小规模活动位于人们进出或者可以照看儿童玩耍的地方,那么基本的的劳作便与其它潜在的必要活动融为一体。

3.4 有“域”可留 对于户外交往空间的自我强化而言,提供相遇的领地更为有效,有明确边界的区域容易形成积极空间(Positive Space)[6],有很强的聚集力。在户外空间中有明确边界划分的专属领地,除避免空间的使用冲突,最大的作用是赋予人们的场所感,如喜爱篮球的少年可能在居住区某区域找到打球赛的队友,儿童可以找到一起堆沙子的游戏伙伴,老人可能在一棵树下偶遇其他下棋的老人并从此成为这里长期的棋友,在这些特定区域,可以使参加活动人猜想到:坐在自己旁边的人是否和自己有共同的兴趣,迅速找到搭讪的切入点,交流得以开始。虽然近距离交流可以获得强烈的行为互动,但有些人更需要一定间隔的安全视距,既可以很好地体验别人,又无介入其中的尴尬感,这种舒适的区域具有人性的安慰性。例如:文静的女子愿意藏在远处观看男子的篮球赛;老人喜欢观看孩子们玩耍,却不想被吵闹声打扰,因此选择离孩子的场地有一定距离的位置观看,这些都充分肯定了安全区域的必要。将运动场地设置在低洼下沉的区域,周围自然高起的地形边界就很容易引来大量的人群。因此,场地的边缘往往要布置多种形式的休息设施和较为私密的空间。但是,密集的现代住宅区常常忽略和限制人们融入人群的聚集点和被看的潜在展示区域。

当然,户外空间也应注意领域形式的开放性和内容的丰富性。有些领域虽然很开敞, 却是大而无当,人们在其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根本不可能实现公共空间应有的价值。

4 结语

“宅”本意上代表某一类群体的特殊生活状态,分析其弊端与住宅外部空间关系,不仅要求在社区建设中,还要在统筹的城市规划上重视生活化、贴近化的居民多样空间构筑。追求恰当的形式与人有机结合,使空间真正促进居民有效沟通,从而减轻由于集合住宅空间分割所引发的邻里隔阂,人性冷漠和家庭萎缩对社区融合与交往的阻碍。

参考文献

[1]宋文慧.城市集合住宅过渡空间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

[2]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29-30.

[3]扬 盖尔.交往与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65-68.

[4]阿尔伯特 拉特利奇.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10-23.

[5]克莱尔 库珀 马库斯,卡罗琳 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84-85.

[6] 芦原义信,尹培桐译.外部空间的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12-14.

作者简介:赵文进(1988-),男,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应用与景观设计。E-mail:

上一篇:常春藤盆栽技术 下一篇:EXCEL函数在林业统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