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师幼互动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时间:2022-07-28 03:32:21

幼儿园师幼互动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幼儿园教育纲要》非常关注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提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但是现实的幼儿园师幼互动现状是不容乐观的。

案例一

上午户外活动快结束时,孩子们惊喜地发现,院子里出现了一只毛茸茸的、可爱的、浑身雪白的小狗,这一重大发现使孩子们喜出望外,他们纷纷上前围在小狗身边,有的蹲下身子摸摸小狗,有的关心地询问:“小狗,你的家在哪儿?你迷路了吗?”还有的想抱起小狗,让它暖和暖和……正当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讨论时,老师的声音传过来,“你们围在那儿干什么?到时间了,该回去了,快过来排队……”在老师的一再督促下,孩子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小狗……而回到活动室后,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是“小动物怎样过冬”,因为按照周计划,本周的主题是“冬天里的小动物”。

案例二

教师:“请你像我快坐好。”幼儿:“我就像你快坐好。”

教师:“小手儿放哪儿?”幼儿:“放腿上。”

教师:“嘴巴?”幼儿:“闭闭紧。”

教师:“眼睛看哪儿?”幼儿:“看老师。”

以上这些事例在我国现实的幼儿园普遍存在着,结合这些案例,仔细思考幼儿园班级中的师幼关系,幼儿园班级师幼关系的确存在一些问题。

一、幼儿园班级师幼互动现状分析

(一)计划控制下的师幼互动

在幼儿园班级生活的师往中,教师与幼儿应该是平等交往行为的主体,在师幼互动行为的发起和行为反馈方面具有同样的主动权。但是,在现实的幼儿园班级生活中,教师计划、组织着幼儿的一日生活,他们不但是互动行为的发起者,而且还是互动过程的控制者,幼儿往往处于服从、依赖的被动地位。大部分幼儿园都制定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直至日计划,在日计划中,一般幼儿园都有详细的活动安排,每个时间段干什么都是固定的,可以说,幼儿是生活在计划之中的。“计划性”主导了幼儿的生活,教师被脑海中的计划所牵引,把孩子的一日生活纳入教师的控制之下(如案例一),常常忽略、制止来自儿童亲身经验的、感兴趣的活动,无视幼儿的兴趣、爱好,不真正关注孩子的感受,倾听孩子的声音。幼儿被期待的应该是做一个乖孩子,听从教师的教育与指导,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成为配合教师的教育内容与教育行为,被严格地限制在一定时间与范围内的活动中。这种交往是缺少实质性意义的“刚性计划控制下”的交往,丧失了人类日常互动所特有的灵活性和动态生成性,幼儿体验不到真正互动所带给人的那种平等、尊重、积极、美好的内心感受,导致幼儿主体性的缺失,阻碍了幼儿良好的发展。

(二)规则控制下的师幼互动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非常重视幼儿的纪律、秩序、习惯,有着一系列的硬性规定,师幼互动交往行为中大多数是教师要求与维护班级规则的(如案例二)。繁琐的规则控制住了幼儿的生活,幼儿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没有自己的主动权。在很多幼儿园,幼儿能不能多玩一会自己想玩的玩具,能不能和要好的朋友聊一会儿天,能不能离开自己的座位去喝水等等,都得经过老师的许可。这些规则是教师制定的,并通过反复说教的形式让幼儿必须遵守,教师一般不会和孩子们一起探讨幼儿园中为什么会有规则,以及怎样在幼儿的参与下制定规则;相反,教师理所当然地认为应该为幼儿制定规则并要求孩子遵守它,并在反复要求和强制的干预下,要求幼儿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并对幼儿遵守规则的情况作出武断评价。这种严苛的教育行为控制了幼儿的思维和行动范围,师幼之间美好的情感被僵化为一种权利与服从的意志体现。

当然,由于幼儿生理与心理的不成熟,服从成人的权威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幼儿只是一味地盲目服从成人的意志、按照成人的要求去行事,不要说难以获得他们作为人的尊严,甚至连基本的作为人类行为特征的自主性、计划性、创造性也不可能得到发展。[1]

