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视角下高考弃考原因探析

时间:2022-07-15 11:22:49

教育公平视角下高考弃考原因探析

一、高考弃考现象凸现

高考,在中国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高考一旦成功,那么这个人及其家庭的命运都可能随之改变。当今时代,这种命运的变革,对农村和家境贫寒的学生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缺少其他成才的途径,只有依靠相对公平的高考作为跳板。

但是,读书改变命运的观念正受到现实的挑战。据教育部统计,扩招以来,全国各地高考报名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到2008年全国大部分省份的高考报名人数达到连年增长的顶峰。2009年高考报名人数开始出现下降趋势。2009年6月2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2009年高考报名人数约为1020万人,比去年约减少近40万人,其中84万是应届高中毕业生。2010年,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弃考人数接近1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农村的考生,他们多数选择读职校学技术或者直接打工。2011、2012年,各地高考报名人数呈现持续下降。

表一 2008-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报名人数

(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在线,整理而得)

二、概念界定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这两个基本方面。教育权利平等,是指社会成员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机会均等,是指社会成员有均等的机会利用公共资源接受教育。实现了教育权利平等之后,教育机会均等就成了教育公平的核心内容。教育机会均等主要表现在公民不因种族、民族、地区、城乡、阶层、性别等出身差别而导致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对于学生而言,主要表现为入学机会平等。

石中英认为:教育公平或公正是现代社会中政府在教育公共资源(机会、权利、利益、条件等)供给或配置过程中所应坚持的“应得”原则和所应实现的“相称”关系,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教育资源的平等、均衡、合理安排与有效利用,以保障和促进不同的个体或者社会群体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其所应得。周洪宇认为:“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郭彩琴《教育公平论》一书中把教育公平定义为:“一种配置教育资源的合理性原则。” 简而言之,根据公平的含义,教育公平应该指全体社会成员可以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公共教育资源。

三、原因分析:“弃考族”显现的是教育不平等

弃考现象背后隐藏的教育公平问题,令人深思。

(一)大学学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公平

“弃考族”中,经济因素是主要障碍之一。对贫困地区孩子来说,上大学是相对光明但路途坎坷的道路。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年2月22日的《社会保障绿皮书: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2)》显示,中国教育发展公共教育投入偏低。据统计,1989年至今中国大学学费增长了至少25倍。现在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一个城镇居民4.2年的纯收入,需要一个农民13.6年的纯收入。仅以我国高校当前基本学费标准5000元/年计算,这一标准是农村居民纯收入(2008年为4761元)的105%。这还不包括生活费、住宿费、教材费、交通费,以及参加各种培训、考证的费用。在发达国家,大学学费标准,通常不超过国民可支配收入的20%。而中国教育的花费,占农村家庭收入的比重已超过30%。农村学生家庭与城市学生家庭经济收入相差巨大,却要采取同样的入学收费标准。可以想见,他们绝不是不想上大学,而是上大学的条件与可能性对于他们来说是个困难。毫无疑问,他们是被动而无奈地放弃高考。我国教育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不应受到财产状况的限制。这是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的最低底线。

(二)“新读书无用论”显露阶层公平缺失

如果一个修完学业的毕业生不能找到相对好的工作,那么在这场读书改变命运的博弈中他就输了。“好不容易跳出去了,过四年又回农村了,读书还有用吗?”看到在家待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许多考生及家长产生这样的疑问。长久以来,中国人有两个出身:家庭和大学。农村人要跳出“农门”做城市人,大学生则要想方设法跳入“龙门”做体制内的人,可是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使得家长和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严重受挫。高投入、零回报的教育,助长了“新读书无用论”的蔓延。

从社会学角度看,升学是一种有效的社会流动方式,它对社会阶层构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正是公共教育为人们在社会阶层上升中提供了相对公平的起点,抹平了“出身”的差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关系逐渐出现劳动分工的差异并演变为身份差异。收入越高的人,如私营企业主、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各种技术人才在社会中享受较高的身份;而收入越低的人,如农民、小商贩、进城务工者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逐渐降低,沦为弱势群体。由于这些新的阶层变化,新的教育公平问题也应运而生,就是阶层公平缺失。有了钱,就能进入比较好的学校,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有了权,就能通过权力运作,让自己和后代享受优秀的教育。超社会资源或者强社会资源的占有者,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中占有强势地位,而弱势群体越来越失去公平的平台,从而形成“强者愈有”的马太效应。