总之,在实然的幼儿园班级师幼关系中,教师往往在师往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他们把幼儿看作年幼无知的人,主持掌控着幼儿班级活动的方方面面,幼儿缺乏主体性,被迫接受教师的权威、控制或操纵,所以师幼在人格上是不平等的,是计划控制下的、规则控制下的交往。

二、创设良好的幼儿园师幼互动对策

(一)“我与你”的平等对话关系

人既是生活的主体,也是人际关系中的主体,人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交往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2]因此,在幼儿园师幼关系中,教师并非师幼关系中的唯一主体,幼儿同样具有主体性。

在班级生活中,教师和幼儿这种双主体的交往关系可称作互主体性或是主体间性,具体表现为我―你的平等对话关系,这种对话关系是以尊重与信任为前提的,教师尊重幼儿个体发展的差异,尊重他们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感受,幼儿时时体验到被尊重的内在尊严感,他们对教师充满了信任与爱,在教师面前畅所欲言,这种对话是情感的交流和体验的交融过程。“对话不仅仅是指二者之间的狭隘的语言的谈话,而且是指双方的‘敞开’和‘接纳’,是对‘双方’的倾听,是指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这种对话更多地是指相互接纳和共同分享,指双方的交互性和精神的互相承领。”[3]在‘敞开’和‘接纳’中,教师与幼儿彼此激发、相互感染,获得主体间的互相理解和视域融合,幼儿与教师都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得主体意义上的发展。

(二)计划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必须“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主张,幼儿园的课程须预先拟定,但临时可以变更。[4]所以,在现实的幼儿园班级生活中,教师不应该以严密的计划表武断地控制儿童的活动。相反,教师应做到计划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教师应制定弹性的时间表。提供幼儿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尝试探索事情的前因后果,发展他的认知方式,体验到自我主宰、自我控制的精神力量,积极建构他们关于世界的意义。

2. 教师要力求计划性与动态生成性的统一。首先,计划内容包括要为幼儿提供富有刺激的环境,具体包括分析幼儿需求、选择合适材料、充分利用活动空间保证幼儿充分探索等等。瑞吉欧教育的特色之一是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他们将环境视为“一个可以支持社会互动、探索与学习的‘容器’”。[5]另外,幼儿与情境互动的探索活动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幼儿活动以及幼儿的反应,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不断生成新的问题,教师要抓住教育契机并学会灵活应对。

(三)在自主体验中领会到规则的重要性,养成规则意识

体验是指人从过去经历过的事情中获得的经验。它是一种图景思维活动。其中“图景”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整体性存在,它同时包含着个体人的生活阅历、当下生活场景和未来人生希冀,其显著特征是整体性、现场性和超越性。[6]由于体验不是以单纯知识灌输为主的逻辑思维,而是融合认知、情感等因素为的思维活动,因此它更能打动幼儿,培养植根于幼儿心灵深处的规则意识。

体验可以在日常的生活实践活动中展开。幼儿在实践中的需要是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极佳契机,比如说玩滑梯时,教师先让幼儿体验不排队的混乱,然后再体验排队为玩滑梯带来的便利与快乐,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排队的意义”,并产生内在需求。另外,可以让幼儿在交往中自己去尝试,依据伙伴的的反馈情况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如,幼儿想玩别人的玩具,他可能先去抢,遭到伙伴的谴责后,幼儿就可能改变策略,用商量、请求的手段来获得玩具。

总之,在实践和交往中,幼儿理解“规则”的意义并产生需要得到满足的愉、成功感,从而对良好行为的内化起了有力的促进作用,最终使得良好的行为成为自觉自愿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刘晶波.滥用奖励:论我国幼儿道德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偏差[J].学前教育研究,2004(11):27-30.

[2]余灵灵.哈贝马斯传[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180.

[3]金生.理解与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6.

[4] 王莉娅 麦少美.中外学前教育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7.

[5]张金梅.谈谈环境的教育价值――从瑞吉欧环境创设获得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2(1):19-21.

[6]刘惊铎.体验:道德教育的本体[J].教育研究,2003(2):53-59

上一篇:教育公平视角下高考弃考原因探析 下一篇:论我国酒店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