但是,“读书无用论”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就业与高考是两回事,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取决于除了读书以外的各种因素。所以,读书无用论反映的不是人们对读书是否有用的思考,而是人们对阶层流动不公平的呐喊,是对公平畅达的求学上升途径的渴望。

(三)录取率对农村及贫困地区不公平

据广东省社科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城市和农村人口比例基本相当,理论上在校农村大学生和城市大学生的比例应该是1:1,但现实是20世纪80年代比例是1:2,现在比例却是1:4.65。根据2011 年的录取数据,以北京大学为例,每万名考生考入北大的比例,安徽为1.27,广东为1.4,贵州为1.48,河南为1.87,北京为52.5。安徽每7826 名考生中才有一人能上北大;北京每190 名考生中,就有一人可以上北大。北京学生考上北大的几率是河南考生的28 倍,是贵州考生的35.4 倍,是广东考生的37.5 倍,是安徽考生的41 倍。

极度不平衡的数字让我们看到,我国公共教育资源的投入与配置在地区之间存在差别,尤其是城乡差距更加明显。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主要分布在非重点的地方院校,他们在录取过程中显露出明显的劣势。一方面由于农村教育的起点低、基础薄弱,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本身就处于不一样的起跑线上;另一方面占据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城市学生,却还享受到相对较低的分数线和相对较高的录取率。

三、弃考族带来的反思

公平正义是一切宗旨,是核心价值观。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过程,其本质是不断突出以人为本的关怀,不断回归教育本身的过程。要改变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现状,就要从以下几方面相应作出调整和探索:

(一)改革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完善对弱势群体的补偿机制

高校应完善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增加教育投入,稳定教育发展的成本,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收费制度,减轻贫困学生入学的经济压力。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助学政策体系,加大贫困生资助的政策扶持力度。我国虽然形成了以助学贷款为主的“助、减、免、补、勤”相结合的高校贫困生助学体系,但由于财政政策不到位,使这种体系的各种资助方式存在很多局限性。要制定相关政策,按学生比例加大国家奖学金的财政支持额度,扩大奖励面;要争取通过多种途径,广纳财源,争取社会各界参与助学。

(二)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建立资源共享的动态平衡机制

教育资源的分配,实质上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城乡教育资源之间的博弈。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现象客观存在,极大地损害了教育公平的原则。要改变过去高等教育资源向重点高校集中的局面,公平分配教育资源,提高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缓解高考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激烈竞争。建立动态平衡机制,使优质教育资源能够共享,从制度和资金上鼓励重点高校的教师互相交流,建立对口支援机制,以强带弱,逐步提高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质量,进而缩小区域之间、校际之间高等教育资源的差距,保证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三)加大对薄弱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健全高考录取制度

录取的竞争,本质上是对国家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争夺。因此,搭建公平的竞争平台相当重要。对高校的分布进行合理调整,平衡高校地域分布,适当增加中西部地区高校的数量,并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建设或提高本地区高等教育水平,用高质量吸引考生,平衡高考录取的城乡省际地域差异。要实现高考招生机会公平,在当前,应该对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进行改革:取消加分奖励制度,改良配额制,各省区的分数线应该适当参考各省区考生比例和人口比例,按一定的权重最终确定,从而保证部分群体接受教育的机会。

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应置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地位,要保证教育公平问题在一个有机系统内得到合理解决。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个纲领性文件中,鲜明地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理念始终贯穿其中,这是社会的进步,道义的回归。

参考文献:

[1]石中英著.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31

[2]郭彩琴著.教育公平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36.

[3]刘民权,俞建拖,飞.学费上涨与高等教育机会公平问题分析――基于结构性和转型性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2).

[4]王静文.高考弃考现象呼唤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7):165-166.

[5]王余娟,彭曦.高考弃考背后的城乡教育差距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4): 95-97.

[6]高招调查报告会:1977-2011高考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EB/OL].中国教育在线http:///html/g/re

port/report1.shtml#baogao1_1_4.

上一篇:小学教师树立威信的必备条件 下一篇:幼儿园师幼互动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